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见“好”就收(一)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2825更新时间:2024-05-25 16:15:07

“澶渊之盟”时的宋真宗

深知辽军肯定还会反复攻扰,宋廷在定州和大名府等地屯结重兵,以防辽军对河朔地区的攻掠。同时,又在今天的保定至天津一带挖河决塘,使其地成为泥泞水泽,以图延缓辽国骑兵的冲驰。

辽朝数次侵袭,似乎并无真正要占据宋地或对宋朝政权施以致命性打击的意图。他们忽来忽走,来得容易去得快,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萧太后和韩德让根本不想与宋朝长期交战。只要有战争,契丹上层军事贵族的地位就会上升,这对于巩固皇权来说并非好事。而且,萧太后因与韩德让一直通奸,北俗再粗犷,太后的私生活总是有污点,驭下统治总感不理直气壮。所以,仗打得越多越大,对于萧太后与韩德让来讲风险就越大。

于是,北朝这一对最佳男女拍档,绞尽脑汁想出来一条上策:以攻求和。他们深谙“进攻是最佳的防守”,所以,一战再战,找寻机会迫和,以使宋辽双方都能下大台阶。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十月,萧太后与辽圣宗又一次率大军南伐。

凑巧的是,此年九月,宋真宗刚刚任命毕士安与寇准同为“同平章事”,用以为相。

寇准,华州人(评书艺人天天在电台里称寇准为“寇老醯”,以为他是山西人,其实老寇是陕西人),19岁时就因精通《春秋》而考取进士。

宋太宗时,寇准尤为受重用。一次奏事,太宗心情不好,不答应寇准所奏,并因怒拂衣而起。大胆寇准,竟然上前拉住宋太宗御服,“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寇准如此“鲁莽”,倒得宋太宗赏识,叹道:“朕得寇准,犹文皇(唐太宗)之得魏徵也。”直臣易贬,寇准后来果然被贬外任。至道元年,宋太宗箭伤复发,忙从青州召寇准还京,流泪给他看自己红肿溃烂的伤口,并问:“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我哪个儿子可以继统?)”寇准回答:“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太监)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宋太宗低头想了半天,试探地问:“襄王(赵恒)可以吗?”寇准回答:“知子莫若父,陛下认为可以,希望您马上做出决断!”于是,诏下,以襄王赵恒为寿王,立为皇太子。拜庙还宫,东京民众夹道聚观刚刚出炉的新太子,纷纷指言:“此少年天子也。”宋太宗听说后,老大不高兴,对寇准说:“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寇准再拜称贺:“此社稷之福也!”宋太宗仔细思之,知道天下人心已定,释然而笑。于是,君臣二人在内殿共饮,大醉方毕。不久,由于寇准与大臣冯拯争执,宋太宗恼怒,把他贬为邓州知州。

宋真宗继位后,一直想用寇准为宰相。时为参知政事的毕士安听说宋真宗要擢自己为相,就推荐寇准与自己一道共享此封。宋真宗说:“听闻寇准此人好刚使气。”毕士安是厚道人,回禀道:“寇准忘身殉国,秉正嫉邪,故不为流俗所喜。方今边境不息,辽寇来侵,正宜用寇准为相。”于是真宗下决心用寇准。

其时辽军势猛。先锋大将兰陵郡王萧挞凛和六部大王萧观音奴(辽朝人佞佛,连名字都是“观音奴”)二人率大军进攻宋威虏军和顺安军。受挫后,他们进击北平寨、保州等地。不久,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而后,萧挞凛与萧太后、辽圣宗会合,并力攻定州。

宋军凭守坚城,辽军见无法克定州,便于阳城淀扎营,号称二十万众,伺机行事。

“辽师深入,急书一夕五至,寇准不发,饮笑自如。”

转天,宋真宗览报,大骇,忙召问寇准。寇准不慌不忙,回答:“陛下欲了此(事),不过五日尔。”于是,他趁机提出要宋真宗亲征澶州。

犹豫半天,宋真宗勉强应承。

寇准不惧,可吓坏了当时的参知政事(副相)王钦若和佥署枢密院事(副参谋总长)陈尧叟。王钦若是江南人,他密请皇帝逃往金陵;陈尧叟是蜀人,就主张真宗前往成都。

宋真宗被二人说动,当时就把寇准唤至内殿,问自己“幸”哪个地方好。

寇准见王、陈二人在真宗身边,心里已明白八九分,厉声问:“是谁给陛下出这样的主意?”

