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纵欲时代的困惑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明:繁华与崩溃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37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1
明朝灭亡的历史悖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这阕《烛影摇红》丽词,乃明朝南都陷落之际松江美少年夏完淳的感时伤怀之作。绮楼盛境,帝国繁华,转瞬间皆成梦忆,不能不让人扼腕慨叹。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
其实,欲望,绝非一个贬义词。人之所以为人,欲望乃基本的原始驱动力。中国社会,从历史的经验上大体来讲,一向对“人欲”采取优容的态度。《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肯定了人生的基本欲望。即使是给后世人以刻板说教印象的理学宗师朱熹,他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原本的指向也只是要求帝王敬理克欲,并不是板着面孔训斥一般百姓去压抑基本的欲望。
明代以来,“童心说”“性灵说”“情教说”等哲学思潮,都在不断呼吁人们打破禁欲的桎梏,鼓励众生去追求人生的欢乐,并竭力尊崇人之为人的情感意志。
可惜的是,抛开明代后期“非君抑尊”思想的进步意义不讲,明朝社会,自上而下,由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最终皆归并成为个体欲望和群体欲望的无限放纵。
个体性和社会性欲望的无限膨胀和放纵,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淫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明朝的“纵欲”之风,完全是“贵己贱人”的放纵。此种纵欲,既非兼爱,又非尊身。各种人群在追求一己之利的同时,聚滴成潮,最终成为淹没一切的天下大害。
在这个纵欲成风的时代,人的价值并非因追求有所升华,个体缺失反而成为整个时代的人性普遍特征。纵观作为“社会良心”的士大夫阶层,自负、好刚、使气、矜夸、孤傲、浮躁,成为其最为显著的性格特征。即使在他们淋漓挥洒的诗文中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戾气而不是霸气,是狂狷任性而非个性张扬,是浮躁阴鸷而非明朗任侠,是纵情放荡而非率性求真。
于是,在放纵之后,迷惘、孤寂、苦涩、失落、忧郁、凄苦一拥而上,理性与克制成为真空地带,道德感从社会人群中被抽离几尽。
内忧外患之中、网罗高张之下、酒醉金迷之间,危机日甚,直至于亡。
万历年间《顺天府志》中所描写的人欲横流、穷奢极欲的社会现象,即使对于今天也极富警醒性:
风会之趋也,人情之返也,(开)始未尝不朴茂。而后渐以漓,其流殆益甚焉。(社会)大都薄骨肉而重交游,厌老成而尚轻锐,以宴游为佳致,以饮博为本业。(人民)家无担石(之储)而饮食服御拟于巨室,囊若垂罄而典妻鬻子以佞佛进香。(更)甚则遗骸未收,即树幡叠鼓,崇朝云集。噫,何心哉!德化凌迟,民风不竟。
明朝一代,自1368年至1644年,共两百七十七年历史。明朝年代计算有多种说法。崇祯帝死后,南明有福王、鲁监国、唐王、桂王等政权一直延至1662年。如果算上奉明正朔的台湾郑氏政权,即可延至1683年。但从“大一统”观念看明朝,其终止年份应为1644年。
近三百年间,明王朝有它自盛而衰的过程:自洪武元年至“土木之变”的八十余年间,为社会经济重构期;自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到正德末年的七十多年,是明朝经济自我修复和调整期;自正德、嘉靖相交之际到万历中前期,乃商业经济新变化、社会相对稳定的变革期;自万历中后期到崇祯末年的半个世纪,乃社会土崩瓦解一步一滑落的溃决期。
总体上讲,除了朱棣“靖难”篡位内战以及最后十几年内外交困大战的两个时期外,明朝二百多年间的对外武装冲突和境内离叛都不算严重、持续时间也不长。从“大局”上观察,明帝国社会在大多数时间段内处于稳定和平稳发展之中。明朝中央政权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积极有效,对内政令推行顺利,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传统极具总结性并传承空前。
