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成年人的自我重启方式

书名:当你自律自控,才能又飒又爽作者名:梁爽本章字数:277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0

01

一天,我和两个好友下班后聚会。席间,“95后”小姑娘聊起了“如何过周末”。

她在高新园区上班,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洗漱后躺在床上会补偿性熬夜,淘宝、八卦、玩游戏,拖到深夜12点后才睡。周末她则会高密度补觉,睡到中午一两点才醒,早餐自动省略,打开手机叫完外卖,继续躺在床上刷小视频,外卖小哥送餐上门,她才起床吃饭。吃完饭后,她就窝在沙发上看综艺。如果下午有约会,她就打扮一番后出去撸串、喝酒;如果没约会,她就继续穿得像个火云邪神一样宅在家。

听她说完,我和另一个好友面面相觑。我俩一致觉得,只有“95后”才敢这么做,我们“80后”胆敢这样过周末,下周一肯定皮肤水肿、精力欠佳。

微博曾经有个热搜叫“成年人的自我重启方式”。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变胖和变老,没有“容易”二字。连轴转了五个工作日后,周末是我们的小型避难所。

如果过了一个放纵而不放松的周末,晚上熬夜,早上赖床,久坐不动,省略早餐,暴饮暴食,节奏突变,聚会无度,饮酒过量,我可能就彻底“死机”了。

我觉得,好好过周末,就是我的自我重启方式。

02

“95后”小姑娘问我俩平时怎么度过周末时光。

我说,我周六早起写作,在老公起床后也不安排待办事项,我们怎么放松怎么来,可能去公婆家住一天。如果我们不去公婆家,就出门爬山,看场电影,好好做几个菜,或者煲一锅好汤。周日,我就使用待办清单了,要写文章,要看书,要做读书笔记,要去上课。

我把双休过成了单休,周六以休闲娱乐为主,周日以务实提升为主。

另一个好朋友的周末过得比我更加丰富多彩,城市里的文艺活动她比谁都门儿清。最近她在一家画廊办了卡,周末在画廊看新锐画展,然后由老师带着学习画画。她还把头像换成了自己画得最满意的火烈鸟油画。

“95后”小姑娘听完后决定改变自己,开始过早起运动、读书的周末,虽然会有短暂的挣扎,但在周末结束时会感到内心充实,获益匪浅;而躺尸、煲剧、玩手机的周末,虽然一时感觉轻松,但过后没有记忆点,只有愧疚感。她说,尤其是每周一,倍感煎熬,情绪低落,身体不适,工作效率低下。

不会过周末的人,明明刚休息过,却比谁都更需要休息。

03

下面是我好好过周末的生活提案:

1.有趣的活动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人在周末可以做哪些事”,最高赞的回答来自“大猫布丁”介绍的有趣活动:

专业小众的活动,比如格斗、攀岩、徒步。“越专业、越小众的运动里,狂热分子出现的概率越高,越容易学得专业,而且同伴素质高,玩得也更开心。”

加入收费俱乐部。周末带你去户外游,比如摄影游、拉练游、休闲游等。有向导,有保险,有车接送,事先标注路线难度,车费、门票费用AA制。

主题式的讲解分享活动。有些技术分享活动,会请到行业一线工程师来讲解,也会有爱好分享会,请一些业余爱好做得精通的人来分享经验或答疑。

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看见很多有意思的人都会在周末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我的一个宁波的朋友,喜欢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看桥、拍桥。我很喜欢看他在朋友圈里发的各种斜拉桥。

传记作家范海涛在书里写过,根据一本当地的美食书,她和先生周末去吃,并找大厨在书里相对应的页码上签名。

前面提到过、从事互联网职业的冷夏,周末会去走访零食工作坊,参加发呆大赛,拍创意视频。

我刚来到大连这座广场之都时,每周都会打卡一个广场,去星海广场看喷泉,去人民广场看骑警,去中山广场看建筑。

有一次,我带爸妈去北京。我们周五晚上坐火车睡了一夜,周六早上到北京。我带他俩游览故宫和颐和园,还去水立方看了游泳比赛。如果没带着我爸妈,我更喜欢去转转北京那些优质资源扎堆的美术馆和博物馆。

我和老公周末常去公婆家,他们所在的小区物业很用心,基本每周都有活动。我特别喜欢参加手工活动,比如给脸谱上色,给手绢染色,烤饼干,缝香囊,做水果插花……

2.提升的行动

大田正文写的《休活》一书对我影响深远,“休活”就是休息日的活法。这位企业职员原先没有任何朋友,过着公司、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他对未来隐约感到不安。后来,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培养兴趣爱好,拓展人脉关系,让生活变得缤纷多彩。

他在三年内主持过 5个学习交流会,举办或参加过各类学习活动 302 次,每年与1000 多人沟通、交流。

2019年有133天的非工作日,周末占了绝大部分,以前我写过“度过周末的方式,决定了人与人的段位差”。我曾做过粗略统计,在工作日,除了早起时段用于看书、写作,上班时间忙工作,下班后做饭、吃饭、洗碗,出门快走,早早睡觉,能留给自我提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周末我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看书、做笔记、看电影、写作,这对我的输入和输出都算得上难能可贵。尽管我在工作日很注重时间管理,但全部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基本和周末持平。

3.互补的休息

很多人对周末休息的理解就是睡觉,或者就是为上周的不良睡眠还债。

研究发现,周末补觉很难弥补平时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甚至比持续睡眠不足危害更大,还会让你在周一的早晨更容易犯困。其实还是每天都有规律的睡眠最好。

当感到疲劳时,我们就会想要休息,疲劳本质上是反复使用肌肉或者大脑的同一部位而产生的累觉。

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一书里,作者桦泽紫苑建议大家采用“互补休息法”。如果在周末还重复平日所做的事情,只会带来更多的疲劳,所以周末应该做平时不做的事情,借此来休养身体、恢复大脑。脑力工作者周末最好通过运动来放松,体力劳动者周末最好通过看书来休息。

作者还建议,大脑的各项机能也应保持平衡,平时伏案工作的人“语言、理论脑”使用较多,周末可以去美术馆欣赏画作,或者去电影院看看电影,这样有助于放松“语言、理论脑”,而激活“感觉、艺术脑”。

从事技术或研究工作的人,平时较少与人接触,周末可以和亲朋好友多聊天交流;而平时与人打交道多的人,周末则可以尽量留出独处时光。

我平时工作和写作节奏较快,所以周末我尽量放慢节奏。我会给绿植浇水,静静地观察小区里的猫、狗,在阳台上无所事事地晒太阳、做白日梦。

4.高质量的独处

对于周末,家里没孩子的人满怀期待,家里有孩子的人却叫苦不迭。但我发现,家有两个孩子的F姐意外地出现在了对周末“满怀期待”的阵营里。

她说,虽然周末她会带两个孩子去动物园、培训班,不是跑腿就是动脑,但她还是很期待周末,因为她和家人达成了协议,周末她会有半天的独处时光。

孩子、老人在家,她就去外面的咖啡店看书;孩子、老人外出,她就在家里做瑜伽、练字。我问她独处时都会做些什么,她说基本不碰手机,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让大脑放空。她还推荐我做正念练习,去感受呼吸和吐纳的过程,感受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联。

她说,独处会让头脑变得清晰、平静,那是一种信息斋戒、社交断舍离后的自我回归。

对我来说,一个美好的周末,需要有趣的活动、自我提升的行动、互补的休息、高质量的独处。拥有这样一个配套的流程才算得上是一个好周末,因为它可以为我的情绪、体力和精力放电再充电,获取又忙又美的续航力,支撑我度过高强度的下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