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生灵尽涂炭(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清:矛盾重重的王朝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33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2
“华人变为夷,苟活不如死。”悲愤之下,江阴这个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城市,人民纷纷起义,誓死不剃发,不投降,并推举前明典史阎应元入城主政,紧闭城门,誓死抵抗,最终,仅江阴一地就有二十多万人被杀。除了江阴之外,昆山人民也因为反抗剃发令被杀数万。最惨的是嘉定清军三次屠城,在这样狭小的区域中杀掉近十万人……
剃发令下,血流成河,江南人民以数百万头颅的代价,终于认清了清朝统治者的凶残面目。至此,他们对于“大清”的幻想,告于终结。所以,强迫剃发之举,不仅仅戕杀了无数人命,也严重阻碍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一进程。
以李自成余部为例,自李自成通山被杀,其属下数十万人一时间群龙无首。马进忠、王允成、牛万才等人皆在岳州等地向清朝英亲王阿济格表示归降;刘体纯、田见秀等人向清将佟养和归降,安置荆州;李锦、高一功等人向武昌清军投札,表示在湖南归顺;郝摇旗等人也写降表,皆有归降之意。而且,根据清朝档案,这些农民军头领的降表书札,一应俱全,且当时决非“诈降”。因为农民军与明军二虎相斗,两败俱伤,当时的胜利者,唯有清军一方,向他们降附,大势当然之举。但是,所有这些农民军军将,皆要求以“不剃头”为条件。
清廷“剃头诏”下,各地的府衙奉命死催,各部农民军残部终于为保汉族冠发,纷纷而起,转投明臣何腾胶和堵胤锡。因为留发复叛,几十万大军,登时与清廷为敌怨。
日后,金声桓、李成栋、吴三桂反清复叛,也都是以“留头发、复衣冠”为号召,致使无数中华赤子为恢复大明衣冠而群起响应。
顺治十一年,清廷与郑成功谈判。本来因父亲被羁押,郑成功已在福建安平会见清使,大有讲和示好之意,并欲接受清朝“海澄公”之封。但是,清使要郑成功先剃发而开读诏书,致使双方丧失回旋余地,谈判终告破裂。(江日升《台湾外纪》)由此,郑成功明军在海内外抵抗数十年。清军因之而起的封海、屠戮,又有上百万百姓因此而丧失性命……
由此可见,多尔衮“剃发令”在当时中国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多尔衮颁布“剃发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在形式上彻底灭绝汉族的衣冠道统,以此来打击和摧垮汉族人民的民族精神,确保满族在精神形式上不被汉族同化。
通过血雨腥风的镇压和屠杀,清朝统治者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汉人逐渐忘却了本民族的衣冠服饰,习惯了满洲大辫子发式和那些原先视为丑恶至极的“蛮夷”服装。到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灭亡,革命军士兵在各地剪辫子,不少老百姓竟然抱头护辫,痛哭流涕……
除了“剃发令”之外,多尔衮的“圈地令”也是清朝最大暴政之一。
顺治元年十二月,在多尔衮主持下,清廷正式颁布“圈地令”:
我朝建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可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存者,量口给予,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此非利其地土,良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故不得不如此区画。
乍看诏书,似乎清廷圈地的本意,在于收取前明王公贵戚以及百姓的无主田地。其真实目的,则是纵容满洲贵族大肆圈地占为己有,以此收敛财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汉人的土地和房屋被大量圈占,成为贫苦无依、无家可归的流民。
清初圈地,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将近京肥沃土地圈给清朝王公贵族。另外,还圈山海关以外的土地让农民耕种,这叫“圈补”。第二,圈占原来离京太远或碱盐不毛土地,来补还近京被圈农民,称为“全换”。第三,但凡明王室宗亲所遗留皇庄以及各州县“无主荒田”,一律划归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这叫“圈占”。
无论何种圈地形式,最终目的就是强占汉人田地。
由于后来进关的满族官员和士兵人数大增,满族贵族刚入关时圈占的土地,逐渐不够分配。于是多尔衮的圈地运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最后发展成不管土地有主无主,官府都任意进行大规模圈占。
在多尔衮统治下,清朝这样的“圈地令”多达三次,后来两次在顺治二年八月和四年正月。但凡圈田所到,汉族田主登时被逐出,室中一切财物均为满洲田主所有。甚至包括貌美的妇女,也要留下供旗人奸污奴役。汉族士庶,为此哭声满路。
