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龙虎决斗(三)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明:繁华与崩溃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621更新时间:2024-05-25 16:16:45

燕军大集东昌,准备向明军发动攻击。

盛庸、铁铉二人闻燕军将至,忙宰牛犒劳有功将士,誓师励众,做足了“思想工作”,准备背城决战。

由于燕兵屡胜,已有轻敌之心。望见明军出城列阵,燕兵一哄而上。明军早已埋伏的火器、毒弩一时齐发,燕军死伤甚众。此时,明将平安率所部明军杀到,与盛庸合军,双方大战起来。

燕王朱棣故伎重施,他以精骑冲左掖,突入明军中坚。明军厚集,围朱棣数重,把这位燕王层层包围起来。幸亏燕将朱能等人率劲兵轮番攻击明军阵地东北角,使盛庸等人撤西南角兵士前击抵截,包围燕王的明军稍稍减缓。

朱能率精骑突入阵中,奋力死战,保护朱棣冲出重围。

燕将张玉不知燕王已安全撤走,拼死突入明军阵中想救主,最终力竭,被明军连人带马剁成数截。

明军乘胜进击,斩杀燕兵一万余人。燕兵大败,明军尾随追击,击杀燕军数万。

此次大战,如无建文帝先前不许加害燕王的诏书,朱棣再有十条命也已报销掉。

朱棣自己也得便宜卖乖,每战皆挺身而出,与明军短兵相接。加上他本人精于骑射,每次燕兵大败,他常常一人一骑殿后,搭箭发矢,毙伤追兵成百上千,使所部能安然得脱。

这种不公平竞争,明兵明将只得自认倒霉,望人兴叹。

逃跑途中,朱棣儿子朱高煦及时驰援,击退盛庸追兵。不久,燕将朱禄等人也赶到,众人合军,部伍稍整。听闻大将张玉败殁,燕王痛哭,叹道:“胜负常事,不足虑。艰难之际,失此良辅,殊可悲恨!”日后朱棣称帝,以张玉为靖难第一功臣,追封荣国公、河间王。

建文三年春正月,东昌大捷消息传来,建文帝大喜,入太庙祭祖,告东昌大捷,并赏赐银物,褒奖将士。

大战之五——夹河之役

燕王朱棣返回北平,亲自撰写祭文,追悼张玉等阵亡将士,并在众人面前脱下自己的袍服焚之,以衣亡者,哭奠道:“虽其一丝,以识余心!”这种收买人心的表演很有效果,燕军将士父兄子弟见之,皆感泣不已。

“追悼会”开完,朱棣再集将士,总结东昌战役大败的原因,对将士说:“从前数战,我们燕军每战必胜,东昌一役,接战即退,遂尽弃前功。尔等奋不顾身,故能出万死,所谓不怕死者必生!此后,万勿轻敌,万勿退却,违者杀无赦!”

燕军又出师,次于保定。

当时,明军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德州,吴杰、平安提军出真定。

燕军将领建议先集重兵攻陷定州。朱棣表示不可。“野战易,攻城难。今盛庸聚德州,吴杰、平安驻真定,相为掎角,攻城未下,两部明军合势来援。坚城在前,强敌于后,胜负难判。今真定距德州二百余里,我军界其中,敌必出迎战,取其一军,余敌必破胜。”

众将不解,又问:“我军夹于两敌之间,如果他们腹背夹攻,怎么办呢?”朱棣说:“百里之外,势不相及。两军相搏,胜败在呼吸间,虽百步不能相救,况二百里哉!”

