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恩怨尽时论浊清(一)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清:矛盾重重的王朝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189更新时间:2024-05-25 16:18:02

由“三藩起事”而走向统治成熟的康熙帝

昆明被攻陷,吴世璠自杀,标志着云南吴氏政权彻底覆亡。而后,根株广蔓的吴氏大家族,基本被清廷诛戮无遗!

至此,话语权和生命权,定夺于胜利者之手。清廷的下一步,就是从容斟酌处理吴三桂同盟者、昔日部属、起事三藩主要骨干及其家属。

灭绝吴氏满门之后,康熙帝意犹未尽。为了拔除根株,清廷开始进行常人意料之中的政治大清算。

第一个要清算的,肯定非福建起兵的耿精忠莫属!

当初振臂一呼响应吴三桂,这位靖南王耿精忠确实给吴三桂帮过大忙。势穷力蹙之时,耿精忠在康熙十五年冬投降。当时,康熙帝显示出“大仁大义”,表示“既往不咎”,恢复了耿精忠的靖南王王爵,其旧属从人,也皆任原职如故。为此,当时耿精忠涕泪横流,表示要重新为大清舍生忘死,主动要求随清朝大军清剿台湾郑氏在大陆的武装,要“立功赎罪”。

因耿精忠部兵马善战,熟悉地形,会同清军接连击败郑氏军队,为清朝收复了泉州、漳州等地。而后,他奉命率领兵马驻守潮州。

耿精忠为表达自己的“忠心无贰”,还把儿子耿显祚送京作为“人质”,以图消除康熙帝对自己的疑虑。

但耿精忠有所不知的是,他投降的当年年底,其手下部将徐鸿弼、刘延庆以及卫士吕应晹、苏云会等人就暗中联名,向兵部揭发耿精忠归顺后意图逆谋的五款罪行,其中包括故意隐瞒“奸党”名单、暗中勾结台湾郑氏、曾和叛将刘进忠私语“乞降非所愿”、暗藏火药以图后起以及在投诚前刻意杀掉范承谟等事……

不仅部将、旧属揭发他,耿精忠在福州的弟弟耿昭忠为了自保,也发密奏给康熙帝,揭发哥哥意图谋逆。

耿精忠投降之后,已为笼中之鸟,康熙帝可以随时抓住杀掉。但当时清廷正注力清剿吴三桂政权,害怕杀了耿精忠后会打草惊蛇,使得未降的人不敢来降,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康熙十七年春,清廷命令耿精忠从潮州回福州驻扎。同年秋天,由于吴三桂病死衡州,平灭吴氏政权已经是早晚之事,康熙帝开始考虑对耿精忠的处置。

为防止耿精忠逃跑并不使其部下生疑、兵变,康熙帝就让康亲王杰书劝说耿精忠自动请求入京觐见。

看到康亲王开导自己回京和皇上恢复一下感情,耿精忠不能拒绝。于是,在康熙十九年三月,他自动上疏请求入京。

接到疏奏后,康熙帝马上批准。为了避免耿精忠生疑,清廷还下旨任命耿精忠的部将马九玉为福州将军,管辖其原有的靖南王部队。

耿精忠刚刚入京,其弟耿昭忠、耿聚忠就联合上疏,请求朝廷对哥哥的叛逆不道予以严惩。大伪大乱之世,为免灭族,兄弟之间也是操戈同室。

此时,康熙帝再无顾忌,马上批准耿昭忠兄弟的请求,下令收逮耿精忠,还把先前耿精忠侍卫和部属的揭发材料都拿出来,交给法司审讯。

耿精忠对此肯定不服。他极力分辩,自陈归正后绝无叛志。事已至此,谁还会真听他的辩解呢?于是,耿精忠叛逆罪成。法司上奏,应革去耿精忠王爵,耿精忠、耿显祚及藩下骨干分子曾养性等人,俱应凌迟处死,家产籍没。

由于当时耿精忠手下诸将依旧在福州,康熙帝没有马上批复,而是先令耿精忠所有的亲属返京归旗,然后命令在浙、闽当官的耿精忠旧属皆还京听勘。接着,清廷又免除福州将军马九玉的职务——由此一来,昔日靖南王班底,被一网打尽。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清廷对耿精忠案件进行廷议。议政王大臣们先拟定一个处分意见:应将耿精忠包括他的儿子在内共十人凌迟处死,其同党黄国瑞等十九人应予斩首之罪。