在很短时间内,京畿五百里内,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太行山、南至河涧、北至长城的广大地区内,多尔衮的三次大规模圈地共圈占166600余顷。清廷通过这种方式在各地圈来的土地,分别划归皇庄、宗室官庄、八旗官庄、驻防官庄,总计面积达229639多顷。
在北京城内,多尔衮手下尽圈东城、西城、中城为八旗营地,只留下南城、北城为汉族百姓居住,房屋被圈占者限期逐出,违令着当场斩杀。
随着清廷肆无忌惮大规模圈地,丧失土地的大批汉族农民被迫依附满族统治者,纷纷投旗为奴。为了充实旗人的免费劳动力,多尔衮多次下令,“听民人投充旗下为奴”。这样一来,清朝的投充问题日益严重,从开始时的贫穷小民投充,到农民带地投充,再到一些流氓庄头根据满洲豪酋暗示或者明示,逼迫各州县庄屯农民投充。最可恨的,是一些无赖地痞,他们本身无土无地,却拿别人家里的土地冒充去投充,而后,在所投充旗人保护下,横霸乡里,为非作歹……
为了防止那些强迫为奴的汉人逃亡,多尔衮下令制订严厉的“逃人法”。这项恶法重点不是惩治逃人,而是惩罚所谓的“窝主”。凡逃人被抓获,遭受鞭责,面上刺字后归还旗人原主,而那些有恻隐之心的汉族“窝主”则要被处死,不仅家产籍没,还要株连邻里。
“逃人法”一度造成全国性的恐怖。被抓的汉族“窝主”往往被全家抄斩,如果发现汉族官员有意帮助在逃人员,官员全家也会被抄斩。
为了阻止逃人,清廷还对告密者加以奖赏。因此,不少地方无赖之徒往往勾结旗人所属家丁或者家奴,冒充逃人,然后诬指善良汉族平民为“窝主”,借此进行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恶法公布后,多尔衮又虐杀多人,而后,国内确实再也没有汉族人逃跑事件发生。一是因为逃亡者害怕被官兵抓住以后遭到旗人虐打,二是因为汉族百姓和官员谁都不敢冒全家的性命危险来掩护逃人。
多尔衮推行“圈地令”后,致使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满洲贵族手中,大批汉族农民失去土地,或流亡他乡,或被迫投入满洲贵族或者八旗之下为奴。为此,大量百姓失业,衣食无资,辗转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而那些被圈去的良田,许多还被旗人改为牧场,对于农业生产破坏极大……
这一恶法,延续时间很长。康熙八年,官府正式下达停止圈地的命令,并宣布把当年所圈占的土地退还原主;康熙二十四年,清廷又正式规定,民间所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可见,虽然朝廷禁止,满洲贵族和八旗一直没有真正停止过这种赤裸裸的抢夺。时间之久,历时达百年,一直到乾隆四年,清廷才最终下令完全停止圈地。
此外,多尔衮执政期间,还有一条流弊后世的恶令,就是全然出于满洲部族私心的“禁关令”。
清军甫入关,多尔衮就严令禁止汉人百姓进入满洲贵族所谓的“龙兴之地”垦殖。而后,清朝最高统治者一直视东北地区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以保护“参山珠河之利”为名,长期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对擅入者格杀勿论。
后来,与“禁关令”相关,有关清朝的政治词语中还出现了“柳条边”和“闯关东”两个词——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廷不惜代价,在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长的篱笆墙,名为“柳条边”,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这条人为的障碍,从多尔衮开始,直到康熙中期才完成。
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称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的柳条边,称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地区,清廷严禁汉人越界垦殖;而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同盟者蒙古贵族驻牧地,听任蒙古牧民放牧游猎。
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天灾人祸,导致无数农民破产。为此,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一词的来历。
清朝自多尔衮以来的“禁关令”,政治后果极其严重,造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二百多年来一直极为稀少。
直到晚清时代,边疆危机日甚一日,清朝被迫开放边禁,并采取“移民实边”政策补充当地人口。从1861开始的二十多年间,清廷才陆续开放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光绪八年,清廷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允许汉民开垦。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当地设置巡抚,并设立东三省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