四月,燕军次滹沱河。朱棣多派骑哨游兵绕走于真定、定州之间,迷惑明军。不久,侦骑报告朱棣:盛庸率军驻营于夹河,平安驻师于单家桥。

朱棣率兵从陈家渡渡河逆迎而上,与明军相距四十里。

以前相战,多是燕王朱棣出奇兵,忽然袭击。此次大战,倒真正是公平竞争。双方在夹河岸边布阵,各自准备充分。

朱棣仍旧一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策马出阵,身后只带三骑随从,不慌不忙,驰至盛庸明军阵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仔细观察。映入朱棣眼帘的,是盛庸明军整齐有序的坚阵,以及阵旁的喷火车、巨铳和强弩。如果是其他燕将觇阵,别说是四个人,就是四百人,明军一声令下,劲弩狂发,来者肯定立马变成刺猬。

燕王自己前来,明将仍旧遵从建文帝“不得伤害朕叔父”的诏旨,眼睁睁看着朱棣视察自己部伍一样从阵前游移而过。直到朱棣掠阵而过,盛庸才派人追击,皆被这位善射的王爷射却。

燕王回阵,挥手示意万余步骑直前而进,进逼盛庸明军军阵的左翼。明军举起巨大而坚固的盾牌(类似今天的防暴盾牌),抗击燕军矢刃。不料,燕兵对盾阵早有准备,他们事先做好六七尺长的大矛,在末端横贯铁钉,钉末又有倒钩刺。第二排燕兵立定后掷标枪一样对着明军盾阵猛掷,然后拥上,前拉后扯,这样一来,明军肯定会起身使劲挣脱,一下子,盾阵就露出不少破绽和缝隙,其余手持短兵的燕兵正好乘间而入,杀伤不少明兵。

明军抵挡不住,纷纷弃盾后撤,燕兵蹂阵而入。

燕将谭渊见明军左翼大乱,马上率其部下乘势猛攻。不料,斜刺里又冲来明将庄得,率众死战,填补住明军左阵缺口,并立斩燕将谭渊及其手下数百人。

燕将朱能、张辅(张玉之子)挥军而前。朱棣本人依恃南兵不敢向他射箭投矛,率一队劲骑竟从明军阵后自背突出,直贯阵前,与朱能军相合,如同一把利刃一样,把明军捅个透心凉。起先准备的火器、劲弩都来不及发射,明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全部乱成一锅粥。

混战之间,刚刚杀掉燕将谭渊的庄得又被燕兵斩首,明军中最骁勇善战的榜样人物“皂旗”也于阵中战死。此人是个高大健美的士卒,每次冲阵都手执皂旗先登,燕军十分畏惧此人,呼之为“张皂旗”。虽在乱战中身中刀剑砍刺无数,“张皂旗”临死仍“执皂旗不仆”。

双方酣战整整一天,傍晚时分,各自敛兵回营。

为了拖住盛庸明军以图全歼,朱棣带十余骑紧迫明营,并“野宿”一晚。天明时分,众人一睁眼,忽见左右皆是盛庸的明兵。左右卫士恳请燕王快速逸去,朱棣仍旧从容,说了声“毋恐”,十分镇定地整理衣袍甲胄,然后翻身上马。

史载:“日出,(朱棣)乃引马鸣角,穿敌营,从容去。(明军)诸将相顾,莫敢发一矢。”

此情此景,完完全全是当代武侠言情片最煽情最不令人信服的电影画面。一可想其在初升旭日下慷慨飞昂的飒爽英姿,一可叹建文帝“不得伤害朕叔父”的迂腐。

燕王朱棣还营后,嘱咐诸将说:“昨天谭渊逆击太早,故不能成功。敌军虽败挫一阵,仍有战斗锐气,只有绝其生路,才能一举歼敌。今天双军交战,你们一定要保持阵形不乱。我率精骑在阵间往来驰突,一旦见到敌人有可乘之隙,你们就全力冲入奋击。两阵相当,将勇者胜,今日之战,全赖诸位将军勇武!”

