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拥立大功莫大焉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清:矛盾重重的王朝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5635更新时间:2024-05-25 16:17:50

甘心扶立侄子福临登基

皇太极一直努力维护皇权一统,但在他去世前,竟然没有明定储君。

皇太极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长子豪格、次子洛格、三子洛博会、四子叶克舒、五子硕塞、六子高塞、七子常舒、八子无名、九子福临、十子韬塞、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在皇太极十一子中,除三个儿子早死以外,尚有八子。按理说,从这八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当继承人,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根据长子继承制,皇太极驾崩后,豪格嗣位,应该顺理成章。

但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他自己就排除了豪格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其一,在后金、清朝初期“子以母贵”时代,皇太极后宫基本都是蒙古贵族女子,蒙古五宫并立,而豪格生母是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属于继妃,地位低下;其二,豪格虽然相貌魁伟,广有智谋,身经百战,但皇太极曾经当面痛斥他“怀异心以事朕”,对这个长子没有信任感。

至于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十七岁的叶克舒的母亲是庶妃,地位低下;十六岁的硕塞的母亲地位稍高,是侧妃叶赫那拉氏,但在后宫地位仍然偏下;至于七岁的高塞、常舒,五岁的韬塞,三个小孩子的生母都是庶妃,所以他们自己的爵位都只能是公爵;三岁的博穆博果尔,之所以能够得封“和硕襄亲王”,倒是因为他母亲是懿靖大贵妃,乃蒙古博尔济吉特氏。

因此,皇太极在世之时,如果选择继承人,肯定要从自己的科尔沁五宫后妃所生的孩子里面挑选。崇德二年七月初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生下了皇八子。为此,皇太极高兴至极,很快就在笃恭殿大会文武,颁诏大赦,暗示要立皇八子为“皇嗣”。可惜孩子福薄,不到七个月就夭折。两天之后,也就是崇德三年的正月三十日,皇太极的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有喜讯传出:皇九子福临诞生!

但是,这位皇九子福临一直长到快六岁,皇太极都没有再提立嗣之事。这几年中,皇太极一直全神贯注打天下,猛攻明朝,发展清朝势力。松锦大战中,皇太极带病纵马奔驰,操心国事,使得病情不断加重。崇德八年四月初六日,皇太极病重,清朝大臣们通过朝鲜李朝世子馆寻找医生,最后让朝鲜医生朴柳达为其诊治,当时的诊断为“风眩”,大概是今天的高血压症状。此后半年间,皇太极病情时好时坏。到了当年的九月初九夜间,这位皇帝忽然“暴逝”。按照逻辑推理,他应该是死于因高血压引起的突发脑溢血……

皇太极暴崩,所以来不及立储。但在他心目中,长子豪格不是理想人选,十四弟多尔衮更不是——皇太极惨淡经营十七年,甘愿冒得罪不少满洲宗室贵族的风险,也要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皇权。本着“家天下”的皇权理念,皇太极不可能考虑让弟弟来继承皇位。

正当清军对明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皇太极暴崩,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内部,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马上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既然皇帝生前没有指定皇嗣,而当时最有力量争夺皇位者,非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莫属。

根据《清世祖实录·卷三十七》记载,皇太极死讯传出之后,皇太极自将的正黄、镶黄两旗马上表示要拥立豪格为帝;图尔格、索尼、图赖、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八人,也忙往豪格家开会,表示拥立之意。

看到索尼等人如此表态,豪格命何洛会、杨善往告郑亲王济尔哈朗说:“两旗大臣,已定立我为君,尚需尔议。”

一直在群臣中排名第一的济尔哈朗,也马上表示拥戴。接着,为谨慎起见,他又说兹事重大,应该叫来多尔衮细加商议。

不用说,多尔衮和其弟多铎所统帅的两白旗,肯定主张拥立多尔衮为帝。多尔衮兄弟中,弟弟豫王多铎和哥哥英王阿济格,当时就“跪劝多尔衮马上继承大位”。

当时的多尔衮,有当皇帝的想法吗?当然有!

