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作为不义帝王的雍正(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清:矛盾重重的王朝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376更新时间:2024-05-25 16:18:08

雍正帝不仅在政治上对年羹尧非常荣宠,在生活上对于年氏一族也是无微不至。隔三岔五,雍正帝以皇帝之尊,亲笔写信给人在外地的年羹尧,详细告知其父亲年遐龄的近况,以及年羹尧之妹、自己的宠妃年氏及其所生皇子福惠的身体状况。奇玩异宝,赏赐无数;珍馐美味,无时不送。雍正帝还时常鼓励年羹尧,希望他不负期待,最终要使他和年羹尧两个人成为“千古君臣知遇榜样”……

飘忽之余,年羹尧得意忘形,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妹夫皇帝是什么人,忘记了“功高盖主”的古训。比如,他开始上折让雍正帝给自己编的书写序,并且还没等雍正帝答应,他竟已经呈上代拟的序言;在谢恩折中希望雍正帝“为善日强”,大有教导之意;主动向雍正帝索要宫内新制珐琅器物;雍正帝亲笔写苏东坡《中秋词》一幅及饼果等物赏赐年羹尧,朱谕中有“但愿人常好,千里共婵娟”,而年羹尧回折竟然写“万里共婵娟”,改皇帝的“千里”为“万里”,自作聪明,实际有“大不敬”之嫌……

志得意满的年羹尧忘乎所以,做了许多他不该做的事情,逐渐引起雍正帝对他的猜忌。整肃年羹尧的导火索,在雍正二年十月他第二次进京陛见时点燃。

立有大功,加上年羹尧官大气粗,财大气粗,入京途中,他竟然命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人跪道迎送。

到达北京后,年羹尧黄缰紫骝,扬扬自得。郊迎的官员黑压压一片,王公以下皆慑于年羹尧威权,匍匐跪接。对待如此破格接待,年大将军竟然安坐马上,连个招呼都不打,蛮横、骄傲至极。那些觉罗王公们,也皆下马拱手,对此,年羹尧也只是微微颔首而已。

入朝之后,依恃着自己的不世功勋和先前的亲戚关系,年羹尧一度真忘了雍正是皇帝,以对待“哥们”的态度对待雍正。

不久,京中又有传言到达雍正帝耳边:坊间传说,皇帝赏功,都是年大将军要求的。与其说是御赐,不如说是年赏!

听到如此传言,雍正帝咬肌滚动,杀心陡起。年羹尧结束陛见离京时,就接到雍正谕旨,其中有段意味深长的话语:

凡人臣者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此道诏旨,和平常雍正皇帝的奉承和嘉赏语气完全不同,已经深含警告和提醒。到达如此地步,年羹尧依旧执迷不悟。

当然,日后有人分析年羹尧获罪原因,具体事例不少。首先,他擅作威福,骄横跋扈,妄自尊大,连蒙古王爷见到他都要下跪;其次,由于大权在握,年羹尧一直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他信用私人,排斥异己,以至于在文武官员选任上,但凡年羹尧所保举之人,清廷的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一时之间,号称“年选”,气焰嚣张异常;最后,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收人钱财,与人升官,几乎到了无原则的地步——年羹尧本来弹劾直隶巡抚赵之垣“庸劣纨绔”,以便让和他关系亲近的李维钧去当直隶巡抚。而赵之垣丢官后,心里很清楚年羹尧势大,哭哭啼啼,跑到其门下,孝敬财宝无数,很快就取得年大将军的欢心。于是年羹尧一改昔日的贬斥,竟然亲自携赵之垣入京,再三恳求雍正帝要接见这个“忠臣贤才”,并力保赵之垣可堪大用……

雍正帝要对年羹尧下手,把柄大把,都不用处心积虑去找碴儿。

于是,雍正帝开始明示、暗示有关的官员,特别是年羹尧昔日的亲信们,要他们和年羹尧分清界限,不要站错队而遭到朝廷处理。

雍正帝当然不希望年羹尧变成吴三桂。所以,为了把年羹尧调离他的老窝西安,清廷还是要找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借口。当时,四川巡抚蔡珽被年羹尧弹劾,押入京中受审后判处“斩监候”。而后,年羹尧又推举和自己关系好的王景灏出任四川巡抚。雍正帝就以此为突破口,忽然亲自接见蔡珽。

陛见之时,蔡珽满腹委屈,把自己从前得罪年羹尧,而后遭到年羹尧诬陷的事情尽数讲给了雍正帝。

默然半晌,雍正帝公开表态:“年羹尧参劾蔡珽,事实不明,如果朕杀了蔡珽,岂不让天下人认为是年羹尧操持着朝廷的威福之柄!”

