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楚的北上和东进

书名: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作者名:李学勤本章字数:1896更新时间:2024-05-25 15:37:47

熊绎五传到熊渠时,楚国利用周王室衰微的机会,实行近交远攻的国策,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9世纪,周王室的权威大大下降了,再加上周夷王的腐败无能,当时大部分的诸侯都不再朝拜周天子,并且相互之间疲于征伐。熊渠就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把疆域发展到江海和云梦地区,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镇守新征服的地盘。这时的熊渠有点儿得意忘形,竟然说:“我就是蛮夷人,周天子授予的封号我也不要了。”实际上他是嫌弃所封爵位太小。三个儿子听父亲这么一说,心领神会,就各自称王称霸起来。此前出土的一件楚文物显示,当时熊渠是自称为“楚公”的,在周王室看来,熊渠僭越了。他的几个儿子胆子更大:长子毋康自称为句亶王,地在江陵一带;二儿子挚红自称为鄂王,地在武昌;三儿子执疵自称为越章王,地较僻远。这样看来,楚已从一个百里之国扩展成为千里大国。后来,暴虐的周厉王上台,“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史记·楚世家》),说明周王朝还是有一些威慑作用的。

周平王东迁后,无力顾及南方各地。公元前741年,也就是周平王三十年,熊通成为楚的当政者,楚的形势大变。熊通完善官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军事武装力量。以前楚国只有徒兵,武器也只有徒戈,现在建立起了车兵,武器也配备了戈矛结合。这样就实现了“楚国始大”的目标。

熊通三十五年,熊通扬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公然宣布要北上中原,与中原的大国进行较量。两年以后,熊通自立为楚武王。诸侯国在周王室面前自称为“王”,相传就是从熊通开始的。

楚武王的第一步是实现东进战略。当时,姬姓的随国、唐国以及姜姓的厉国已迁至汉水一带,申国则迁至南阳盆地中部,为周王朝镇守汉水以东的南土。熊通一旦扫平汉西,就必将进窥汉东,不可避免地与随等国发生冲突。随国力量是当地最强的,但在与楚的争斗中,却一败再败。楚武王的东进战略初见成效。当时随国的国君说:“随国与楚国没有仇恨,楚国为何莫名其妙地攻打我?”熊通的回答很有意思:“周王不重视我,不加爵位,也不准我扩大地盘,那我就自尊,自己扩大地盘。楚人本是中原人,楚人的祖先还是周文王的老师呢,为何要分彼此呢?”熊通所说的,有的有道理,有的是无理取闹,但说楚汉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话还是对的。

楚武王熊通死后,其子熊赀立,就是楚文王。楚文王在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郢都,一般被认为是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北五公里处。郢在政治、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由此北上可以到达黄河中游一带,南下则直达长江流域,而且这里农业发达,文化历史悠久。建都于此,十分有利于楚国的发展。楚文王时,楚国逐渐强盛,开始走向中原。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即位第二年便锐意北上,渡过汉水,经邓,伐申。数年以后,楚军灭掉了申和邓。这可以看作是楚军北上的牛刀小试。

公元前684年,楚军的矛头直指中原的中等强国——蔡国。蔡国是周王朝最早的封国之一,第一任国君由周武王之弟叔度担任。楚文王之所以选择蔡作为攻击对象,一是因为这个国家武力不强,容易收到战斗的效果;二是征伐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表示楚对周王朝的蔑视,可以彰显楚国的强大。战斗进行得很顺利,楚军只花了十来天时间,就大败蔡军,并俘获了蔡哀侯,然后班师回国。

这是楚向华夏诸侯公开挑战的开始。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即位。应该说,他是一个有头脑的国君。他一面坚持北上和东进的既定方针,一面在表面上与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搞好关系,实际上也是意在改善自己在诸侯中的形象。“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史记·楚世家》)这一招果然有效,不少诸侯都表示愿与楚结盟,周天子收到楚成王的礼物后,回信给楚成王:“请你帮我把南方这块土地管理好,不要侵害中原地带。”楚成王一面表示接受周天子的训导,一面暗地里准备进一步北上和东进。

在楚成王即位的前十年间,楚国的势力一直在向东发展。周天子不是说了吗,要他治理好南蛮之地、平南方之乱,因此,东进似乎是师出有名了。他对许、黄、英、舒、庸这样一些小国用兵,当然都是大获全胜。战争的规模不大,收获却是巨大的——楚的领土成倍地扩大了。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会合陈、蔡、郑、许等国军队进攻宋国。中原那么多国家依附于楚国,也正说明了它的强大。这就引起了中原大国晋国的极大不安。晋联合了其他一些中原国家与楚大战于城濮地区,最后楚军失败,连主帅也因此而自杀身亡。但是,楚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损失并不是太大,争霸中原的决心也没有丝毫的改变。一旦时机成熟,楚国肯定是会卷土重来的。对楚人与楚族在先秦时的情状,张正明先生有这样概括性的描述:“楚人在先秦民族结构中所占的地位相当特殊,西周时非夏非夷,春秋时亦夏亦夷,直到春秋后期才正式与华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