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目 录
明朝的抗日援朝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明:繁华与崩溃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512更新时间:2024-05-25 16:17:19
朝鲜半岛,大明旗迎风飘扬
每年8月22日,日本人一般都很少在那个敏感的日子去韩国旅游。因为,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由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五年的对朝鲜人民的奴役过程。这一天,在朝鲜半岛被视为“国耻日”。
朝鲜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倭寇”一词,最早就是出现于朝鲜史籍。
据《高丽史》记载,高宗十年五月间,就有“倭寇金州”的字样。当然,这里的“倭寇”不是名词,乃主谓短语,“倭”是名词,“寇”(侵略)是动词。其实,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墓碑的叙述中已经有“倭寇溃败,斩杀无数”的字样。由于高句丽和高丽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笔者就不想把高句丽的记载引接到朝鲜史中,以免引起误解。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倭寇”含义,是指“日本强盗”,并非指称明朝沿海的“倭寇”。
中国史书中出现“倭寇”一词始见于《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年四月的记载:“倭寇出没海岛中,数掠苏州、崇明,杀伤居民,夺财货。”
由此开始,直至嘉靖末年和隆庆初年的倭寇,皆指日本武士、中国海盗和沿海奸民以及佛朗机(葡萄牙)人混在一起的特定时代特定意义的海盗集团。与朝鲜人、中国人平日蔑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的那种含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