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开禧北伐”的坏结局(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419更新时间:2024-05-25 16:15:54

为了成就宋金和议,丘崈上书朝廷说,金人一直指斥韩侂胄为首谋,如果再向金国通使,可暂时在书信中不要提及韩侂胄的官衔和名字,借此平息金人愤怒。见此,韩侂胄大怒,立刻罢免丘崈官职,让张岩接替他的职位。

宋金相持之时,四川又发生了大变。吴曦获金国封册后,于开禧三年春天自称蜀王,并派人引金兵入凤州。他自己在兴州即王位,改元,置百官,大修宫殿,并派人去成都建新宫,准备日后徙居,关起门来做“皇帝”。同时,吴曦又分兵10万人,准备泛舟下嘉陵江,声言约定金人夹攻襄阳。

诸事已毕,吴曦做了一件最不利己的要命糗事,任用安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即伪蜀的丞相。

这位安丙本是程松的下属,一直是大安军的知军,先前曾多次劝程松提防吴曦,皆为程松所拒。吴曦叛宋,安丙未能逃出。吴曦的心腹钱巩之做梦,梦见神人指示要安丙辅佐吴曦,马上告知。听说有神示,吴曦又不疑安丙这么一个文士能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立刻把安丙招来封官。安丙不敢拒绝,只得装病在家,能捱一天是一天。

当时蜀中名士,有的自杀,有的自残,有的装疯,有的弃官逃入深山,大多拒绝与叛国贼吴曦合作。

正当吴曦准备剃发、左衽,以全蜀降于金国之时,出现一个大英雄杨巨源,挽狂澜于既倒,一举扭转了整个四川的局势,硬把变色的四川重归南宋版图。

杨巨源只是合江仓监这样的一个小官,他暗中联络吴曦军中将领张宁等人,入见当时在家装病的安丙,劝他带头起事。安丙哭诉:“目前兵将,我皆所知,不能奋起,无所托付。如灭此贼,必得豪杰相助才可!”杨巨源抚髯高言:“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我)巨源不足以了此事!”

而后,杨巨源又联系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等人,日夜谋划,终于决定起事,并推安丙为首,声称接有宋宁宗密诏,杀吴曦叛贼。

大家之所以推安丙为主,只是出于公义远见,否则,杀掉吴曦后,如果没有有威望的人出来镇抚,肯定是一变未平又生新变。

月明之夜,李好义先率他聚集的好汉74人,忽然大呼冲入吴曦伪宫。吴曦当了“王爷”后,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想到在自家老窝的地盘上会出事,所以,伪宫并非警备森严,宫门洞开。

伪宫内外虽有千余精兵把守,但形同虚设。李好义大叫:“奉朝廷密诏,以安长史为宣抚。今我率众诛反贼,敢抗者,夷其三族!”

伪宫护卫军虽有千人之多,但没有一个人真心为叛贼卖命,听闻有诏,皆弃杖而走。

杨巨源手持一纸诏书(不是真诏),纵马疾驰,自称是皇使,一直冲入伪宫内户。

吴曦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变故,事起仓促,卧室内连刀也找不着一把,只得仓皇推门,欲乘黑逃走。刚开门,他就被军士李贵一把揪住,当脸就是一刀。

吴曦是将门之后,自幼习武,孔武有力,大力一扑,反把李贵压在身下。

李好义骑在马上瞧得真切,忙令军士王换上去帮李贵。

王换手执一柄大斧,拦腰就给了吴曦一斧。剧痛之下,这位叛贼从李贵身上翻落下来,刚挣扎起身想扑向王换。这边李贵起身,猛然补上一刀,把吴曦的人头砍落在地。

然后,李好义让李贵立刻持叛贼人头驰告安丙。

惊天大事,竟然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瞬间成功。

安丙见了吴曦人头才安心,立刻出门宣布。军民拜舞,声动天地。

之后的事情非常顺利,尽收吴曦党羽,一一杀头。吴曦的老婆和两个儿子,吴曦的弟弟吴晫、堂弟吴日见、叔父吴柄以及数位亲信,全被杀掉。然后,吴曦的脑袋被送往杭州示众。

宋廷还是挺宽大,诏令“吴璘子孙并徙出蜀,吴玠子孙免连坐。”看在昔日吴氏兄弟大功份上,没有全诛吴氏子弟。

吴曦被杀时,年46岁,而他过“王爷”瘾的日子,仅仅41天。金朝正式的册封文书还没送到,吴曦已经被诛。

因为这齐天大功,安丙被朝廷加封为端明殿学士、四川宣抚副使。

杨巨源、李好义劝安丙立刻派兵收复西和州、成州、阶州、凤州这4个四川要害之地,安丙同意。于是,李好义率兵收复西和州,张林收复成州,刘昌国收复阶州,张翼收复凤州,孙忠锐收复大散关,宋军所向披靡,形势大好。

