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尉判得不错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两汉故事作者名:郑昶本章字数:1060更新时间:2024-05-25 17:36:09
有一天,文帝出行到中渭桥,忽有一人从桥下跑出来,拉着乘舆的马见了惊跳起来,骇得文帝魂不附体。文帝顿时大怒,命骑兵抓住那人,交廷尉府治罪。
廷尉张释之审问之下,才知道那人是长安人,出外见到皇上车驾来了,就避在桥下;躲了好久,以为车驾已过,就出来了。不料还是犯了御驾,所以才逃跑的。
张释之了解原委后,奏道:“此人犯跸,罪当罚金。”文帝怒道:“此人惊了朕的马,幸亏马是温驯的,要是换一匹烈马,岂不是把朕也给伤害了吗?现在你廷尉府只判处他罚金,这算什么呢?”释之道:“国法是陛下和天下的百姓们所当共守的,犯法的应该按照国法定罪。罚金依照的就是国法,如果任意改变,那么百姓们便不相信了。倘若出事的时候,陛下叫人就地格杀了他,倒也罢了。如今交给廷尉府审判,廷尉府是朝廷的司法机关,若不守法,天下的刑罚都可以任意加重或减轻,百姓岂不要乱起来了?请陛下明察。”过了好久,文帝才无奈道:“廷尉说得有理,判得不错!”
后来,有一个人偷了高皇帝庙座前的玉环,被管庙的抓获了。文帝交给廷尉府审判。廷尉张释之就按照盗取宗庙御物的罪判决此人死刑。奏折呈上,文帝大怒道:“此人大不敬,敢盗取祭祀先帝的礼器,我之所以交廷尉府审判,原意要将此人灭族。现在你不照法判罪,这不是有负我礼敬宗庙的诚意吗?”释之就脱了帽,叩头谢罪道:“国法如此,也就够了。就算是盗取先帝礼器的罪,也要看情节轻重的。盗取宗庙坐前的礼器,便要灭族;万一有人开掘长陵盗取宝物,陛下将用什么刑罚去惩办他呢?”
小古文
《汉书·张冯汲郑传》节选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文帝听了,一言不发,回宫和太后说起这桩案子后,竟然同意了释之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