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八股取士制度(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明清沧桑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189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3
知识拓展
黄观:连中六首
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是学霸一样的人物,他不但连中三元,更是连中六首:除了乡试、会试、殿试取得第一名,他还在之前的县试、府试、院试中也取得了第一名。可以说比“连中三元”还牛,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而且,他成为状元时仅虚岁28岁,因此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嘉许。不过,在随后的靖难之役中他得罪了燕王朱棣,为其所忌恨。当听到燕王胜利的消息后,他就投江自杀了。但朱棣仍不放过他,不但株连其九族,还把他状元的名号也给划掉了。
会试又称春闱、礼闱,一般选在乡试后第二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于京城的礼部举行。会试相当于全国统考,也会进行三场考试,内容与乡试一样,但录取的人数只有二三百人,这些人被称为贡士。会试除正榜外一般还有一个副榜,这些进入副榜的被称为“副榜贡士”,也可以被授予学官或其他较低级的官职,或者可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也算是给读书人额外提供了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殿试是明朝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一般在会试后一个月举行。殿试的内容一般只有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殿试不管成绩好坏一律不会黜落,只排定三甲名次。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算是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一种连中三元的情况,那就是学霸级的人物,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了第一名,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被称为连中三元,也叫三元及第。不过这样的人物极为少见,数遍整个明朝也只出现了两位,一位是洪武年间的黄观,另一位是宣德年间的商辂。
三月二十五日,新进士们会在礼部享受御赐的“恩荣宴”。宴会之后,他们会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前三名进士一般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则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再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其中优秀者也会进入翰林院。
明朝科举考试的弊端
明朝的科举制度,因为八股取士的制约,逐渐成为禁锢思想和戕害人才的祸端。八股文这种文体,本身缺乏实用的价值,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无法起到锻炼个人思维能力的作用。相比之下,唐朝时的科举考试有诗赋科目,当它们不再作为考试内容时,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八股取士是一种十分严酷的制度,封建统治阶级借此加强了统治,但却给社会带来了戕害,给国家民族带来了灾难。据说当清军入京时,有人在城门上贴了一张纸,纸上写着:“八股奉送大明江山一座!”虽然是调侃的话,但也可见八股的毒害如此之深,以至于大好江山被奉送他人!但清朝建立之后,八股取士的制度仍旧被沿用,可见它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因为它禁锢思想,可以让老百姓当顺民,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成为皇帝的奴才。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对于八股取士极为厌恶,自己也深受其害。为此,蒲松龄在其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写了很多短篇小说来讽刺明朝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其中以《司文郎》一篇最为刻骨。小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山西平阳一位王姓书生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报国寺遇到了一个余杭考生和一个姓宋的青年。宋姓青年说,我认识一个瞎眼和尚,通过烧文章闻其中的味道,便可判定该学子能否考中。于是三人去找这个和尚,王书生先烧了自己的文章让和尚闻,和尚说文章很有造诣,可以用脾脏来品。王书生认为和尚故弄玄虚,又烧了一篇文学大家的文章,和尚说这是千古雄文,可以用心来品。等到烧余杭考生的文章时,和尚咳嗽不止,说道:“别再烧了,再烧我就要吐了。”
然而,等到科举考试结束后,反倒是这位余杭考生考中,王书生则落榜。得意扬扬的余杭考生找到和尚,和尚说:“你把考官的文章拿来烧,让我闻闻。”结果烧了考官的文章时,和尚对着墙拼命呕吐,并不断放屁。原来,余杭考生被考官取中,是二者臭味相投之故。这个故事虽然只是讽刺之作,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八股文的荒诞不经,以及对真正人才的禁锢。
纵观明朝历史276年,总共产生了90位状元。很可惜,这些状元除了极少数人留名青史,大多数人在历史上近乎默默无闻,很少能成为国家所需的治世能臣。这也反映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并不能为国家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那些最顶尖的科举优胜者,比如状元,他们可能并不具备治理国家和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能力,只是纯粹的学霸而已,或许称之为“八股考霸”更合适。相反,江南才子徐渭乡试连考八次都没能通过,后世的人却尊徐渭为文学家、军事家、书画家、戏曲家。与之相似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海瑞,他虽然考取了举人,但在随后的会试中屡屡失利,最终放弃了科举考试。
1905年,清朝最终废除了科举考试。至此,中国延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其是非功过待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