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葵丘会盟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春秋故事作者名:严曼华本章字数:178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1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姬阆去世,其子姬郑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齐桓公致谢。因为他深知,若不是齐桓公鼎力支持,自己或许不能继承这天子之位。
原来当初周惠王刚继位时,周朝朝政不稳,而齐国却蒸蒸日上。为了使自己的地位得到稳定与巩固,周惠王迎娶了齐桓公的爱女为后,生下姬郑。因此,这周襄王姬郑是齐桓公的外孙,也是周天子王位第一继承人。然而,当齐桓公女儿去世之后,周惠王另娶了陈氏女为惠后,生下一子姬带。这姬带从小就聪明伶俐,善于说话,且又因为周惠王对惠后十分宠爱,因此,周惠王几次欲废太子姬郑,而另立姬带为太子。这使得齐桓公十分不悦。毕竟,废长立幼本就是破坏周礼之举,更何况,这太子还是自己的亲外孙,怎能让大权旁落呢?因此齐桓公向管仲询问意见。管仲答道:“如今太子势孤,又不如公子带更得周天子欢心,因此这太子之位才会不稳。若要太子地位稳定,势必要让他身后有强大的势力支撑。既然齐国是太子的母国,不若以齐国的名义邀请天下诸侯会盟,届时将太子请来,以向天下诸侯表示他是周王室唯一的继承人,这样就可以让他结识一群诸侯,得到他国的支持。届时周天子再想废掉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于是,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意见,在首止举行了会盟,齐、宋、鲁、陈、卫、郑、许、曹等中原诸侯皆赶来会盟,宣誓拥护太子,姬郑的地位由此得到稳定。因此,等到周惠王死后,周襄王才能顺利继位。齐桓公也十分高兴。管仲见此,又向齐桓公进谏说:“如今周天子顺利继位,国君不如顺势而为,
再次举行会盟,以确立我齐国在中原诸侯间的地位。”
小古文
《左传·僖公九年》节选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齐桓公应允,在公元前651年的春天,于葵丘进行会盟。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中原诸侯强国皆参与在内,周襄王也派遣周公宰孔前来参与会盟。宰孔还代表周天子向齐桓公赠送了祭肉、朱漆弓箭以及天子座驾。齐桓公十分高兴,准备下拜谢恩,宰孔却道:“周天子还有命,说您对周王室十分忠心,劳苦功高。因此特许您今后不用向天子行礼,且和天子一样可享受天子之礼。”齐桓公听后,脸上不觉露出得意之色,便想放弃行礼。管仲却在一旁提醒道:“虽然周天子特许主公您可不行拜礼,但是君臣毕竟有别,不可僭越。”因此,齐桓公仍旧是下拜谢恩。诸侯见此,对齐桓公更加赞许钦佩。
此次会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同时,齐桓公也向与会诸侯订立盟约:一要维护周礼与宗法秩序,不可随意废长立幼,以妾代妻,随意封地;二要确立各国间的行为准则,如不可私藏粮食,不可将祸水引往他国等;三是要确立各国社会中的普遍价值准则,如尊敬贤能之人,不专摄朝政,不随意诛杀士大夫等。与会各国诸侯纷纷表示同意,歃血为盟,共同遵守盟约。
而在此次会盟之后,齐桓公尝到了甜头,愈发骄傲自得起来。不久,他又想要在葵丘举行会盟,以索求更多利益。管仲劝阻道:“国君,您如今已然得到周王室的最高礼遇,不能过分索求,不然会引来周天子以及各诸侯的不满的。”
桓公却没有听从,于同年秋天再次在葵丘举行会盟。这一次,周襄王再次派遣宰孔前来参与。不过,此次会盟,齐桓公要求要封禅泰山,且言语之间满是骄矜之气。宰孔见齐桓公扬扬得意、忘乎所以的样子,心中感到十分不满,因此还未等会盟结束便找个借口离去。归途中,他恰好碰上因病来迟的晋侯,于是劝说晋侯不要前去,还向晋侯数落道:“如今齐侯骄纵,谁都不放在眼里。您看他现在北伐山戎,南征楚蛮,勤于攻伐,不修德行。如今您晋国也算中原大国,我恐怕他将来还要攻打您晋国啊。”
晋侯被宰孔这一番话说动了,因此并未赶赴葵丘,此后与齐国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而齐桓公在此次会盟之后不久便离世了,去世后,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争夺君位自相残杀,齐国陷入了内乱。而晋国则趁这段时间迅速崛起,成为齐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