但愿望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满洲宗室诸王和贵族子弟人心不一,所以,多尔衮未敢贸然应允兄弟之请,而是伺机多方面寻求支持,观察形势。

皇太极死后第五天的八月十四日,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进宫,共同议立嗣君。当天黎明时分,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并令两旗精锐护军张弓搭箭,环立于宫殿周围,摆出一副兵戎相见的架势。

会议之前,多尔衮曾经征询正黄旗大臣索尼的意见,问到底立谁为帝合适。索尼也干脆,回答了一句话,让多尔衮彻底死心:“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会议刚刚开始,又是这个索尼马上表态,力主立皇太极亲生皇子为帝。八旗王公中,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也表示豪格当承大统。豪格在场,出于礼貌,马上表示谦逊辞让。

阿济格和多铎这时候赶紧表态,他们认为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睿亲王多尔衮应该继承帝位。

看兄弟二王如此表示,老滑头代善马上又说:“睿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也就是说,从此时起,代善开始不再坚持立豪格为帝。

看自己同母兄弟支持自己当皇帝,当时多尔衮脸皮还薄,未敢应允。

此时,两白旗的统领们也都跳出来,他们坚决反对立豪格为帝。

胶着中,本性急躁的多铎看哥哥多尔衮没表示,就“挺身而出”,表示不如自己当皇帝,或者就让年长位尊的代善当皇帝。

看到弟弟丑态毕露,多尔衮大怒,马上表示不同意立多铎为帝。代善人精年长加滑头,以自己年老为辞,转身走人,宣布退出拥立会议。

未等多尔衮兄弟再做他想,一直承担皇太极禁卫任务的两黄旗将领忽然入殿,仗剑而前,激愤表示:

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沈阳状启》,癸未年八月二十六日)

看到这些拥有兵权的禁卫军将领都表示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多尔衮不敢触犯众怒,只得暂时压下自己的为帝野心,建议扶立皇太极第九子、时年六岁的福临为帝。而后,由他本人和济尔哈朗辅政。待福临年长后,马上归政。

多尔衮这个方案,各方都感到还算折中,就再没人出来反对。所以,皇太极死后空出来的帝位,就让给了当时不到六岁的娃娃福临。

可是,就在定议立福临为帝两天之后,代善之子贝子硕托、其孙郡王阿达礼,又图谋推翻成议,拥立多尔衮为帝。

事发当天,多尔衮即把二人露体绑缚,匆忙审讯后,即下法司诛杀。

多尔衮此举,一直被当时和后世的许多谄谀之人捧为识大体、重大局。其实完全不是。对于硕托和阿达礼串联诸人拥立自己为帝的事情,多尔衮一直心知肚明,但最后关键在于代善本人“大义灭亲”,自己首告儿孙二人大逆不道。至此,多尔衮为帝美梦破灭。

为了杀人灭口,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大义”,多尔衮对外表示,自己曾经“坚拒”硕托和阿达礼二人对自己的拥立,而且他即刻主持诛杀了想拥立自己的其他几个同谋,顺带还清除了皇太极长子豪格的一些人马。

清朝皇位继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对于清朝国祚来说,关系十分重大。1643年,正值清军入关前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幼子福临即位,避免了满洲贵族的公开分裂,最终使得清军内部专注于经营中原。

但是,后人也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根据当时多尔衮拥立福临的举动,我们就站在清朝立场上称赞多尔衮“顾全大局”“高瞻远瞩”,也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多尔衮当时称帝,是想为而不能为,也不敢为!作为长子的正蓝旗旗主豪格,身后有两黄旗的拥立,加上豪格自己的一旗人马,这样一来,就明确有三旗人马支持豪格;而济尔哈朗作为镶蓝旗旗主,也倾向拥立豪格;而正红旗主代善,首选也是豪格或者皇太极其他皇子。至此,八旗之中,最少有五旗已经明确表明不支持多尔衮为帝。