为了显示自己无上的“宽仁”,康熙表示,虽然耿精忠和他儿子等人罪大恶极,但也有可怜悯之处,可否从轻发落,改为斩首。

对康熙帝如此“大慈大悲”的表示,议政王大臣们心知肚明,纷纷挥舞胳膊,竭力陈说,认定耿精忠负恩谋反,罪不可赦。特别是大学士明珠,强烈要求对耿精忠父子凌迟处死。

最终,清廷对耿氏家族及其部属的处理意见形成决议:

革去耿精忠王爵爵位,凌迟处死;革去其子耿显祚散秩大臣职位,处斩;耿精忠部属徐文耀、王世瑜、曾养性、刘进忠、白显中等人,凌迟处死;部属黄国瑞、林芳孙、廖廷云、李似桂、夏季旺、吕应斗、武灏、司定猷、沈伟、郭景汾、罗万里、祖弘勋等人,处以斩首。

于是,入关前就为虎作伥的三世耿氏王爷,就此灰飞烟灭。

闹市之中,任凭耿精忠乞饶哀告,刽子手丝毫不为所扰,依照决议一一处决……

在处理耿精忠及其部属的同时,清廷对于平南王尚之信的行动也在进行中。康熙十九年三月,尚之信护卫张永祥、张士选等人赴京揭发尚之信降后谋叛。于是,清廷派出刑部侍郎宜昌阿等人,以巡视海疆为名到达广东,进行秘密查验。

宜昌阿到达广州后,马上找来尚之信手下都督王国栋秘密询问。王国栋转弯很快,他马上揭发尚之信归正后一直还想谋反,并且自告奋勇,要求自己为朝廷亲手逮捕尚之信。

当时,尚之信不在广州,而是率领部队在广西协同清军平叛,正忙着为清廷效犬马之劳。不仅操劳,还要真心表现,他每日焦心劳瘁,上疏献策,还带病为清廷收复了武宣等战略要地。

待尚之信得胜回到广州,迎候他的刑部侍郎宜昌阿说有圣旨给他。尚之信还挺高兴,以为是康熙帝嘉奖自己呢,马上下马跪地听读。

结果,诏旨读出,原来是皇帝要擒拿自己入京审讯!

如同五雷轰顶,毫无思想准备的尚之信愣在原地,蒙了。稍后,他缓过神来,心中倒不是特别害怕,总觉得自己当初不是真反,认定自己入京解释清楚之后,朝廷肯定会赦免自己。

尚之信被收逮后,参与首告的其部下都统王国栋得志便猖狂,马上率人查封平南王王府库藏,且恣取资财,肆行无忌。

听到尚之信弟弟尚之节叹息诉苦,尚之信手下的长史李天植等人对此大恨,想也不多想,就率领数人冲到王国栋马前,对之喝骂道:“你王国栋陷身旗奴,要不是先王赏识,对你破格提拔,岂能有你今天!如今尚公被逮,你既不为之辩白冤屈,又不遵旨将王爷送入京师听候勘问,却胆大妄为,忘恩负义,入王府抢劫财物,真是无耻小人!”

话到刀到,李天植跳起,一刀就把王国栋的脑袋砍落马下……

李天植杀人这件事,尚之信事先一无所知。监禁中,得知王国栋被杀,尚之信叹息不已,认定李天植简直就是给自己帮了倒忙。

果然,清廷以此事为借口,开始对尚之信正式审讯。

此种审讯,基本上是走走过场。康熙十九年七月,并没有让人把尚之信逮入京城勘问,康熙帝就批准了对尚之信及其家属、部下的判决:

尚之信不忠不孝,罪大恶极,念其曾授亲王头衔,从宽赐死;尚之节、李天植按律,就地正法;平南王王府所有资财,全部充公,用为军饷。

至此,尚可喜奋斗一辈子挣来的平南王家业,也顿时化为乌有。

由此可见,清廷对耿精忠、尚之信及其部属的前赦后治,根本谈不上任何“信义”。康熙帝虽然年轻,但其政治手腕的老辣、纯熟,已臻化境。

三藩之人,当初还有一个让康熙特别头痛、特别痛恨的,那就是西北起兵的王辅臣了。

根据清官方记载,王辅臣之死乃“病故”,显然他不是被清廷“正法”的。盛壮之年的勃勃武夫,王辅臣怎么会在清廷胜利之后一下子病死了呢?