结果,雍正帝不仅没杀蔡珽,还委任蔡珽为左都御史,使他变成了中央级的监察首长。得任皇帝鹰犬,加上对年羹尧的一肚子怨恨,蔡珽立刻成为雍正帝对付年羹尧的有力帮手。

清雍正三年二月初二日,天空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文景象。所谓“五星连珠”,是指水、金、木、火、土五颗行星在天空中一字排开来,如同五颗珍珠一样,连成一串出现在天空;“日月合璧”,是把太阳和月亮加上去,使七个天体形成一条线。如此一起排算,就构成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或者是“日月合璧,七曜同宫”。

这种天文现象其实不是多么罕见,大概三十年出现一次,距离我们今人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5月20日。但在清朝,这可不得了,罕见“祥瑞”啊,于是群臣皆上表称贺,说正是由于皇帝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才感动上天,以此祥瑞来保佑国家太平,人富年丰。

年羹尧自然不例外,也要上表称贺。对于一般的公文,清朝督抚大员们肯定不是自己动手处理;给皇帝的奏章,许多也都是师爷捉刀,但最后誊清的上交稿件,由于皇帝要亲自阅示,大臣们一般不敢怠慢,都是自己拿毛笔以馆阁体抄录一遍封好,派人送到京城。可这次年羹尧所奏表疏字迹潦草不说,还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其实,这不算什么错误,意思是一样的。放在以前,可能没事,而现如今,心思变了,什么都变味了——雍正帝马上以此为把柄,痛斥年羹尧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认为此事绝对不是小事情。

雍正帝一脸沉痛,对朝臣说:年羹尧本来就不是一个粗心之人,他肯定是故意把“朝乾夕惕”误写,显然是他自恃对朝廷有功,故而对朕疏忽不敬……

既然皇帝都这样认为,群臣纷纷附和。墙倒众人推,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于是,在雍正帝指使下,清廷开始对四川和陕西的官员进行大换血,要把年羹尧的势力清除掉,并且把他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把另一位亲信、时为署理四川提督的纳泰也调回北京,使得这些人日后不能成为对朝廷的威胁。

雍正三年四月,清廷下诏,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命他即刻交出抚远大将军印信,贬为杭州将军。

京城内外的大小官员,看到皇帝亲自打“老虎”,都不甘人后,和年羹尧熟与不熟,但凡有过交往和干系的,都纷纷上表,揭发年羹尧的“罪恶”:

山西巡抚伊都立、都统前山西巡抚范时捷、川陕总督岳钟琪、河南巡抚田文镜、侍郎黄炳、鸿胪少卿单畴书、原任直隶巡抚赵之垣交章发羹尧罪状,侍郎史贻直、高其佩赴山西按时捷劾羹尧遣兵围郃阳民堡杀戮无辜,亦以谳辞入奏,上命分案议罪。罢羹尧将军,授闲散章京,自二等公递降至拜他喇布勒哈番,乃尽削羹尧职。

把年羹尧尽削官职之后,雍正三年九月,雍正帝下诏把年羹尧逮送入京会审——如此一来,这个前国家勋臣,立刻成为“人民公敌”。

清廷法司在雍正直接控制下,办事效率极快。到了年底,议政大臣们就向雍正提交了审判结果,年羹尧共犯有九十二条大罪:包括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

一条一条细细查看,雍正帝一脸正气,满脸痛心,对满朝大臣说:年羹尧所犯这九十二款罪行,其中三十多条,每条都可以处以极刑。所以,朕杀他三十多次都不多!但是,念及年羹尧确实对国家有过功劳,西征之事举国皆知,真要对他明正典刑加以碎剐或者斩首,恐遭物议。而朕自己作为帝君,难免会让人觉得有杀戮功臣之嫌……思来想去,朕还是对年羹尧网开一面吧……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雍正帝要如何“宽大”处理年羹尧。

“……念其曾经对朝廷有功,就不凌迟或者斩首了,赐其狱中自裁!”雍正帝卖个关子后,做出决定。

于是,清廷下诏,赐年羹尧狱中自裁。

封建时代法办一个人,当然不仅仅是他本人,其宗族全部都要牵连。年羹尧父兄子弟,但凡在朝廷或者地方任官者,俱被革职。其嫡亲子孙,皆发遣极远边地充军,家产也全部抄没入官。

为清廷卖命三代,功高震主,年羹尧的功业顿时化为乌有!