在这样的情势下,羽翼未丰的多尔衮强自为帝,加上他当时还没有日后入主中原后的显赫功劳,其后果难以预料。

对于皇帝宝座,多尔衮显然欲望强烈,觊觎已久。特别是他日后也曾经宣泄过对皇太极的深刻怨望之情:“太宗文皇帝之继位,原系夺立。”——既然太宗皇太极的皇位都是夺来的,那么其子福临继承大统,肯定也算不上名正言顺。由此推之,说多尔衮没有称帝的野心,显然就是掩耳盗铃。

无论如何,在入关前最重要的历史时刻,多尔衮拥立福临为帝,客观上确实缓解了满洲贵族上层的公开决裂,使得清朝上下日后能够在对明战争中齐心协力,最终入关夺取了全国政权。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历史结果全部归结为多尔衮主观上的自愿自为,那显然是对这个历史人物别有用心的硬性拔高。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六岁的福临即位,改来年为顺治元年,其叔父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同为“辅政大臣”,继而称“摄政二王”。

以摄政王之尊,多尔衮得以掌握清朝军政大权。自此,刑政拜除,大小国事,皆在他掌握之中,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当年年底,多尔衮进一步限制诸王贝勒管理政务的权力,实行二摄政王负责制度,并且命令都察院纠察诸王贝勒。而后,他又规定各衙门办理事务都应该先启自己知悉。如此一来,不仅诸王贝勒参政权力遭到削弱,先前与自己并肩摄政的济尔哈朗,也退居多尔衮之下,从此他始专大政。

顺治元年一月,清朝礼部在多尔衮授意下,议定了摄政王居内及出猎行军的详细仪礼。从此,诸王和他不得平起平坐,也就是说,多尔衮实际上成了不坐宝座的皇帝,享有真皇帝的尊荣和权力。

当然,主要的政敌不可能自动心服口服。于是,待大权在手之后,多尔衮首先拿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下手,说他在皇太极死后意图篡逆,并且把豪格幽囚起来。

在诸人劝阻下,豪格虽然保命,但被多尔衮废为庶人后软禁,就再不敢和多尔衮一争高下。

短短的几个月,多尔衮真正把清朝大权集于一己之身。

顺治元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当时,清朝大学士范文程很有预见性,看到天下形势突变,赶忙上书多尔衮,指出清朝日后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和明朝争夺天下,而是和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流寇”争夺天下。为此,清朝军队要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原的策略,应该从先前的烧杀屠掠转为严申纪律,以此来收揽中原人心。同时,范文程建议,清朝还要积极招降笼络明王朝各级官吏,马上进军北京。

多尔衮当机立断,在数日之内集聚兵马,基本收拾了所有关外家底,率领满洲、蒙古以及先前投降的汉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部,星夜疾驰,赶往山海关。

四月十三日,清军抵达辽河岸边。被李自成夺了爱妾的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马上派遣副将杨珅至清军乞降。至此,多尔衮得知李自成已经攻占北京,崇祯确实自缢身死。于是,他马上提军,加快行军速度,赶往山海关。

四月十九日,清军抵达山海关附近,心急火燎的吴三桂再遣杨珅致书多尔衮,希望对方速进兵,配合自己和李自成大军一战。

为此,多尔衮复信吴三桂,一改昔日仇恨明朝的态度,声称自己和大清上下都对崇祯帝的惨亡不胜发指,愤怒至极,肯定要率大清仁义之师和吴三桂一起努力灭“贼”。至此,昔日屠戮无数百姓的清朝军队,开始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准备入关“吊民伐罪”了。