对此,《清圣祖实录》中只记载正当清军围攻昆明之时,康熙帝让王辅臣随图海一起入京觐见,没有透露过多消息。

清朝文人刘献廷写过一本笔记《广阳杂记》,其中详细记载了王辅臣之死:

(王)辅臣初在大同,城破之日,有结发妻自缢而死。后贵,复置妻妾七人。平凉被围时,(王)辅臣顾七人叹曰:“死大同者,今无其人矣。”七人闻之,同时皆自缢而死。

(王)辅臣出战虽屡胜,而孤城坐困不支。经略图海招之降,与之钻刀设誓,保其无他。(王)辅臣出降,随经略转战有功,事多不具录。

事平,上撤经略还朝,即召(王)辅臣入京。鞍马已具,行有日矣,乃出其后妻。自七人缢后,(王)辅臣复娶一女,至此忽与之反目,怒不可解,登时欲出之。召其父来,与之决绝,而密语之曰:“领汝女亟离此,他方远嫁。我出汝女,所以保全之也。”

有工匠随征久,具呈于(王)辅臣,求批归省。辅臣取其呈手裂之,曰:“汝归即归耳,尚须此物耶。汝归不宜复来,逢人不可道一‘王’字。”命取银赏之,工匠涕泣辞去。

(王辅臣)随命司计者取库中银,多少分之,各为一封,多以百计,少或数两,一一标识。余一二万金,置之库中,以印条封之。更录簿一册,记银数并诸杂物,曰:“吾为提督久,岂无余赀,令人动疑,累汝后人也。”取旧账目悉火之。

(王辅臣)召诸将卒亲随人等至前曰:“汝等随我久,东西南北奔走,犯霜露、冒矢石,亦良苦。今我与汝等辞,汝等宜远去。”随其人之功绩,各以银一封与之,曰:“汝持此,愿归田者亟归,愿入行伍者速投他镇去,无言向在我处。”众皆哭,挥之行曰:“速去,我事自当,无累汝等,从此决矣。”既发遣众。

(王辅臣)乃命酒独酌高歌。饮讫,见盛鱼银碗在案,重二十余两。沉吟曰:“此物当与谁?”适有童子捧茶至,顾曰:“汝在此几年,曾娶妻否?”童子曰:“未娶也。”遽命取石,槌碗令扁,以授童子曰:“与汝归娶一妻,勿更来矣。”

复酣饮高歌二三日,问门下尚有几人,则惟数十人在矣。召之来共坐,呼酒欢饮。至夜半,(王辅臣)泣谓众曰:“我起身行伍,受朝廷大恩,富贵已极。前迫于众人,为不义事,又不成,今虽反正,然朝廷蓄怒已深,岂肯饶我。大丈夫与其骈首戮于市曹,何如自死。然刀死、绳死、药死,皆有痕迹,则将遗累经略,遗累督抚,遗累汝等。我筹之熟矣,待极醉,絷我手足,以纸蒙我面,冷水噀之立死,与病死无异。汝等以痰厥暴死为词。”

众哭谏之,怒欲自刎。众从其言,天明以厥死闻。

后经略入朝,上问王辅臣,经略言反非其本意,上怒曰:“汝与王辅臣一路人也。”图海惧,吞金而死……

细读之后,可以发现,王辅臣武将出身,却很有政治头脑。当时吴三桂政权即将垮台,得知康熙帝召自己入京,他马上料到此行凶多吉少,就开始积极准备后事。

他先是“怒出”继娶的后妻,而后赏银给工匠,再伪造账簿,取出库银分赏多年跟随自己的诸将,遣众归田。最后,对于随侍自己的童仆,王辅臣还把银碗砸扁赏之,令童仆携走回家娶媳妇,慎勿再来……

而后,和门下人饮酒夜半,王辅臣老泪纵横,表示说:“朝廷对我蓄怒已深,岂肯饶我!大丈夫与其骈首受戮刑场,不如自己求个好死!但是如果我用刀自刎、以绳自缢、仰药自杀,都会留下痕迹。如此畏罪自裁,朝廷定然怪罪,将会连累经略图海和督抚官员,也会连累你们这些人……我早就想好了,待我欢饮极醉之后,你们把我手脚捆住,用厚绵纸蒙住我的脸,再用冷水喷洒,我定会窒息而死,如此,朝廷派人验尸也验不出来,跟病死死状一模一样。然后,你们就说我‘痰厥暴死’,上报朝廷……”

门人们哭着劝谏,王辅臣非常生气,欲拔剑自刎。门人们赶忙同意,依照他教诲行事。待得天明,诸人就以王辅臣“厥死”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