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17 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2)

17 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隋唐长歌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2541更新时间:2024-05-30 14:22:46

宦官专权与皇权的反扑

虽然宦官掌权的大势已成,但官僚集团也在试图将权力从宦官手中夺回。在唐顺宗继位之后,他做太子时的属官王叔文、王伾开始得势,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一批文官也追随王叔文一党。

当时有一些宦官充任五坊使,专门为皇家搜集飞禽走兽。他们在市场白吃白拿,讹诈钱财,稍不如意就殴打商户。还有一些宦官专门为皇家采买生活用品,其行径也大致相同。而充任盐铁使的宦官除了征收规定内的赋税,还要额外搜刮钱财来进贡给皇帝,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王叔文等人将这些弊政全部废除,百姓拍手称赞。

王叔文等人最想解决的还是宦官专权问题。顺宗即位初期,他们和宦官的关系还算融洽。但是等到他们想让老将范希朝接手宦官控制的京城西北地区边军时,两方就势同水火了。那些边军接到军令后纷纷向宦官传信,宦官们这才发现王叔文竟然要夺取自己的兵权。结果,范希朝领命召集西北边军前来长安附近集结,竟没有一支军队听令前来。随后,宦官联合起来逼迫唐顺宗退位,拥立唐宪宗即位,并将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10人流放到偏远的州做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其中柳宗元被流放永州,他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由于宦官长久把持权力,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唐宪宗死于宦官之手后,两派宦官各自拥立一位皇子。最后,这场争斗以唐穆宗一派胜出,支持唐穆宗的宦官王守澄因此攫取了极大的权力。唐穆宗喜欢玩乐,在与宦官打马球的时候坠马受伤,不能理政,不久就病逝了,太子李湛即位,史称唐敬宗。唐敬宗即位时才16岁,同样不喜欢理政,热衷于打猎和打马球。他在位不到2年,就在一次宴会中被宦官刘克明谋杀。然后,宦官刘克明和王守澄两派再次围绕着皇位展开争斗,结果再次以王守澄的胜利告终。穆宗的第三子李昂在王守澄的拥立下即位,史称唐文宗。

唐文宗苦于朝政大权被宦官掌控,于是同朝臣一起谋划铲除宦官。他先是任用了一名正直忠诚的大臣宋申锡做宰相,不过宋申锡正直有余而智谋不足,他跟京兆尹王播透露了计划,王播转身就把计划透露给了宦官。这直接导致宦官们先下手为强,污蔑宋申锡谋反,最终将他流放。随后,唐文宗吸取教训,转而选择以毒攻毒的方式。他选中了两个人,一个是和王守澄狼狈为奸的郑注,另一个是投机的野心家李训。这二人都是依靠大宦官王守澄起家的,唐文宗提拔重用二人,让他们干掉王守澄,这二人也可以借此博取更高的官位。恶人还需恶人磨,他们很快就用计剥夺了王守澄的职权,又将他毒死。唐文宗见二人确实有些本事,对他们更加信任。就这样,郑注和李训便开始谋划一盘更大的棋。一天早朝,他们安排禁军将领韩约奏称昨夜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邀请皇帝及众臣前往观赏,同时设下了伏兵,打算将宦官一网打尽。可惜韩约过于紧张,引起了宦官们的警觉,当场劫持了唐文宗退入皇宫,随后派禁军反杀出来,将李训等人击溃。紧接着,宦官们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他们大肆捕杀文官,几乎将朝堂上的官员杀光,李训、郑注等主要谋划者也先后被杀。这场变乱史称“甘露之变”。

经此一事后,文官群体再也无力与宦官抗衡,唐文宗本人也彻底失去了权力。宦官们多次当面数落唐文宗的过错,并叫嚣着要废掉他。唐文宗饱受屈辱却无可奈何,没过几年就病逝了。

牛李党争

在宦官专权的同时,从唐宪宗执政末期开始,文官集团之间展开了党争。大臣们或加入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或加入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个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不休,前后延绵40多年,被称为“牛李党争”。

牛党和李党的结怨,还要追溯到唐宪宗执政初期。那个时候,牛党的主要成员牛僧孺和李宗闵刚刚踏入仕途,他们参加考试的科目名为“贤良方正”,这个科目要求应试者能够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于是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痛陈时弊。结果,二人虽然考试成绩不错,却得罪了当时主政的宰相李吉甫。李吉甫就把他们按在冷板凳上很长时间才给官职。

后来,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进士及第,但很快就被人举报揭发有请托舞弊的嫌疑,苏巢的功名被取消,李宗闵本人也被贬出京城。这起舞弊案的举报人正是前宰相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及其同僚元稹、李绅等人。于是,双方互相厌恶憎恨,矛盾更加尖锐了,也由此揭开了40年朋党倾轧的序幕。

知识拓展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唐朝诗人李商隐早年曾受到牛党人物令狐楚的赏识,在他的幕府中做事,并且因为令狐楚的资助而考上了进士。后来,他又受到李党人物王茂元的欣赏,王茂元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因此,牛党的人把李商隐恨得要命,认为他忘恩负义;同时,李党的人也认为他有牛党的背景而不信任他。就这样,李商隐无可奈何地卷入牛李两党争斗中,一生难展怀抱,郁郁而终。

政治主张上,牛党在对外和藩镇的问题上态度倾向于妥协,而李党则倾向于斗争。唐敬宗在位时,吐蕃维州守将悉怛想要归降唐朝。李德裕的态度是接纳他,并从此地派兵直捣吐蕃心腹。牛僧孺则坚决反对,他认为吐蕃地广万里,维州的得失对吐蕃来说无关痛痒,还会破坏两国好不容易达成的和平协议。唐文宗时期,立场倾向于朝廷的节度使李载义被士兵驱逐,唐文宗对此十分焦急。牛僧孺劝导说,卢龙的得失并不会影响国家的存亡,因此对藩镇采取姑息的政策。等到了武宗时期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时,李德裕掌权,他就主张坚决平定叛乱。于是,唐武宗在李德裕的支持下取得了唐朝最后一次对藩镇斗争的胜利。

从两党首领的出身上来看,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对科举十分重视。而李党首领李德裕、郑覃等大都是贵族出身,对科举有些不屑。郑覃还认为经科举取用的士人大多浮华而没有真才实学,要求皇帝少用这种人。

牛党与李党首领在政治主张和出身上有区别,但更多的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斗争。这场党争波及了不少名士,他们不得不在牛党和李党之间做出选择。像诗人白居易和元稹虽然关系极好,但白居易很受牛僧孺的赏识,而元稹则是李党成员。

在穆宗、敬宗、文宗时期,两派斗争焦灼,可以说是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之余,双方又各自引宦官为外援。因此,朋党的问题让历任皇帝都大为头疼,唐文宗曾无可奈何地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后来唐武宗即位,任用李德裕为宰相。李德裕得势,便将所有的牛党成员从朝廷里清除出去。到了唐宣宗时期,宣宗对李德裕极为不喜,即位第二天就将他贬出京城,随后又好几次贬官,最终将李德裕贬到了海南崖州。这宣告了李党的彻底失败,牛党获得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