宋真宗不好“出卖”王、陈二人,说:“爱卿你也别问是谁,就说朕外出避敌是否可行?到底去哪里才安全?”

寇准瞅瞅王钦若和陈尧叟,说:“陛下实该斩杀出这种馊主意的人!皇帝神武,将师同心,倘若您亲征,敌人必遁。即使陛下不亲征,下令我军坚城固守,以老敌师,无论如何也到不了皇帝您逃避他方的地步!”

宋真宗连连点头。

良久,宋真宗向寇准询问可以派谁去镇守大名。寇准深知王钦若是个能说会道的老滑头,怕他在皇帝身边总出外逃的坏主意,便乘此机会“推荐”他。

虽恨得牙根痒痒,王钦若官小半级,只得悻悻而出。此公在天雄军守地,闭门束手无策,只知道吃斋诵经。多亏安肃军和广信军的宋将顽强拒守,才使辽军不能攻克坚城,守住了这个战略要地。

辽朝方面,二十万左右军队人食粮马吃料,驻久也非易事。

先前在定州被辽朝俘虏的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并未死节,萧太后爱其材勇,授他户部使一职,又赐美女一名妻之。

王继忠在武将中官职虽不高,但他是宋真宗做王爷时的心腹,自然非比一般军将。当时,听闻王继忠“死讯”,震悼之余,宋真宗下诏追赠这位“烈士”为大同军节度,并诏录其四子为官。

效力辽朝军中的王继忠见当时辽、宋两国呈胶着之势,便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此言正中萧太后下怀,她早有厌兵之意,便遣小校四人持信箭,带着王继忠的亲笔信去见宋朝方面的莫州部署石普。

石普不敢怠慢,马上派人把信转呈宋真宗。

宋朝君臣廷议,吕端等人认为此信可疑,是诈伪之书;毕士安认为契丹兵出无获,请和不假。宋真宗还是有主见:“卿等但知其一,未知其二。辽人入侵无成而请盟好,得请之后,必有进一步要求。朕屈己安民,以财物换和好,大可答应。但朕所虑者,辽人盟好之后必以关南之地为辞,要求割还。如果辽方想出此种要求,朕一定治兵誓军,亲行征讨!”

于是,宋真宗亲写诏书给王继忠,表示为双方百姓利益,可以修好,但要慢慢商议,拒绝了王继忠要宋朝立即派出正式使节的要求。

宋辽两国虽开始接触进行“和谈”,双方的军队却一直没闲着。

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包围岢岚军的辽军也因粮草不继仓皇撤军。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辽军主力齐集瀛州城下,悉力进攻,昼夜不停,轮番肉搏攻城,萧太后本人也亲自击鼓督战,激战十多天未下。

宋军守将是季延渥,这位将门之子拼死守城,指挥得当,亲自绕城指挥,不顾箭雨,派守兵四处抛滚巨木,张弩泼油,辽兵纷纷从城头滚落。最后,辽军死3万人、伤3万人,瀛州城岿然不动。无奈,辽军只得从城下撤走。

萧太后十分郁闷,但是,也有好消息传来,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宋朝的祁州,俘获大量宋兵。由此,萧太后等人率辽军主力,与萧挞凛等人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以及宋朝的天雄军。

宋廷也立即做出反应,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戍卒与天雄军合兵,把防线全面南移。

当时,宋真宗驻跸韦城。听闻辽军步步深入,不少大臣私下劝说宋真宗南幸金陵以避兵锋。

耳根子一软,宋真宗又召寇准商量:“朕南巡如何?”

寇准一脸严肃:“群臣懦弱无知,真如乡老妇人一样。今敌骑迫近,四方危心。陛下唯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企盼龙驾亲至,必定士气百倍。若陛下回辇数步,则万众瓦解,辽人蹑乘其后,金陵亦不可得至!”

宋真宗低头不言,良久,说自己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