但是,明朝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放置于当时的世界大舞台上来观察,就难免显得逊色。特别是在火器制造、天文地理、历法运算等自然科学领域,大明王朝因中央帝国故步自封的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而且,15世纪和16世纪的全球,是世界性的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当郑和的辉煌远航被当作滥费国帑而遭尘封之后,中国人的冒险意识和进取精神,逐渐为泱泱大国心态和科举场屋钻营所遮蔽。
成熟文明的崩溃,并非在于社会与个人陷于纵欲状态下的麻木不仁。而且,所谓的王朝宿命周期性也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暗喻。明朝的灭亡,同样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但它在僵卧不动的边缘没有坚持太久,突如其来的内部崩坍和外力作用结束了它在旧时代的踽踽独行:农民战争的巨大消耗与女真部落令人瞠目结舌的突然崛起,终于把大明王朝在极短时间内推入了历史的深渊之中。一种长期平稳发展的文明,终于沦为充满暴力与血腥的末世。这个并不十分邪恶的旧时代,最终被白山黑水之间的屠龙骑士用刀剑刻画上了句号。
值得注意的是,明帝国灭亡前连一个让人喘息的回光返照时期都未曾享受过,更未经历过五代十国那样长久的“末世”期。清朝统治者汲取了蒙古统治人群的失败经验,在使用短暂而骇人的血海恫吓之后,他们手持儒家传统的幌子,开始了对庞大帝国处心积虑的经营。
可悲的是,大明王朝的文明之火并未被移置于一种更为广大的空间。这种毫无新意的平移置换,使中原王朝迈上了一种看似辉煌其实是原地踏步的停滞之途。古老的中华文明,并未在改朝换代中和“异质文化”的浸染下得以凤凰涅槃,而是陷于一种新统治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精神圈囿的窒息氛围。清朝这种“柔性”的精神摧残,表面上看似黏合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地理与文化间的裂痕,究其实也,于汉民族而言,这种摧灭对中华核心价值的腐蚀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衰退的可怕性,超过十个“扬州十日”。
万马齐喑中,在无尽的高压之下,我们的民族性格变得消沉、靡顿和烦琐,昔日天真率直、极富文明创造力的人民,日益成为柔懦和忍耐的“顺民”。这种消极影响,持续至今也未全然散尽。
明王朝的丧钟响起之后,中国步入一种浑噩而长久的假寐期。令人泫然悲哀的是,明亡之后,经过又一个近三百年的轮回,继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分裂和混乱以及西方“文明”的野蛮侵略。中央帝国的臣民,在手持刺刀和新式武器的外夷士兵眼中,竟成了荒诞可笑的脑后拖着小辫的“土著”。可悲的是,当清朝龙旗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被扯下快一个世纪后,我们不少人心中的“辫子”,仍然顽固地悬浮在脑后。
大明王朝的赫赫人物,当然不是滚滚历史车轮中机械僵硬的“部件”,更不是教科书中枯燥呆板的平面人物。拭去民间艺人和戏剧演义的垢腻油彩、挥退尘封久远的历史沉积,我们会恍然发现那些已经格式化的并渐渐消隐于历史隧道中的面孔,是那么新奇和陌生:
朱元璋看似暴戾无情,他在立国“道德”层面上却无可指摘,得国最正;朱棣看似治国有道的雄才大略,却真正种下日后女真崛起于东北的深祸至忧;宦官王振看似误国误民导致英宗皇帝被俘的“土木之变”,一切的一切竟然出于乡儒衣锦还乡的虚荣心;明武宗看似嬉乐荒唐、不可饶恕的游戏生涯,其实有过赈灾免赋的为善之举;大学士严嵩看似罪恶满盈的一生,其实都是他桑榆之年的失误,青年时代的严嵩原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士子;嘉靖年间看似喧扰一时的沿海“倭患”,真正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葡萄牙人和中国海盗;明神宗看似贪敛暴虐的统治年代,竟然也有“三大征”的进取(当然还包括由此导致的巨额开销);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据中原的“雄才大略”,仔细推究却大都源于投附汉人的怂恿;李自成、张献忠看似进步的“革命”意绪,其实不过是出于驿卒和弃伍士卒的怨毒;吴三桂、李成栋看似皆“冲冠一怒为红颜”,原来各有各的难言隐衷……
汤传楹在其《闲杂笔话》中这样写道:“天下不堪回首之境有五:哀逝过旧游处,悯乱说太平事,垂老忆新婚时,花发向陌头长别,觉来觅梦中奇遇……然以情之最痛者言之,不若遗老吊故国山河,商妇话当年车马,尤为悲悯可怜。”伤痛悼惜之中,回首明朝,风流如梦,绮华成空。
苦涩之余,仅以陈子龙一诗述怀: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香水小桥东。
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