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18 郑成功收复台湾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明清沧桑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3063更新时间:2024-05-30 14:21:0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趁明末天下大乱、明政府处境艰难而无暇顾及之时,侵占了台湾。直到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才率兵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其人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福建泉州南安人。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他的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郑成功6岁之前一直跟随母亲住在日本的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被明朝政府招安后,才被接回福建泉州。因为是官员子弟,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师从大学者钱谦益。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郑成功随父亲加入了南明政权,南明小朝廷的隆武帝非常欣赏郑成功,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话中的意思是说,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就把女儿嫁给你。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看重,隆武帝将明朝皇帝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其原名森改为成功。于是,郑森的名字就变成了朱成功。朱为明朝国姓,郑成功也被人们尊称为“国姓爷”。

作为南明政权的臣子,郑成功领兵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却无意抗清,反而心里盘算着投降清朝。郑成功对此则坚决反对,最终父子决裂,郑芝龙投降,而郑成功继续领兵抗清。南明隆武政权灭亡后,郑成功避走金门,在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郑芝龙旧部,发誓绝不投降,要与清廷作战到底。此时的大陆,绝大多数地盘都已经被清兵占领,或者归顺了清政府,郑成功急需找到一块“反清复明”的基地。于是,他把眼光投向了父亲郑芝龙经营多年,后来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台湾岛。

知识拓展

南明政权

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及拥护明朝的势力相继在南方组建起小朝廷,史称“南明”,实际上是多个政权的合称。时间从1644年弘光帝在南京称帝起,到1662年死于吴三桂之手止,历时18年。主要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南明各政权或者忙于享乐,或者忙于内斗,在清军的追击下都很快就被灭亡。

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积极扩张,也开始向东方伸出了触角。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末年国势衰败的多事之秋,东北女真政权虎视眈眈,国内农民起义频发,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荷兰独立战争后,荷兰殖民者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试图夺取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荷兰人首先看中的是澳门,但被葡萄牙人击败。在发现澎湖列岛的明朝守军被调走后,荷兰人便侵占了这里,但不久后明军调回,荷兰人打不过,又撤离。如此反复几次,荷兰人见不是明军的对手,转而向东,占领了明军鞭长莫及的台湾南部,并在鲲鯓修筑了殖民行政中心“热兰遮城”,以此作为殖民统治中心。

看上台湾这块肥肉的不只是荷兰,不久西班牙殖民者也来了,他们入侵了台湾北部,在台湾北部的鸡笼与社寮岛筑城,之后又占领蛤仔难,并在沪尾兴建“圣多明哥城”。西班牙殖民者因为在全世界控制的地盘太大,四处作战,在台湾岛的兵力比较单薄,无法与荷兰人抗衡。1642年,荷兰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至此荷兰人控制了整个台湾岛。

对于荷兰殖民者与西班牙殖民者在台湾的争斗,明朝政府无暇顾及,因为其政权已经进入了灭亡倒计时。就这样,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延续了38年之久。他们在台湾实行统治期间,把土地据为己有,并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严格的活动管制,强迫人民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对人民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掠夺台湾的米、糖,将其收购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欧洲和美洲,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横征暴敛和累累恶行让台湾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激起了台湾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荷兰占据台湾时期,各族人民曾多次起兵反抗,但因为力量悬殊,遭到了荷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在与清朝军队的多次作战后,郑成功率领的军队元气大伤,还面临着军粮不足、给养困难的问题,急需找到一块牢固的根据地。因此,郑成功听从了谋士何斌的建议,决定收复台湾岛。

1661年4月,郑成功亲率2.5万大军、战船数百艘,由金门料罗湾出发,越过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此时,荷兰殖民者在台湾西南建有两大防御要塞,一是位于大员的热兰遮城,二是位于台江内陆赤嵌地方的普罗民遮城。4月24日,郑成功大军进入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郑成功命令大军连夜破浪前进,准备杀荷兰人一个措手不及,目标是防御较弱的普罗民遮城。在登陆战发起的同时,激烈的海战随之展开。郑成功指挥舰船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了荷兰军舰“赫克特号”,取得了台江内海控制权,并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迫使守军投降。

知识拓展

高山族的献礼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时,得到了台湾当地各族百姓的支持。有一次,郑成功去拜访高山族的一个部落,欢迎的人群中走出四个人,恭恭敬敬地献上了四样礼物,分别是金、银、稻草和泥土。郑成功看了看这些礼物,对高山族人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一起在土地上耕种收获,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说完后,他收下了稻草和泥土,将金银退还给了高山族。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台湾岛,高山族同胞深受感动,踊跃帮助郑成功军队与荷兰殖民者作战。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作为据点之后,郑成功又发动了对热兰遮城的围攻。相持了一段时间,热兰遮城守军投降。自此,荷兰殖民者在台湾所占据的只剩下了赤嵌城。

郑成功调集所有军队,围困赤嵌城长达7个多月,最后荷兰殖民者因水源被郑军切断,首领揆一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后来,不甘失败的荷兰殖民者一度卷土重来,调集了不少军舰试图夺回赤嵌城,仍被郑成功击溃。最终,荷兰殖民者无力再战,于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率领残部狼狈退出了台湾。至此,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清朝在台湾建制

收复台湾后不久,郑成功就病逝了,其在台湾的统治由他的儿子郑经继承,而台湾也成了反清复明最后的根据地。清政府统一大陆后,与台湾的郑经隔海对峙。到了康熙年间,随着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稳定,郑经在与清军的作战中经常失利。再加上大陆的封锁,台湾的对外贸易急剧衰弱,并陷入了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人心浮动。清政府乘机挑拨离间,导致不少台湾的将领降清,其中就包括施琅。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得力助手,他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水军由铜山出发,进军澎湖,打响了收复台湾的战役。此时的台湾,由郑经的儿子郑克塽统治。6月22日,经过9个小时的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澎湖列岛被施琅占领。失去了澎湖列岛,台湾已经无险可守,施琅大军压境,郑克塽决定投降。8月13日,施琅率军到达台湾岛,至此,清朝统一全国。

台湾收复后,清朝统治者对怎么管理台湾产生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放弃台湾,将岛上所有的百姓迁回大陆;另一派以施琅为代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施琅曾跟随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作战,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深有体会,他向康熙历陈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认为台湾绝对不能放弃。最后,康熙认可了施琅的意见,认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

1684年,清朝设置台厦道,台湾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置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府治设在今台南,隶属于福建省。自此,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清政府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