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进北攻南”的老套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太平天国:理想的幻梦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1513更新时间:2024-05-25 16:14:52

故伎重施的战略

见天京之围未解,洪天王震怒,即刻削夺李秀成的爵位,并在申斥以后,诏令他带兵出城,进军长江北岸,以减轻天京受围的压力。

苦涩之余,李秀成只得受命而行,征调常州、丹阳等处的太平军部队,齐集南京附近的下关、牛关等处。太平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从九洑洲陆续过江,声言要进兵安徽北部,杀向湖北,截扰清军江苏、安徽等地的粮道。

其真正目的,在于“图解江宁(南京)之困,盖近攻不克,取势于远也”。(李滨《中兴别记》)

李秀成此次北进,对清政府也确实有威胁。清军在长江北岸各处兵力空虚,假使太平军能成功攻进湖北,下游清军肯定要分军回援。同时,安徽等地的捻军以及远征西北的太平军,可以趁李秀成挺进时各处遥应,彼时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不巧的是,安徽等地经过太平军、清军多年拉锯式的你争我夺,民穷粮少,太平军先前很少垦殖屯田,吃饭大成问题。

而且清军在各城坚持深沟高垒政策,避战不出,再加上连日大雨,太平军士气低落,疾疫频生,缺粮断草。所以,李秀成本人在1863年2月底亲自提军北行后,在安徽以北基本没能攻城陷地。

到了5月,见六安久攻不下,灰心之余,李秀成只得率军折往寿州。一路之上,连战带病,再加上清军袭击,太平军近十万人死亡,减员十分严重。6月20日,李秀成携仅剩的四五万人经九洑洲返回天京,面见洪天王商议对策。

由此,想以“围魏救赵”进北攻南的策略失败。

没在天京待上几天,李秀成匆匆离去,于6月底赶往苏州。而此时,太平军在苏浙战场也一败涂地。

戈登的“常胜军”在1863年5月解常熟之围后,迅速攻占昆山、太仓、阳新等地,端了太平军制造军器弹药的老窝。

虽然常胜军第二任首领白齐文在8月向李秀成“投诚”,倒戈常胜军,但他以及手下五十多名“洋流氓”对太平军的军事行动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9月13日,江阴失守。李秀成离开天京后,清军加紧攻城,迫使他在八九月间率军回援。他向围城清军展开猛攻,但皆无成效。

12月4日,太平军在苏州以康王汪安钧为首的数王与清将程学启、戈登密谋后叛变,杀掉慕王谭绍光。随后清军占领苏州。

苏州既失,太平军内部普遍产生厌战情绪,掀起一轮投降热潮。浙江杭州周围的平湖、乍浦、海盐、嘉善等地太平军守将纷纷率军献城投降,嘉兴被清军攻克。1864年3月底,杭州就落入了清军手中。5月12日,常州也被清军攻克,护王陈坤书被杀。

1863年年底,人在丹阳的李秀成拒绝堂弟李世贤让他率军往溧阳共谋“他往”的建议,轻骑回到天京。

其实,苏州一失,天京即失去最后依恃。李秀成冒险回京,正是想劝洪天王“让城别走”,以图东山再起。当然,他自己的母妻家眷在天京,这也是他回京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天京待了十多年的洪秀全,根本不接受李秀成的劝乞,却诞妄大言:“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

李秀成“让城别走”的战略意图,自然在当时是华山一条路,正确无疑。但仔细思之,他的这一策略也有盲目之处:离开天京,又能跑往何方?

根据当时曾国藩、李鸿章的判断,李秀成、洪秀全等人逃离天京后有两个去向:一是由浙江、安徽交界处窜往江西、福建,以觅回两广之路;二是窜至江西再绕行湖北,与扶王陈得才等人会师联兵。

其实,李鸿章在清军攻克苏州后所下的判断最准确,李秀成如果说服洪天王“让城别走”成功,他们最可能的行进路线就是由浙皖交界处经江西、福建返回广西老根据地,喘息后再图发展。

天京失陷后,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率数十万太平军残军,正是按这种回撤方案行走的,只是中途兵败,没能回到广西而已。

不过,即使当时洪秀全同意离开天京进行战略撤退,太平军成功回广西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一建议只有两广籍贯的兵士会赞同,绝大部分长江流域籍贯的太平军将士,绝对不愿离开江南老家去往遥远的广西烟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