双方复战。盛庸明军阵于西南,朱棣燕军阵于东北。朱棣不仅临阵督战,他仍率一队奇兵前后左右往来驰击。从辰时一直战到未时,两军互有胜负,忽退忽进,一时间还真分不出胜负。由于一直是饿着肚子拼死厮杀,双方将士皆疲惫至极,各自坐在地上喘气休息。

忽然间,东北风大起,尘埃满天,沙砾击面,咫尺不见人,双方战士被刮得睁不开眼。明军多是南方人,很少见过这种沙尘暴天气,加上劲风迎面而吹,登时慌乱无措。燕兵乘风势,大呼起击,朱棣派出左右翼的后备队一齐向前,钲鼓之声震天撼地。盛庸明军不敌,纷纷扔下武器飞窜而逃。

东昌大捷后,盛庸所率的明军自上而下皆有麻痹轻敌之心,众将士皆着锦绣衣袍,浑身上下满揣缴获的金银扣器,常常互相吹嘘“破北平,张筵痛饮”。

这次兵败,明军为了逃命边跑边扔东西,从前的“战利品”又成为敌军的“缴获品”。

燕王朱棣战罢还营,尘土满面,诸将都认不出是他,听闻语声,才知道是燕王本人。可见,是役打得多么艰苦卓绝。

大战之六——滹沱河之役

由于连次大败,建文帝日益忧恐。下诏流放齐泰、黄子澄,令有司抄家,以谢燕王。实际上,这只是表面做做样子,建文帝是派两个人去京师之外募兵。

建文三年五月,明将吴杰从真定引兵出发,本想与盛庸合军。刚走出八十里远,盛庸败讯传来,吴杰急忙率军退守真定。

燕王朱棣确实善于识将。他说:“吴杰若婴城固守,为上策;或军出即归,避我不战,是谓中策;若来求战,则下策也。我料其将出下策,破之必矣。”

为了诱引吴杰军出击,燕王下令军士出营四处搜粮,但界定里数限制,不能离营太远。同时,他派军士化装成老百姓,怀抱婴儿逃入真定城,报说“燕兵四散出去寻粮,营中无备”。

吴杰果然上钩。他认为燕兵新胜,志气骄盈,便想以轻师掩其不备,率军从真定城出发,师次滹沱河,距燕军七十里。

燕王听闻明军出城,大喜。时值傍晚时分,朱棣催促军士渡河。

诸将皆劝明早再渡,燕王不许:“机不可失。稍缓之,彼退守真定,城坚粮足,攻之难矣。”

燕军骑兵从上流并渡,河水受遏,下流水浅,燕军大批步兵也趁机一拥而上,涉过河去。

由于天色大晚,唯恐明军遁去,燕王率数十骑“逼敌营宿”,让明军将士看见自己的模样,牵制对方。

一大早,明将吴杰等人大排方阵于西南,严阵以待。

老于军旅的朱棣见吴杰四方阵,笑谓诸将说:“方阵四面受敌,岂能取胜!我稍以兵攻其一隅,一隅败,则其余自溃矣!”

于是,朱棣先派兵士于三面呐喊佯攻,自己亲师精锐猛攻吴杰方阵东北角。燕将个个奋勇争先,督战甚力。燕王朱棣使出出敌背后的招数,率一队人循滹沱河岸疾驰,绕出明军阵后突入,大呼奋击。明军矢下如雨,燕王侍卫所举大旗之上,积箭如猬毛。虽如此,燕军将士多被杀伤,燕王朱棣本人却没中一箭。

明将平安在阵中立一高数丈的瞭望台,登高以望燕军情势。望见平安将旗字号,燕王朱棣深知此人是明军军胆,便亲自率兵冲向瞭望台。

平安眼看朱棣执枪纵马而来,心里也不能不慌,慌忙跳下,骑马遁避。恰值大风忽起,发屋拔树,燕军乘之,吴杰的明军大溃。

果真奇怪,初夏时分竟又刮起狂风,命运之神再次在关键时刻青睐朱棣。朱棣麾兵四向逼蹙,明军被斩首六万余级。吴杰等人率残军退保真定。

至此,滹沱河一役,又以燕王大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