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15 淝水之战(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南北激荡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1738更新时间:2024-05-30 14:21:29

淝水之战,是北方的前秦政权向南方的东晋王朝发动的一场试图统一中国南北的战争,双方在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以8万军队,战胜了号称80万的前秦军队。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对后来的中国历史走向影响深远。为什么实力如此悬殊,东晋却能战胜强大的前秦?让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知识拓展

“扪虱而谈”的名士

“扪虱而谈”是东晋名士的标志性做派之一,形容举止从容,个性洒脱,无所畏忌。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王猛传》。王猛是汉人,前秦政权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时人把他比作历史上的名相管仲。他辅佐苻坚,打造出了前秦的鼎盛时期。据说王猛成名之前,去见东晋权臣桓温,他一边跟桓温聊天下大事,一边旁若无人地捉身上的虱子,名士风范十足。桓温对他很是欣赏。

大战在即

东晋王朝建立之后,定都建康,偏安江南,由于其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司马皇室式微,国家大权掌握在以王氏为代表的豪门大族手中,司马氏与王氏,南迁士族与江南土著士族的矛盾尖锐,东晋王朝的政权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乱不断,无力也无心北伐,收复北方的领土成为幻想。而在中国的北方,由氐族领袖苻健建立的前秦政权逐渐站稳了脚跟。前秦第三位君主苻坚即位后,任命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国力大增,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国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为了统一天下,苻坚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南方的东晋政权。他先是攻占了东晋的梁州和益州,控制了东晋西部和西北部领土,随后发动了对东晋的大规模进攻。

丞相王猛由于积劳成疾,此时已经油尽灯枯了,在临死前,他曾力阻苻坚的南进政策,劝苻坚不要贸然进攻东晋。在王猛看来,前秦虽然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但是北方并不稳定,旧的王朝势力并未臣服,他们勾结在一起,蠢蠢欲动。虽然东晋的实力不如前秦,但有长江天险,占据地利优势。苻坚虽然暂时听从了王猛的建议,但在王猛死去8年后发动了对东晋的战争,试图统一南北。

苻坚之所以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在他看来,是时机成熟了。此时的东晋,朝廷大权掌握在陈郡谢氏的手中,司马曜虽然是皇帝,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而另一个世族大家桓氏与谢氏有矛盾,两家在东晋内部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当时的东晋,谢氏控制着长江下游,桓氏控制着长江上游,利用二者的矛盾,苻坚似乎是有可乘之机的。378年,苻坚派儿子苻丕和将军苟苌率大军进军襄阳,前秦名将慕容垂在占领南阳后,与其他几路军队合兵攻击襄阳。镇守襄阳的梁州刺史朱序率兵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朱序的投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节点。襄阳的丢失,让东晋王朝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名臣谢安在这时闪亮登场。谢安先在建康布防,又命令谢玄自广陵起兵,与前秦军队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对峙于淮河流域一带。

淝水决战

眼看双方军队对峙,苻坚认为决定胜负、一统天下的时机到了,他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来到前线。东晋的统帅谢安这时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不过8万,双方兵力悬殊,但东晋这些北府兵战斗力较强,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率。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大军,谢氏与桓氏也暂时停止争斗,共同对敌,桓冲的儿子桓嗣在长江上游出兵,牵制前秦军队。苻坚自认为兵强马壮,派刚刚投降的朱序去劝降谢安。朱序并不是真心投降前秦,见到谢安后讲出了晋军的破敌之策。他对谢安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秦军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安原本打算坚守不出,在听了朱序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改变了作战方针,转守为攻。

383年11月,东晋前线的指挥官谢玄先是派刘牢之率领5000精兵进攻洛涧,淝水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刘牢之在洛涧取得胜利,歼灭了前秦军队1.5万余人,随后东晋军队向西进攻,与前秦军队对峙于淝水。虽然初战失利,但苻坚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信心的,他甚至对手下说:“我手下这么多士兵,把他们的马鞭子扔到江中,就可以让江水断流。”不过在见到东晋的军队后,苻坚对东晋的实力又产生了疑惑,他甚至怀疑此前东晋军队是不是藏起来了。一天傍晚,苻坚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东晋军队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东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隐隐约约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禁心生畏惧。这就是著名的成语“草木皆兵”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