这个多尔衮确实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物。仅仅在两个月前,他掌控下的清廷还曾以“大清国皇帝”名义致书大顺军诸帅,表示说要和李自成等人一起合力攻灭明朝,富贵共之。如今,墨迹未干,多尔衮指挥下的清军摇身一变,又成为帮助明朝军队剿灭“流贼”的仁义之师了。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在吴三桂策应下兵不血刃进入山海关,一举击溃李自成亲率的二十余万大顺军。然后,多尔衮为了招徕明朝降将,马上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且谕令全军:

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清世祖实录》卷四)

由此一来,清军每日奔行一百二三十里,沿途未遇任何抵抗。五月初二这天,多尔衮就乘辇由朝阳门进入了北京城。

当时,被大顺军祸害多日的明朝北京百姓对清军多怀感谢之意,明朝文武官员也出迎五里之外,热烈欢迎多尔衮入京。

多尔衮大模大样地进入武英殿升坐,接受明朝众官和清朝众官的拜贺,宣布清朝定都北京。

多尔衮之所以决定在北京定都,目的就是要统一全国。但是,当时一些满洲贵族持不同意见,多尔衮同母兄、英王阿济格就主张说:

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守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

依据阿济格的主意,就是要趁机在山海关到北京这些清军刚刚占领的地方大肆屠戮抢劫,然后留派诸王镇守北京,而清朝主力军队可以撤回沈阳或者退保山海关。

阿济格之所以如此建议,就是因为他以先朝为例,说在皇太极时期,清军刚刚占领辽东之时,由于杀人不够,使得不少满人被反抗的汉人杀掉。如今,清军就要先下手为强,对汉人能多杀就多杀!

对此,多尔衮心怀犹疑。即使清军当时得到了北京,并不代表可以马上统一天下。当时,不仅南明政权兵力众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军势力也不容小觑。定都北京之后,如果作为国家象征的皇帝不来,诸王贝勒在北京,肯定也各怀鬼胎,逡巡不前。

想起先帝皇太极曾经的指示:“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多尔衮最终上疏关外的顺治皇帝,希望皇帝和后宫都能够迁都北京,以彰显定鼎天下的决心。

对多尔衮之议,顺治及皇太极后宫诸妇人自然言听计从,她们马上安排入京事宜。仅仅花了二十九天时间,顺治皇帝一行就在军队护卫下从沈阳赶到了北京。

十月一日,顺治帝福临在北京登基。从此,清王朝取代明王朝。

北京称帝之后,众臣议功,多尔衮肯定第一,就以顺治皇帝名义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彰显其功劳。

此时的多尔衮,鞠躬尽瘁,沉迷政务,由表及里,看上去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周公”。

当时,为了统一全国,为了稳住清朝的统治,多尔衮的确绞尽脑汁。形势确实不容乐观。退保西安的李自成大顺军,仍然拥有能征善战的数十万军队;四川地区,则有张献忠的“大西军”数十万;而且,明朝在江淮以南的残余力量还很强大,各镇总兵手下也有数十万正规军。如果在辽阔的中国腹地同这么多对手作战,清朝当时的兵力明显不足。

审度形势之后,多尔衮根据手下汉人参谋的建议,制订了如下军事策略:

今日事势莫急于西贼,欲图西贼,必须调蒙古以入三边,举大兵以攻晋豫,使贼腹背受敌。又需先计扼蜀汉之路,次第定东南之局。(《清世祖实录》卷五)

多尔衮这一军事部署,就把攻击锋芒首先指向李自成农民军。由此一来,清军攻打李自成,就造成清朝得天下于“流贼”手中的假象。同时,清朝还能够在短时间内迷惑南明的弘光政权,让他们抱有清军是“友军”的幻想,不会急于防御清军的进攻。趁着南明政权喘息观望之机,清军还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最终集中主力对敌人逐个击破,一举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

日后的事实证明,多尔衮这一计谋非常成功。清军依次克取,步步为营,到顺治七年底多尔衮暴死之际,中国南方各省的战事虽有反复,但大半个中国,基本都在清军掌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