李好义等人劝安丙乘胜攻取秦陇之地,安丙坚执不许,见好就收,不许宋军再行出击,丧失了绝好的机会。

此外,安丙一直与宋将孙忠锐有隙,他派杨巨源至凤州,杀掉了孙忠锐父子,然后上报朝廷说孙忠锐“附伪”(从吴曦)。其实,要说“附伪”,安丙先前也做过,而且是“伪官”中最大的一个。

不久,安丙派吴曦的旧将王喜毒死了时为西和州中军统制的李好义。安丙乃文人,“窝里斗”是他最擅长的事情。吴曦乱平,本来首功是杨巨源和李好义。他上表朝廷时却把二人的名字列于最末。除掉李好义之后,他又派王喜尽逮杨巨源当时聚集进攻伪宫的数位义士,皆诬以反罪杀掉。然后,他派人逮捕杨巨源。

杨大英雄当时正在凤州的长桥与金人交战,刚刚回阵就被自己人逮捕,关入阆州监狱,随即押往大安龙尾滩。安丙指使人用刀从后面猛砍杨巨源,几乎把大英雄脑袋全部砍掉,然后上报朝廷说杨巨源畏罪自杀。当时,忠义之士莫不扼腕流涕。奇功二士,最终竟为安丙暗害。

宋廷虽有所闻,大乱之下,稳定要紧,当时只是另择官员暂代安丙而已。

吴曦被诛不久,金帅仆散揆在下蔡的军营中病死。金章宗派左丞相完颜宗浩代仆散揆之职。

当时宋廷方面派出方信儒为使,去金营谈判。方信儒刚到濠州,金将就把他关进牢房,派军士手执利刃把他围在当中,要他答应“兵俘、归币、缚送首谋、称藩、割地”等“五事”。

方信儒不屈。无奈,金将只得把他送往汴京。完颜宗浩见到方信儒也施以威声恫吓,仍然吓不住这位堂堂宋使。

不久,宋军收复大散关,完颜宗浩心虚,只得放回方信儒。

方信儒还朝后,韩侂胄问金人有何索求。方信儒说金人有“五事”: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索逃亡人,四索犒师银,说到第五件,方信儒表示自己“不敢说”。

韩侂胄也恼,强行逼问。

方信儒徐言道:“欲得太师您的首级。”

韩侂胄立时大怒,削去方信儒官职,贬往临江军。

老韩这种举措大为乖张,又不是方信儒自己与金人约定“五事”,此乃金军无理要求而已。一腔邪火,竟然全部发泄到辛辛苦苦不畏万死出使金营的自己人身上,老韩气量确实狭窄。

大怒之下,韩侂胄指示四川宋将备战,并在国内招募新兵,准备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倒霉的苏师旦原先的位置,类似国防部长之职)。

辛老汉命好,刚刚接到诏旨还没上任就病死于家,时年68岁。

人死一定要死得是时候,假如他有命上任,不仅不能力挽危局,而且不久会牵入韩侂胄一案,身后定会恶评如潮,而且会暴露他真正的军事指挥“才能”。当然,日后奸臣史弥远当政,仍以“迎合开边”之罪追削辛弃疾爵秩,但于辛弃疾一生英名丝毫无损。

其实,此时的金军也是精疲力竭,一切皆停留于虚声恫吓之上,再无真正大规模入侵南宋的能力,更无侵吞江南的野心。

一年多前,铁木真已经基本统一蒙古诸部,被拥戴为“成吉思汗”,所以说,金国的丧钟,其实已经开始敲响。

南宋挑来挑去,选中王伦的孙子王柟为使臣,出使金营,商谈和议之事。祖父英雄,孙子未必是英雄。宋廷内主和派也是有病乱投医,慌不择人,只想尽快与金人达成和议。

韩侂胄一面应付着与金军讲和,一方面仍在竭力筹划抗金大计。

礼部侍郎史弥远(此人乃孝宗老师“投降派”史浩之子)眼看时机大好,就秘密上奏,请诛韩侂胄以消金人之怨并换取对方退兵。

宫内的杨皇后一直深恨韩侂胄,她撺掇皇子赵询上奏宁宗皇帝,说韩侂胄“再起兵端,将不利于社稷”,请示宋宁宗诛除韩侂胄。

宁宗皇帝当然不答应,长久以来,他一直倚老韩为臂膀,况且他对自己有拥立之功,金人进逼之际,怎能先除掉太师。

杨皇后心毒胆大,见说不动皇帝,便自己伪造三件御批,一件批给钱象祖和史弥远,一授右丞张磁,一授李孝纯。三件御批中,两件未发,只有一件由杨皇后的“兄长”杨次山送达钱象祖处。

