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过于严肃的滑稽剧(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229更新时间:2024-05-25 16:15:11

大家抬头,其实什么都没看见。

一切酝酿得差不多了,十月辛卯,宋真宗一行从东京出发,直向泰山而来。这支封禅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奏乐,大张仪仗,好不热闹。

半路,还有一位高价雇请的“外国演员”(大食商人)献玉圭,自称其祖爷爷的爷爷得自“西天”,一直是传家宝,老祖宗并有遗言:“好好保护宝物,待中国圣君行封禅礼,马上驰往上贡。”

如此神神秘秘的“跳大神”,花费亿巨,雇用了如此多的“演员”参与,知道底细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大戏主场没开始,庄严已经变成了滑稽。

当时,泰山的道路还未似今日皆以石梯护栏沿导,回马岭至天门,道路险绝。每个参加封禅的官员都要专门役夫负责,每人官给横板两条,两首施彩帛,亲卒抬上。

虽然侍从人等皆疲顿不堪,总导演宋真宗却“辞气益壮”,老小伙子健步如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煞是兴奋。可见,精神的力量真是无穷。

皇帝封禅,不是现代人想象的群臣百官都跟着,而是为数不多的赵家皇族与礼官陪同,众官皆于山间谷口等待。

封禅礼仪很烦琐,三献、读玉册、封金玉匮、阅视,等等。一帮人冻得直哆嗦,心里骂骂咧咧。

终于等到山上称贺之声,大家知道苦时辰挨过去了,“山下传呼万岁,震动山谷”。

其实,宋真宗此次封禅最大的贡献,是对今天泰山旅游业的“支持”,泰山的岱庙和碧霞祠两大建筑群,均由宋真宗创建。倘若宋真宗当时不在那里大兴土木,估计泰山旅游日后还真难成气候。

一路走了17天,登了半天山,花费八百万贯钱,患感冒风寒者数千,宋真宗终于演完了这出封禅大戏。

回京后,宋真宗接受群臣所上尊号,宰相王旦等人各自加官晋爵,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是国库越来越空。

“帝(真宗)自东封还,群臣献贺功德,举国若狂。”

“举国若狂”四字道出了中国特有的政治生态:只要上层喜好某事,必定会引致群体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祭完天,下一步,当然就要去汾阴祀后土。群臣锦上添花,陕州官员进奏说:“黄河清。”大词人晏殊也凑热闹,献《河清颂》。“黄河清,圣人出”,中国这句古话,完全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神话。

不过,并非朝中所有大臣都阿谀取容,龙图阁待制孙奭就上言进谏,列举汉武帝、唐玄宗“夸示后世”“崇尚虚名”的前鉴,一针见血地指出,群臣虽然“率皆称贺,退而腹非窃笑者,比比皆是”。

北宋皇帝倒有一个好传统,即从不因大臣沮议而滥杀滥罚,仅仅是“不听”“不从”而已。

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又带大帮人到汾阴祭祀后土,耗费一百多万贯钱。

这些造神活动,大多是由时称“五鬼”的王钦若、丁谓、陈彭年、刘承珪、林特等人牵头操办。特别是王钦若,其人短小丑陋,脖子上还有个大肉瘤,他本性矫诞,但智数过人。真宗皇帝特别喜爱此人,一日不见,惘然若失。

由于真宗皇帝喜欢天书祥瑞此类事情,宋朝道教繁盛,各地建起道观无数。同时,为安放“天书”,宋真宗还在丁谓建议下批准修建昭应宫,极侈土木,规模宏大。

有群臣劝谏,丁谓对真宗皇帝说:“陛下富有四海,建一宫崇奉上帝(道家神灵),有何不可。您现在还未有皇嗣,于宫城内乾地营宫,正可以祈福。如再有大臣谏阻,以此谕之,谅他们不敢再多言。”

昭应宫按计划要15年才能建成,但丁谓等人不计财用,勒令工匠加班加点,7年就盖成了这组巨大的皇家道观群,有房屋近3000间,穷极壮丽,诚为宋朝装点门面的宫殿。修建过程中,追求尽善尽美,稍不满意,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其费。

如此巨大的工程,基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当然,屋子建得富丽堂皇。

奇特的是,丁谓让人用上等好玉重刻天书内容立于昭应宫的宝符阁内,还雕刻宋真宗塑像“侍立”,皇帝金像“站岗”,历史上真不多见。

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对群臣讲:“我梦见神人传玉皇旨意,告诉我授天书的人是我们赵家先祖赵玄朗。转天,我在延思殿设道场,亲自拜见了先祖。先祖告知我们赵家乃轩辕黄帝之后,还尽述发家历史。然后,先祖乘五色祥云离去。”

