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明清沧桑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1992更新时间:2024-05-30 14:20:5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到明朝时,技术和理论手段不断进步,名医频出,系统的医学和药学著作不断被编撰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李时珍和他所编写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其人
李时珍,字东璧,出生于1518年7月,湖北蕲州人。他出身于医药世家,祖父就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也是名医,曾因医术出众而被朝廷征召,任太医院吏目。不过,当时医生的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收入也很低。李时珍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很艰苦,父亲不想让他再学医,于是从小就教他四书五经,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出人头地。14岁时,李时珍赴黄州府应试,中了秀才。但他自幼热爱医学,对科举考试并不上心,之后虽曾三次参加乡试,但都没有考中举人。于是,在说服父亲后,李时珍决定弃文从医。23岁时,他已经学有所成,成为当地出名的医生。
33岁时,李时珍因为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名声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几年后,因为医术杰出,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以太医院判职务。3年后,又被推荐到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皇家医院,也是当时明朝政府的最高医疗机构,全国优秀的名医、珍贵的典籍和药材都汇集于此。在此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各种医术,甚至包括孤本《本草品汇精要》。在这里,李时珍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编撰《本草纲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时珍在太医院时,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长生不老。方士们看准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炼所谓的不死仙丹以取悦皇帝,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不少人因服用仙丹而中毒死亡。李时珍认为,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黄、锡等炼取,含有毒素,于是上书皇帝说:“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并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李时珍则认为,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辨析,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虽然用心良苦,但李时珍的谏言并没有受到嘉靖皇帝的重视,李时珍也觉得留在太医院还不如去民间,寻找发扬中医和中药的广阔空间。于是,他离开太医院,辞官返乡开了一家医馆,坐堂行医,并专心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
知识拓展
李时珍:死人诊活
有一天,李时珍路过一地时看到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但是棺材直往外淌血。李时珍走近一看,发现流出的血不是瘀血而是鲜血。于是,他赶忙拦住送葬的人群,说棺材里的人还没死,还有救。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死了的人还能救活。这时,李时珍亮出医生的身份,好说歹说,终于说动主人答应开棺一试。开棺后,李时珍先是对“尸体”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只听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然后就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原来,她是因为难产而陷入了假死。
李时珍开的这家医馆以他的字为名号,称为东璧堂。李时珍也从皇家太医摇身一变,成了为百姓治病的坐堂医生。此后,李时珍在民间行医数十年,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他行医的故事和传说。
编撰《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医籍,发现古代本草类医书中存在着不少缺点,甚至还有不少的谬误之处: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甚至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因此,李时珍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更完善的本草类药物书。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他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种、万余卷的医书,以及不少历史、地理方面的著作。同时为了印证实物,他曾多次外出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等地的许多名山大川,遍访药物踪迹,还通过向医生、农民、渔夫、矿工等人学习和请教,弄清了许多关于药物的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药名混杂。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对药物有详细的解释,但是有些书的作者并没有深入实地、见证实物、印证实效,而是在古往今来的书本上你抄我、我抄你,结果反而越解释越糊涂,有时甚至自相矛盾,令后人不知所措。例如有一种叫远志的药物,南北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一种小草,长得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名医马志却认为,远志像大青但略小一些,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药物到底是什么样,不能只相信医书的记载,必须自己亲眼见到实物确认才行。于是,李时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远志其实有大叶、小叶两种,陶弘景说的是小叶的远志,马志说的是大叶的远志,大叶的开红花,并且不同产地的远志也略有差异。这就是李时珍的可贵之处!他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大多数都是自己实地考察、反复确认后才写入书中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