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统北方的雄霸之主(一)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654更新时间:2024-05-25 16:09:52

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出生时,体貌瑰异,当时的道武帝拓跋珪见到这个大胖孙子,称奇大悦之,叹道:“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北方的敌国柔然听说魏国明元帝死,也来个因丧伐人,急遣六万铁骑突入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杀掠吏民,攻陷代国旧都盛乐。

柔然似乎也是鲜卑族的一个近支,北魏立国时,柔然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东起外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括贝加尔湖、南到大漠的强大农奴制游牧帝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最主要的敌人。

年方十四岁的拓跋焘闻讯大怒,自率轻骑,马不停蹄,疾驰三天两夜,直抵云中。

柔然国主纥升盖看见魏帝独特的伞盖,立刻下命进围。铁骑层层,共五十余重。

鲜卑少年拓跋焘骨子里只有骁勇杀伤,望见敌骑重重,神色夷然。魏军将士见此,惧心顿消,杀心顿起,拼死进攻,在阵中射杀柔然大将于陟斤。柔然国主纥升盖见势不妙,掉转马头逃去。

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年)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率军,分五道征伐柔然,越过大漠直击柔然腹地,最终打得纥升盖部落离散,大败而逃。好长时间,他都不敢兴兵窥边。

赫赫武功之一 击灭赫连夏国

425年(太武帝始光二年,宋文帝元嘉二年)9月,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暴死。这位赫连勃勃,就是曾帮助前秦大帝苻坚灭掉什翼犍代国的匈奴酋长刘卫辰唯一跑掉的儿子。所以,赫连勃勃本来应该叫“刘勃勃”。

勃勃身材魁伟,高八尺五寸,姿容秀丽。他跑到后秦后,后秦的皇帝姚兴一见面就很喜欢他,让高平公没弈于收留他。没弈于被勃勃的相貌堂堂所打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勃勃做妻室。姚兴下诏委任勃勃为安北将军,配以鲜卑族两万余户,帮助没弈于镇守朔方。

没几年,这位贪暴无情的勃勃就杀掉老丈人,并领其众,自称大夏天王,自立为国。

至此,勃勃改姓为“赫连”,意思是家族显赫,上与天连。与他自己有血亲关系的部落,均改姓为“铁伐”,意思是刚锐似铁,皆能伐人。

刘裕攻灭后秦后,赫连勃勃乘刘裕回朝时大破晋军,大败刘义真,积数万人头为京观,号为“骷髅台”。同年,他称帝,定都统万。

赫连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凶残暴虐,视民众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筑统万城,城墙完工一段,就以铁锥试验,扎进一寸,就立杀筑墙匠人,并把尸体筑进墙内再换一批工匠更筑。

在大夏国制造兵器的匠人最惨,必死无疑。制弓的匠人献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杀;如果射甲透入,马上把制作铠甲的匠人杀头。循环往复,反正难逃一死。

赫连勃勃常常喜欢坐在城上,置弓刀于侧,随便看谁不顺眼就杀掉谁。

在长安时,赫连勃勃征隐士韦祖思入朝为官。韦隐士知道勃勃残暴成性,见面时赶忙诚惶诚恐地下拜,孰料,这一礼貌的举动也惹得赫连勃勃大怒,说:“吾以国士征汝,奈何以非类处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就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

随即,他一声令下,让人当场砍死了这位大知识分子。

赫连勃勃的“志向”倒很远大,名其京城南门为朝宋门(意即使宋国来朝),东门为招魏门(意指使魏国怀服),西门为服凉门(意指征服西凉),北门为平朔门(意指一统朔北)。

这位大夏国主统治末期,更加荒淫残暴。臣下有直视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对方双眼;臣下有上朝时不经意地笑一下的,勃勃也会用刀把对方嘴唇划成两半。敢有进谏者,一律先割舌头然后处斩。于是,“夷夏嚣然,人无生赖。”

虽如此,赫连勃勃之赫赫武功,连史臣也不得不赞上几句:“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睹之而醉心,宋祖(刘裕)闻之而色动。岂阴山之韫异气,不然何以致斯乎?”

