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二帝四王之乱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隋唐长歌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2674更新时间:2024-05-30 14:22:44
经过安史之乱,整个唐朝从巅峰被打落到谷底,之后的几代唐朝皇帝没有忘记昔日的荣光,也曾试图让整个王朝重新振作起来,做了诸多努力。然而,藩镇割据的局势和朝廷的错误举措,令王朝陷入更加深重的混乱中。
战后的经济重建
唐肃宗时期,户部官员第五琦提出对食盐经营进行改革,让朝廷垄断食盐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然后提高食盐价格,这样朝廷的财政就有了大幅增加。到了唐代宗时期,大臣刘晏对食盐专营再次进行了改进,将朝廷包揽食盐生产、销售的全部环节,转变为官府生产、商人销售。这样一来,朝廷只需要在食盐的生产地设置盐官,然后把生产的食盐转卖给商人,让商人依据市场需求运往各地销售就可以了。这不仅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还增加了收入。自从刘晏的盐政实施后,朝廷的收入就从每年40万贯提高到了600万贯。刘晏还改进了从淮南到长安的漕运工作,减少了漕运的损耗,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当时战后的长安地区物资短缺,粮价上涨,士兵和百姓怨声四起。改善后的漕运使东南地区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输往长安,平抑了民间的粮价,也让士兵能够有充足的粮饷,对长安地区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据说,唐代宗每次见到从东南运来的物资都大喜过望,派人奏乐迎接,并盛赞刘晏是如同萧何一般的贤臣。
刘晏认为,朝廷的收入主要依靠百姓,因此要增加朝廷的收入,就首先要让人民生活安定,所以他十分注重对人民的抚恤。刘晏在全国各地设立知政官,让他们考察各地的气候,如果有出现水旱灾害的迹象就提前向中央报告。这样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大大降低灾害对百姓的影响。刘晏又推行常平之法,让朝廷在物价低的时候大量收购,物价高的时候卖出,既能保持物价的稳定,又让政府从中获利颇丰。通过刘晏的努力,唐朝开始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政府户籍上的人口也从200万户增长到300多万户。
唐代宗死后,他的长子李适即位,史称唐德宗。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进一步进行经济改革。这时的唐朝经济虽然已经在安史之乱后恢复过来,但百姓流散的情况十分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在了少数人手中,以原先的均田制为基础的征税模式已经没办法开展了。所以要增加政府的收入,就只能采取新的收税制度。在杨炎的主持下,唐朝开始实行两税法,旧有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被彻底取代。
所谓两税法,简单来说就是依据百姓的户等来征收货币,又依据占有土地的多少来征收粮食,而原先的租庸调还有杂税的名目就不存在了。新税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收,所以叫作两税。
两税法实行以后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它制定的原则就是资产越多纳税越多,所以征税的面就广了,资产丰厚者缴纳的税也变多了,由此政府的收入也多了起来,为日后元和中兴的局面奠定了基础。而且两税法将原本名目繁多的租庸调等税收统一折算成户税和地税,简化了征税的程序,也算是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
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
在刘晏、杨炎等大臣的努力下,唐朝的局势大有改观。唐德宗因此也雄心勃勃地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唐德宗一改肃宗、代宗时期对藩镇的姑息态度,强令藩镇之一的魏博裁军4万。此时,担任魏博节度使的是田承嗣的侄子田悦。田悦对此非常不满,将士兵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长时间以来靠当兵养家糊口,如今朝廷要将你们遣散,今后要怎么生活呢?”士兵们群情激愤,决心跟随田悦对抗中央朝廷。
在藩镇继承人的问题上,唐德宗也态度坚决,先后拒绝了成德和淄青两镇世袭的要求。魏博、幽州、成德、淄青、淮西等藩镇看到德宗的态度,于是纷纷发动叛乱,并且称王称帝。其中魏博节度使田悦自称魏王,幽州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节度使王俊武自称赵王,淄青节度使李纳自称齐王,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更是自称楚帝。这场大规模的叛乱波及河北、山东、河南等大片地区,让刚安定不久的国家再度动荡起来。
除了在抑制藩镇问题上过于急躁,唐德宗在用人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所任命的宰相杨炎虽然有才能,但是睚眦必报,与贤臣刘晏有很深的矛盾。杨炎任宰相后,便向德宗诬告刘晏,德宗未加详辨便将刘晏贬谪后赐死,从而引发朝野内外极大的不满。杨炎为了推脱责任,向旁人表示处死刘晏完全是德宗的主张,因此被德宗憎恶,也被贬谪后赐死。之后,德宗任命的宰相卢杞更是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卢杞为官只知迎合圣意,同时嫉妒贤能、党同伐异,先后陷害了杨炎、颜真卿、张镒等人,又任用赵赞等人筹集讨伐叛军的军费。他们不但掠夺商人和富豪,还向百姓征收房屋税、除陌税等,所作所为引发了官员和百姓的憎恨,民怨沸腾。
唐德宗的无能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大祸。为了平定东边的叛乱,德宗调驻扎在甘肃的泾原节度使率军东进。泾原兵冒秋雨行军抵达长安,饥寒交加,希望得到丰厚的犒赏。然而京兆尹只提供了粗饭和青菜,泾原兵愤怒之下攻进长安城,劫掠京师和皇宫财物。兵变发生后,德宗仓皇逃往奉天,也就是今天陕西的乾县避难。泾原兵反叛后,拥戴大臣朱泚为主,于是,朱泚自称“秦帝”。朱泚与东部的叛乱藩镇遥相呼应,他们有四位称王、两位称帝,使得唐朝一度处在灭亡的边缘。这场由藩镇叛乱和泾原兵变引发的战乱,被称为“二帝四王之乱”。
朱泚叛乱称帝后,亲自率叛军围攻奉天,将德宗围困在城中长达一个月之久。身为皇帝的德宗每日只能以少量粗米度日,直到大将李怀光率兵前来,击溃朱泚,才救了德宗一命。
然而,德宗的昏聩使叛乱再起波澜。李怀光在进军奉天的路上曾宣称,等到击溃朱泚后一定要面见德宗,揭发卢杞等人的罪行。卢杞等人惶恐不安,因此建议德宗不要接见李怀光,而是令他马不停蹄地回军夺取长安,德宗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李怀光眼看近在咫尺却不能面见皇帝,心中十分愤怒,于是在向长安进发的路上与朱泚结盟,也加入了叛乱。
李怀光叛乱后,很快遭到了唐军的围攻。他的军队不愿跟随他叛乱,抗命和逃散的情况屡有发生。李怀光见大势已去,便自杀身亡。朱泚同样也抵挡不住大量来援唐军的围攻,只能弃城逃亡,途中被部将杀死。于是,历经半年后,唐军终于夺回了长安。
唐德宗回到长安后,不但赦免了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以外的所有叛乱藩镇,还颁发了一道罪己诏。诏书中德宗自称“小子”,言辞十分恳切地痛陈自己的过错,将动乱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在这番沉痛的皇帝检讨书公布后,各个藩镇也表示愿意同德宗和解,全部撤销了之前自封的王号。唯一的例外是李希烈,他占据淮西威胁唐朝的粮道,又自称皇帝,是必须被消灭的目标。很快,在唐军集中力量攻打之下,李希烈节节败退,最终被部将诛杀,余部向唐朝投降。
虽然勉强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但是唐德宗已经威信扫地,中央的权力也进一步被削弱。自此以后,唐德宗对藩镇只是一味纵容,再也不复往日的雄心。与此同时,他也不再信任宰相,还对各地将领很是猜忌,更是重用起了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