这位老钱从前一直巴结韩侂胄,后两人因事不和,顿种仇怨。钱象祖时任参知政事,有杨皇后撑腰,便大着胆子找到中军统制夏震,告诉他要他帮忙杀韩侂胄。

听闻要杀当朝太师,夏震面有难色,待老钱掏出“御批”,这位军将大狼狗一样悚然听命:“君命难违,敢不效死!”

早晨上朝,韩侂胄的心腹周筠慌忙前来,警告说“有人想举事谋害太师您”。

老韩冷笑,大叫“谁敢”,坦然升车,直奔皇宫。

行至六部桥,忽然看见夏震率300名军士候于道旁,厉声大喝:“皇上有旨,罢去韩太师平章事,马上离城!”

老韩一惊,说:“皇上有旨,怎么我不知道?”

没等他多说,夏震手下的郑发、王斌把他揪出车外,押往近处的玉津园。拐入夹墙后,二人掏出铁鞭,猛击韩侂胄。

韩太师平日为防刺客,身上常穿软甲,二位军头的铁鞭只是打痛他,不能立即置其于死地。毕竟军人力气大,郑、王两人把韩太师踹倒在地,见老韩裆部没有软甲遮护,双鞭齐下,把这位堂堂太师击阴至死。

杀掉韩侂胄后,杨皇后、史弥远等人立刻罢免陈自强的官职,并派人杀苏师旦于韶州。

韩太师死后3天,宁宗皇帝才知悉此事,只得顺水推舟,由着杨皇后众人行事。

所以,韩侂胄被杀,是杨皇后、史弥远为主谋的一次不折不扣的宫廷政变。

韩侂胄属于粗率之人,有雄才,无大略,秉政13年间,斥道学,尊岳飞,发动对金国的北伐战争,虽然用人不当,轻信贪财宵小,但始终大节无亏。元代儒生大多是程、朱门徒,门户之见很深,他们在编纂《宋史》时,把韩侂胄列入“奸臣传”,实是一件大不平事。腐儒浅识,可见一斑。

几个月后,史弥远等人恢复秦桧的王爵和赠谥。此举,即可见出杨皇后一派人的奸邪面目。

最终,史弥远等人完全答应金国蛮横无理的条件——赔款300万两白银,增岁币为30万,并割下韩侂胄和苏师旦二人的人头,函送金国。

这种大失国体的丑行,广为南宋人士诟病,太学诸生中有人作诗讽刺:

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

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错已诛终叛汉,於期未遣尚存燕。

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

钱象祖向完颜匡发去卑恭下辞的一封书信,表示要拿韩侂胄的脑袋换回淮南以及川陕关隘之地,信中他把金宋比为一家叔侄,而把韩侂胄等人比拟为家中恶斗的奴婢。书上之后,转交金章宗,这位金帝大喜,果然归还了川陕关隘和淮南地。

钱象祖的那封“乞表”书信在《宋史》中找不到,但详细保留于《金史》的完颜匡传中。

韩侂胄首级送至金国,完全汉化的金国台谏认为韩侂胄忠于其国,谬于保身,最终金章宗下诏封死去的韩侂胄为忠缪侯,将首级葬于其先祖韩琦墓下(因中原失陷,韩琦墓在金国辖境内,且保存完好)。

韩太师被“祖国亲人”害死,又在敌国受到礼敬,真令后人慨叹。

“缪”者虽不是良谥,但也通“穆”,武功未成,为“穆”。

转年,宋使周登出使金国,金章宗派人带他“参观”忠缪侯墓,周登见之心惭。

当时的士人刘淮作诗一首,感叹韩侂胄生前身后事:

宝莲山下韩王府,郁郁沉沉深几许。

主人飞头去和戎,绿户空墙叹风雨。

九世卿家一朝覆,太师宜诛魏公辱。

后来不悟有前车,突兀眼中观此屋。

韩侂胄死后,南宋进入奸臣史弥远执政时代。这一时期前后长达25年,最终把南宋王朝送到了黄泉路边。

此次宋金“嘉定和议”的签署,相比“隆兴和议”,南宋吃了大亏,几乎与绍兴第二次和议的内容差不多,丧军丧银无数。

本来,金国在战争后期已经精疲力竭,南宋竟然又在关键时刻服软,自取大辱。当然,这一和议还算有用,又买来两国20多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