赫连勃勃原来的太子是赫连愦,胡人喜幼子,他后来想立小儿子赫连伦。赫连愦恼怒,兴兵攻杀弟弟赫连伦。赫连勃勃第三子赫连昌闻讯,立刻提兵杀掉赫连愦。赫连勃勃一高兴,就立赫连昌为太子。

赫连勃勃死后,赫连昌即帝位。

少数民族的鲜卑君主不像汉族(或高度汉化的少数民族)那样讲究什么“礼不伐丧”。听闻赫连勃勃死讯,拓跋焘就召集众臣,商议攻伐夏国的事情。

魏国宗室勋贵们大多力主先伐柔然,然后再伐夏国。

独崔浩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柔然鸟集兽遁,举大众追之不能及,轻兵袭之不足以灭敌。赫连氏土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共愤,宜先伐之。”

拓跋焘从计。始光三年(426年)十月,他先派奚斤率四万多大军突袭蒲阪(今山西永济),然后,又自率大军继后,直扑夏国。

到达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天寒地冻,拓跋焘自率两万轻骑渡河直袭统万(今陕西靖边县)。

夏主赫连昌出城迎战即败,退入城内。

魏军在周围杀掠一番,获牛马十余万,扬长而去。

同年夏天,拓跋焘再次自率轻骑三万倍道先行,再扑统万。

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难,就把老弱残兵绕城示弱,把精兵埋伏于深谷之间。夏兵中计,马上鼓噪出城追击。

当时,正好有风雨从统万城方向顺风朝魏军而来。拓跋焘的亲信太监赵倪劝道:“现在天不助人,风雨方向正和我军相逆,冲杀看不清,将士又饥渴,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来日再战。”

崔浩一旁叱道:“我军千里制胜,正是掩袭不意,怎能改变主意?”

拓跋焘大声说“好”,挥兵迎前。

混战中,拓跋焘身中流箭,战马中伤倒地,自己差点为夏兵俘虏。换马再战,这位魏帝亲手刺杀骑兵十余人,击杀夏国大将一名。

魏军乘胜追夏主到城北,赫连昌来不及入城,奔逃上邽。

拓跋焘只率少数几个从人直追入城,沿路砍杀。夏兵发觉,紧闭四门。忽然发现北魏士兵没有来得及跟上,后无援兵,拓跋焘等几人慌忙用妇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勉强逃出城外。

夏国无主,又值天色已黑,坚城厚墙再也无用。跳落城外的拓跋焘马上指挥大军攻城。一会儿工夫,魏军乘乱突入。

统万城陷落。魏国军人尽俘夏国王公后妃,获马三十万匹,牛羊数千万头,珍宝无数。

天亮后,拓跋焘进城,看着穷极文采、雕梁画栋的壮大台榭,再摸摸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的统万城墙,他叹道:“蕞尔小国,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能不亡国?”

赫连昌退保平凉(今甘肃平凉),大势已去,不久即被魏军生擒,送往魏国。

拓跋焘见赫连昌体貌不凡,惺惺相惜,竟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给他,封其为会稽公,常带他一起涉山越谷打猎游玩。

赫连昌虽是败亡之主,却素有勇名、力大善射,魏国群臣皆劝拓跋焘提防他。

拓跋焘大大咧咧,说:“天命有在,亦何所惧?”

赫连昌被俘后,赫赫勃勃的第五子赫连定自立为帝。他率残军不断袭扰魏军,并一度俘获北魏名将奚斤、娥清等人。

后来,四处兜转下,赫连定袭击西秦国主乞伏慕末。当时,乞伏慕末被北凉沮渠氏打得厉害,已经向北魏投降。他和手下军队接受北魏封爵,向魏人指定的平凉方向集合。半路,遇见了赫连定。这位天生杀才,打得乞伏慕末大败出降,并且临阵杀掉了北凉国主。

拓跋焘闻讯,立刻亲率大军,前去攻伐。赫连定向河西方向逃窜,在黄河边却被鲜卑另一个旁支吐谷浑偷袭,大军败亡,赫连定自己也被活捉。

赫连定这位俊美的小伙子被送至拓跋焘处后,没有哥哥赫连昌那么走运,当即被拓跋焘斩杀。

又过了几年,已获封为北魏秦王的赫连昌想趁机外逃,被魏国守将杀死。拓跋焘大怒,把先前被俘的赫连昌的几个弟弟全部杀死。至此,赫连一族灰飞烟灭。

这个号称要一统天下万城、皇族赫赫上与天连的国家,从赫连勃勃自己算起,一直到赫连定,满打满算才二十五个年头的命祚。

赫赫武功之二 痛击宿敌柔然

擒俘赫连昌后,拓跋焘很想北击柔然。

当时,大臣们都劝阻他出军。对朝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拓跋焘的乳母保太后,也竭力劝阻。大臣张渊等人,都认为柔然地荒人远,其地不可耕田,其民不可驭使,败之无用,又耗费国家财物、劳损士马。

唯独崔浩一人力主拓跋焘北击柔然:“柔然乃我大魏北边叛隶,今诛其恶首,收其善民,复旧役,非无用也。漠北高凉之地,水草丰美,夏则北迁。田牧之地,非不可耕而食也。高车之族,号为名骑,非不可臣而畜也。如以南人(汉人)追之,则患其轻疾难及。但于我国兵(魏军)则不然。柔然军能远遁,我大魏兵也可远逐,与之进退,非难制也。而且,柔然数年入境侵边,民吏震恐。如果今夏不乘虚掩进,破灭其国,后必为患复来!”