真宗皇帝此时真是走火入魔,谎越撒越大。从前还都是梦中相见,现在,他连清醒时都能和“先祖”座谈了。

于是,群臣“再拜称贺”。真宗还下诏天下避“玄朗”之讳。所以,“杨六郎”,原名杨延朗,因此才改名杨延昭。而且,宋朝人以后写东西,皆以“元”代“玄”。

皆大欢喜之间,也有“不和谐”之事。大中祥符八年,真宗皇帝的八弟荣王赵元俨的王宫起火,大火绵延,把皇宫内的左藏库、朝元门、崇文院、秘阁都烧成白地。此次火灾损失巨大,连宋真宗本人也跺地嗟叹:“两朝所积,一朝殆尽,诚可惜也!”特别是烧毁的左藏库和秘阁,一个是真金白银,数量可能够支付辽朝岁币几十年,一个是绝世藏书,中华文化的精髓,肯定因之焚毁不少。毕竟是皇家藏书,全是稀世珍本。

不久,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大火竟然是荣王赵元俨的侍婢韩氏所为,这个姑娘从王宫中偷盗金器,又怕主人点数事发,索性放起一把火毁灭证据,结果,惹出天大的灾祸。“劳动人民”贪图几个金镯子,竟然焚毁了几亿个金镯子的财物,皇帝大怒,审讯过后,下诏砍断韩氏手足,示众三日,再凌迟处死。阴间地狱里,这位韩姑娘再也戴不了金镯子了。

再回封禅事上。众臣唯唯之间,大臣孙奭一直力持反对意见,一个劲儿上书劝谏,以唐明皇为例,讲他直至马嵬兵变才醒悟,悔之无及,奉劝真宗皇帝勿蹈覆辙。

宋真宗智商不低,人品秉性也属善良,亲自召见孙奭,做说服工作:“封禅祀地,并非始于唐明皇。但即使现在的礼仪,也因袭当时的《开元礼》,不能以天宝之乱就否定一切。秦朝以暴虐著名,但现在的官名、诏令、郡县之法,皆是沿用秦朝旧制,万万不能因人废言!”

见说服不了老孙,宋真宗夜间又达旦不寐,亲自写作,著《解疑论》以示群臣。

估计戏演到最后,真宗皇帝本人入戏太深,连他自己都觉得天书祥瑞什么的皆是真实存在。如此精神状态下,众臣附和,真宗本人文笔不错,估计《解疑论》写得也是“白马非马”,让人云里雾里。

观宋真宗自己作的诗文《励学篇》,感觉这位帝王不失好玩和厚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此诗意境虽不高,但语意平实,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对士人的尊崇,也显示出整个社会文质彬彬的精神面貌。

天禧元年,宰相王旦病死。临终,他对儿子说:“我一生没有大过错,唯恨不谏皇帝纳‘天书’。我死之后,当削发披缁以殓。”

老头子数年来每逢天书“大神”把戏开演,因身居首辅,自然要领头表演,为此常悒悒不乐。如今,他懊悔得不行,临死还要求以僧礼入葬。

乾兴元年开春,宋真宗崩,时年55岁,在位26年。其子宋仁宗继位,史臣称:“(宋)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

此话也是不知就里,宋仁宗继位时是个13岁的少年,万事由真宗皇后刘氏做主。娘儿俩知道“先帝”酷爱天书才把这些东西陪葬,如同以王羲之真迹陪葬唐太宗一样,而并非是想为宋真宗“遮丑”。

又过7年,宏丽的昭应宫因被雷电击中,燃起大火,连烧几天几夜,成为一堆灰烬。刘太后本想再建,大臣范雍等人力谏,以“天”说事,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不能再殚民力重建。

“天书封禅”千百年来为人诟病,主要是因为宋真宗君臣荒诞不经,劳民伤财。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天书降神和祭祀活动也算“拉动内需”,伤财未动筋,劳民未伤骨。而且,“天书封禅”,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外交政治上于北宋还有“积极”意义。这一点,元朝撰编宋、辽、金史的史臣早就有所发现。

所以,针对辽朝上层好神信鬼的习气,宋真宗君臣搞的这些大把戏,确实也让辽朝使臣看得眼花缭乱,实生羡慕感叹之情。宋朝在当时代表“文明大化”,大臣们虽然绝大多数附和,积极参与“表演”,但基本上没人相信,连给宋真宗首先出坏主意的王钦若也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这是“以神道设教”,是高级愚民术。

但是,笃信萨满类原始宗教的契丹人,对“天书”“天神”“祥瑞”之事,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

已是友好邻邦的大宋国天书频降,符瑞遍地,皆是使臣亲眼所见,回国后一经渲染,说不定还对辽国君臣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宋辽百年之好,可能“天书封禅”还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