雍正帝看在年贵妃面子上,对于年羹尧并没有斩草除根,除了对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依律斩首以外,并没杀他剩下的几个儿子。

年羹尧虽然骄慢跋扈,但从内心来看,他对雍正帝一直忠心耿耿,反心是绝对没有的,最主要的是年羹尧当时没有造反的心理基础和客观基础。

先前“哥们”已久,年羹尧总认为雍正帝对自己会回心转意。所以被判有罪之后,他一直对雍正抱有幻想,希望皇帝能够开赦自己。

在被革去川陕总督赴杭州将军途中,年羹尧就曾幻想半路雍正帝会召他回京复职,所以他在江苏仪征逗留不前。得知年羹尧如此磨蹭,雍正帝更怒,大红朱笔乱摇,在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所上的谢恩折上批复道:

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你这光景,是顾你臣节、不管朕之君道行事,总是讥讽文章、口是心非口气,加朕以听谗言、怪功臣之名。朕亦只得顾朕君道,而管不得你臣节也。只得天下后世,朕先占一个“是”字了。

这段朱批,雍正帝心事已明:年羹尧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荣华富贵这么多年,为国家立过这么多大功,年羹尧是真不想死。所以,即使他接到了雍正帝命令他自裁的谕令,这位“年大将军”还是对自己下不了手,还是幻想“哥们”在最后关头会忽然下旨赦免他。

雍正帝当然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最终不判年羹尧凌迟或者斩首,让这位前功臣保留全尸,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年羹尧对此应该感激涕零才对。得知年羹尧拿根绳子发呆并等自己的消息,雍正帝特别恼火,马上派人给他发出最后的谕令:

尔自尽后,稍有含冤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不能消汝罪孽也。

也就是说,从前那么肉麻地表示说要和年羹尧做个万古君臣榜样的雍正帝,在和这位自己的前大功臣永诀之际,为了避免年羹尧怀怨而死后冤魂会找自己麻烦,雍正帝利用佛家轮回的说教,声色俱厉责斥年羹尧:死,你年羹尧也要死得心甘情愿,心悦诚服!

事到如今,年羹尧还哀哀恋生,上折乞求:

臣今日一万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怜臣悔罪,求主子饶了臣。臣年纪不老,留作犬马自效,慢慢地给主子效力……

雍正览折冷笑,再无朱谕批回。

事已至此,再无生路可寻。年羹尧泪眼模糊,只能把自己挂到房梁之上……

年羹尧位高权重,妄自尊大,违法乱纪,这些都是实情,肯定会招致同僚们的忌恨及雍正帝的不满。但雍正帝之所以一定要年羹尧死,倒不是因为他功高震主那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出于这样一个心结:年羹尧和隆科多一样,事先秘密参与了雍正帝不法争夺帝位的活动,乃雍正帝夺嫡的真正知情之人。

这样的人,只要他活着,对自己就是一个大不利、大不稳定因素。所以,一旦时机成熟,年羹尧肯定要被清除掉。

清朝遗老所编纂的《清史稿》,对隆科多和年羹尧做如下评价:

雍正初,隆科多以贵戚,年羹尧以战多,内外夹辅为重臣。乃不旋踵,幽囚诛夷,亡也忽诸。当其贵盛侈汰,隆科多恃元舅之亲,受顾命之重;羹尧自代允禵为大将军,师所向有功。方且凭借权势,无复顾忌,即于覆灭而不自怵。臣罔作威福,古圣所诫,可不谨欤!

这些判语,多为雍正帝回护。但从年羹尧自身而言,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似乎犯了功臣之大忌,最后被杀确实也算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