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伍子胥脱难过昭关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春秋故事作者名:严曼华本章字数:2854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1

前面便是昭关了。天刚蒙蒙亮,可是城门口已经站了一排守城的士兵。伍子胥与公子胜停下来,俱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他们往后望了望,没有追兵。待平复了,伍子胥指着城门道:“公子,再坚持一下,过了昭关就是吴国的地界了。”公子胜点点头,脸上也是疲态尽显。

学点知识

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出生于楚国贵族世家,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追杀,而避难逃奔吴国,结识吴公子光,并策划专诸刺杀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成为吴国重臣。

这公子胜本是楚国太子建的儿子,因楚平王垂涎太子的妻子,便强娶了她,还将太子派去城父戍边。之后,在费无极的撺掇下,楚平王派人追杀太子建及公子胜。而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本是太子的老师,与太子一同在城父戍边。楚平王派人将伍奢捉去,让他污蔑太子谋反。伍奢抵死不从,还进谏说平王不应娶自己儿媳为妃,废掉太子,最触怒平王,被平王杀害。为斩草除根,楚平王还想杀掉伍奢的两个儿子,首先设计杀掉了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而伍子胥事先得到风声,得以逃脱。

小古文

《史记·伍子胥列传》节选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

伍子胥逃出楚国,在宋国与太子建汇合,二人合计从他国借兵,打回楚国。因此,他们先是逃到郑国,想借郑国的兵复仇,可是遭到拒绝。太子建一心复仇,见郑定公不同意,竟然勾结郑国的臣子夺权,事情败露后被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又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往吴国。这一路,他们风餐露宿,还要躲避追杀抓捕,真是太艰难了。楚平王下令绘了伍子胥的画像,四处捉拿,因此,他们只能白天睡觉晚上行走。

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楚、吴交界之地——昭关,只要过了昭关,便算是进了吴国的境内。可是,公子胜看着城门处防卫森严的士兵,一时一筹莫展。

伍子胥道:“公子,现下是无法进城了。我听说这一带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叫东皋公,最为仗义正直。我们不妨去找他,寻求他的帮助。”公子胜点点头。于是二人折返寻找东皋公,最终在一处深山中找到了他。他们向东皋公诉说自己的遭遇与来意,东皋公听完,顿时义愤填膺,表示一定会倾力相助。他将伍子胥二人安顿在自己家中,然后去寻找自己的友人皇甫讷。

东皋公这一去,便是三日。伍子胥在东皋公家中左等右等,还不见他归来。公子胜道:“为何这几日了,东皋公还不归来?难道是没有找到皇甫讷,还是他本就不想帮助我们,去向士兵报告我们的行踪了?”

伍子胥道:“公子,既然我们选择让东皋公帮助,就一定要相信他。再等等吧,他一定会回来的。”他虽然这样说,但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这倒不是担心东皋公出卖他们,而是担忧迟则生变,日后行事会更加艰难。再加上父兄惨死,他日日不敢忘记此仇,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兵前去踏平王宫,杀死楚王。在内心反复的煎熬之下,他愁白了发丝,一夜之间白发苍苍。

等到东皋公回来一见,大惊道:“怎么三日不见,公竟成了这番模样?”

伍子胥叹道:“家仇不敢忘,还要忧心身死,是以如此。”

东皋公将皇甫讷引荐给伍子胥二人,道:“公不必担忧。我的友人皇甫讷恰好与你有几分相似,我拜托他假扮成你,诱开部分士兵,你们就好混入城去。此前我还担心这件事很难,不过如今你这满头白发的样子,要想瞒过盘查的士兵,混入城去,那就简单多了。”

“这样凶险的事,怎能再劳烦他人?”伍子胥想拒绝。

可是皇甫讷却拍拍胸脯道:“伍大夫言重了。我之前便听闻,伍氏一族都是忠肝义胆之辈,辅佐王上尽心尽力。可是那昏庸的楚王竟然如此残杀忠臣,我愿助你一臂之力,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一番话触动了伍子胥的内心,想起父兄惨死,他就恨得咬牙切齿。“公这番心意,子胥定铭感于心!”伍子胥郑重地向皇甫讷抱拳一拜,又向东皋公抱拳一拜,道,“他日我若有幸归来,必报此恩!”

次日,一切依计而行。先由皇甫讷穿着伍子胥的衣裳到城门口游荡,等到士兵发现便撒腿就跑。伍子胥见机,便拉着公子胜赶忙往城门口走去,顺利入了昭关。

但是不久,伍子胥二人便再次遭到追捕。他们二人逃至吴江边上,见水面茫茫,一时不知所措。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伍子胥哀叹道:“难道真是天要亡我,让我含恨而终吗?”正说着,忽然,一艘小船隐隐约约从芦花中驶出,向江边行来。

学点知识

《文昭关》

京剧传统剧目《文昭关》,又名《一夜须白》,讲述的是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伍子胥被阻于昭关,幸遇隐士东皋公,东皋公将其藏在家中,一连数日,计无所出。伍子胥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后经东皋公友人皇甫讷帮助,伍子胥才得以混出昭关。里面有一段唱词描绘了伍子胥焦急等待的心境:“鸡鸣犬吠五更天,越思越想好伤惨。想当初在朝为官宦,朝臣待漏五更寒。到如今夜宿在荒村院,我冷冷清清向谁言?”另外,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还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伍子胥忙叫道:“渔翁渡我,渔翁渡我!”那撑船的渔翁闻言果然靠岸,让他二人上了船,而后驶离。

望着越来越远的江岸,伍子胥终于松了一口气,道:“看来上天还是可怜我的遭遇,愿意助我。”

船头的渔翁听到,呵呵笑了一声道:“你可是楚国大夫伍子胥?”

伍子胥闻言心头一紧,眼睛死死盯住渔翁。

“莫慌,莫慌!”老翁笑道,“既知你是伍大夫,要是不愿渡你,当初在岸边就不会让你上船。伍氏一族有恩于楚国,楚国人都愿助你。”

伍子胥这才放心,与老翁谈起父兄惨死之事,又是涕泗交流。等到船靠了岸,伍子胥解下腰间的剑,双手捧着赠予渔翁,道:“这剑至少值百金,今日赠予老翁,以报活命之恩。”

渔翁却怒道:“你当我是何种人!现下楚王有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封爵做官。要是我贪财图利,早把你交出去了,还在乎你这区区百金之剑?”

伍子胥见渔翁不受,复将剑收回腰间,又道:“那敢问老翁姓名?来日好依照名姓找您报答。”

渔翁道:“又何必计较姓名?萍水相逢,暂伸援手罢了,哪里敢希求报答呢?你若执意要问我名姓,不若称我为渔丈人好了,我就称你为芦中人,如何?”子胥躬身拜谢。

自过吴江以后,伍子胥与公子胜一路奔波乞食,终于到了吴国都城之中,正式开启了他辅佐吴王,复仇雪恨的艰难之旅。

给孩子的话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逃到吴国后,因其卓越的才干被吴王任用为相。后来,他率领以吴国为首的联军攻陷楚国首都,焚毁了楚王的宗庙,算是成功为父亲和兄弟复仇。在逃难过程中,尤其是在东皋公家等候的几天,公子胜担心被出卖,伍子胥担心“迟则生变”而一夜白头。如果换成你,你会继续等待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