闻此,拓跋焘大意已定,决定攻伐柔然。

朝臣知道帝意已决,都不敢再辩。下朝后,好多人纷纷指责崔浩:“当今吴贼(宋国)南寇,却舍之北伐。北面柔然逃遁远踪,后有吴人攻至,至危至险,怎能出这种馊主意?”

崔浩胸有成竹,朗声言道:“根本不用顾虑宋国。今年不摧灭柔然,则无以御南贼(宋国)。先前击柔然,宋国也高言欲击我大魏,往还之间,不见其来。为什么呢?正是他们旧伤未愈呵!当年刘裕得关中,留其爱子,精兵数万,良将劲卒,犹不能固守,举军尽没。号哭之声,至今未已。现在,我大魏士马强盛,又灭夏国,宋人怎敢以驹犊饲虎口?柔然方面,自恃绝远,想当然地认为我大魏力不能至,没有任何警戒之心。因此,他们夏天散众放牧,秋天马肥而聚,背寒向温,南来寇抄边境。如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军猝至,定令其惊骇星散,望尘奔走,可趁其虚敞,一举而灭。正可谓是暂劳永逸,长久之利!”

众人无言以对。魏国大将、重臣,皆随拓跋焘伐柔然。

道士寇谦之和崔浩关系密切,将随皇帝征讨,也怀疑虑,就问:“此次军行,真能打胜吗?”

“必克无疑!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可能未必会得全胜。”

一切皆在崔浩意料之中。

429年夏天,拓跋焘率魏军大举北伐。柔然没有任何防备,民畜布野,看见魏军就惊怖四奔,仓皇逃命。

北魏大军分军援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俘获畜产车庐,多到弥漫山泽。原先投附柔然的高车族人,趁机大杀柔然兵将,归降魏国约达三十余万落。

拓跋焘沿弱水(今蒙古境内)西行至涿邪山(今阿尔泰山东南),一路连连克捷,柔然主一路狂逃。

但是,北魏诸大将怕深入遇伏,都纷纷劝拓跋焘止兵不要再追。道士寇谦之想起崔浩的原话,劝皇帝穷追。

拓跋焘见好就收,不听,满载战利品,徐徐还军。

回军途中,魏军得知:柔然主惊惧生病,身边只有数百从人,躺在车上窜入山中逃亡。其属下残余兵民无人统驭,乱哄哄散行,方圆六十里,兵民相杂。当时,魏军追兵,其实距这些残兵败民才一百八十里路程。正是由于魏帝下令停止追击,柔然余众才得以逃出生天。不久,来往凉州一带跑买卖的胡人又带来消息证实了上述传言,说魏军“若复前行二日,则尽灭之(柔然余众)矣”。

拓跋焘知此,后悔得不行。大军还至平城,南方的宋国也根本没有一兵一卒出击,完全同崔浩所料相符。

此后,拓跋焘对崔浩言听计从,并敕令各位尚书大臣:“凡军国大计,卿等不能决,皆先咨询崔浩,然后施行。”

后来,拓跋焘在443年和449年两次亲征柔然,打得柔然节节远遁,基本再不敢主动侵扰魏境。

同时,拓跋焘继续巩固道武帝时代设置的北部镇戍,修筑长城,绵延三千多里;设置六镇,迁柔然、高车降附人民于其中,形成了一整套严备的边戎制度。他派出吏员,积极戍守。

当然,最后北魏灭亡,也是源起六镇起义。此是后话。

赫赫武功之三 击灭北燕

说起十六国中的几个“燕”国,大家想当然地会认为又是慕容氏的支族当国主。北燕不同,当时的国主姓冯,不是鲜卑族,而是汉人。

说起北燕,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要交代。

说北燕,必定得先讲一下后燕的倒霉皇帝慕容宝。

后燕老皇帝慕容垂死后,他不争气的儿子慕容宝就一直被当时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追着打,狂逃至鲜卑老巢龙城。反反复复多日,后燕宗室自相残杀,慕容宝的舅父兰汗心怀野心,假装救援,迎慕容宝入龙城。慕容宝不疑,入城后即被兰汗谋杀。这位兰汗一不做二不休,先后杀掉慕容宝的太子慕容策及宗室、王公大臣一百多人,自己做起了皇帝。

慕容宝有个庶长子慕容盛,闻听父亲被害,竟然敢只身返回龙城为父吊丧。兰汗的女儿是慕容盛之妻,老丈人乍见这个女婿,也吓一跳,兰汗的诸弟皆劝说要杀掉慕容盛。兰汗的老婆自然不干,力持相反意见,大哭大闹为女婿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