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韬光养晦的王莽(一)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5434更新时间:2024-05-25 16:19:28

对于淳于长的倒台,虽然王莽暗中做了不少手脚,但他一直在后台。站在前台的,乃身为丞相的翟方进。

这翟方进,又是何等人物呢?

翟方进,在汉朝,特别是西汉,赫赫有名。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真正以儒生身份晋身丞相的人不算少。汉武帝时代有公孙弘,汉昭帝时代有蔡义,汉元帝时代有韦贤、韦玄成,汉成帝时期有匡衡、张禹、孔光以及翟方进,汉哀帝时期有平当,汉平帝时期有马宫,王莽新朝时期有平晏……

这些儒生丞相,一般都是以皇帝老师身份出仕,同时又成为各门儒家经典学说的领军代表人物。作为春秋学的首席研究者,翟方进门生弟子满天下,在朝廷内外,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政治关系网。

但是,说到翟方进的政治功绩,几乎没有,他显然属于腐儒丞相。史书记载过这样一件事: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当时,汝南一带有不少大湖泊,郡内人民巧妙利用其中资源,其乐融融。汉成帝时期,由于多次有水灾发生,这些大湖就常常有水漫溢出堤坝,对周边地区造成某种程度的灾害。翟方进当丞相后,和御史大夫孔光遛到这里巡视,他们认为,如果把湖水堤坝掘开,会多造出不少肥美的良田来,如此,不仅能节省修补堤坝的费用,还可以使得日后再无水患。于是,这两个人就上疏汇报,而后朝廷下诏,严命当地掘湖造田。其实,翟方进当时出这个馊主意,主要原因是他从前想把湖边良田占为己有不成,就故意玩阴的来公报私仇,把湖边良田淹没成为废地。后来,王莽时代汝南郡这些原湖泊周边地区常常遭受旱灾,郡人追怨翟方进,就编童谣骂他:“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这位翟丞相虽然是儒生出身、穷孩子出身,但他成年富贵之后,搞起政治斗争来还挺擅长。在刺史任上,翟方进就特别会卖弄成绩,一般他干三分,汇报上去就变成了十分。不久,自吹自擂的翟方进就升任丞相司直。

作为丞相的高级幕僚,丞相司直的权力非常大。入京之后,他马上表现,一举参倒了当时的司隶校尉陈庆,而后,恶狗一般,逮谁咬谁。而他参劾别人的武器,就是儒家的道德标准,生搬硬造,给别人下套。

翟方进挺有心眼,他专门捡当时名声大的官员搞,没事就“上纲上线”,最终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落得不惧权贵的名声。

由于学问深厚,干活对路,翟方进在元帝、成帝时期特别受宠。到了汉成帝永始二年,翟方进已经当上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地位仅仅次于丞相。没过多久,汉成帝提拔他当了丞相,成为首席行政官员。

翟方进不仅很会通过参劾别人当官上位,他还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淳于长得势的时候,翟方进和这位皇帝表兄弟关系特铁。后来,淳于长惹恼了皇帝,被抓起来杀了,翟方进也很害怕。

怕皇帝追究,他就主动上疏要求辞职。为此,汉成帝还慰劝他,说:“朝过夕改,君子与之。”你也别为这事儿犯愁犯疑了,该干啥还干啥……

一看皇帝对表示自己原谅,翟方进又来了精神。他马上反咬一口,奏疏连连,严词攻击昔日和淳于长交情深厚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肖育等官吏二十多人,最后把那些人都免职了事,以此来划清自己和罪犯淳于长的界限,使得汉成帝感觉这个人觉悟很高。

所以说,淳于长被扳倒后,不需王莽再费力,朝中就有翟方进替他“除残去秽”了,几乎把淳于长势力一网打尽。

淳于长倒了,水到渠成。作为当时天下向往的政治道德完人,王莽被皇帝任命为大司马。他登上汉朝权力顶峰的这年,才三十八岁。

当了大司马之后,王莽依旧一副谦恭模样,继续演戏。在朝中,他友爱同僚,削减自己的开支;在家中,他厉行节约,关门闭户。他母亲得病的消息传出,公卿大臣前去拜望,发现门口肃立着一个身穿布衣、一脸谦恭、婢女一样打扮的女人。最后发现,这个女人竟然是大司马王莽的发妻……

公私两方面,王莽都如此优秀,人们对他的赞誉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出自真心。在当时各个王公贵族腐败透顶的年代里,大家都翘首期待这样的官员楷模。

但是,看着丞相翟方进上蹿下跳挺欢实,王莽也烦,很怕这位大儒日后会给自己添麻烦。于是,他就想尽方法先除掉这位老翟。

天遂人愿。不久,天文事件发生,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也就是说,火星(荧惑)运行到心宿的位置。这种天文现象,我们现在看平淡无奇,但在古代占星学中,这可是大凶之兆,如果没有人世间的对应,那就会出现大灾大难,事关大汉朝的存亡。

当时的人都特别迷信。如此大灾,如果皇帝不担当,也需要弄出来一个大臣担当顶一下,以此来上应天相。

拿谁顶呢?肯定不能自己站出去,肯定不能撺掇皇帝自己站出去。于是,王莽就看准了老翟。

在王莽授意下,丞相翟方进手下有个叫李寻的人,就先对上司发难了。他给皇帝上奏章,推荐翟丞相应该自告奋勇,去当此次上天的“祭品”。

李寻奏疏内容引经据典,大概就是讲:如今天下政治混乱,君主肯定不该担当责任,但大臣们难辞其咎……

汉成帝一看李寻的奏章,特别高兴。我这个皇帝当得还算好,上天示警降灾,应该有丞相顶缸。于是,他就给翟方进写了一封册书。这册书,相当于私信与公文之间的一种特别函件:

皇帝问丞相:君有孔子之虑,孟贲之勇,朕嘉与君同心一意,庶几有成。惟君登位,于今十年,灾害并臻,民被饥饿,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吏民残贼,殴杀良民,断狱岁岁多前。上书言事,交错道路,怀奸朋党,相为隐蔽,皆亡忠虑,群下凶凶,更相嫉妒,其咎安在?

观君之治,无欲辅朕富民便安元元之念。间者郡国谷虽颇孰,百姓不足者尚众,前去城郭,未能尽还,夙夜未尝忘焉。朕惟往时之用,与今一也,百僚用度各有数。君不量多少,一听群下言,用度不足,奏请一切增赋,税城郭堧及园田,过更,算马牛羊,增益盐铁,变更无常。朕既不明,随奏许可,后议者以为不便,制诏下君,君云卖酒醪,后请止。未尽月。复奏议令卖酒醪。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

传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欲退君位,尚未忍。

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强食慎职。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处焉。

成帝这封册书的内容,主要是斥责翟方进,要他对当政期间造成的天下乱象负责。表面上,成帝还挺客气,朕都改过了,本来应该免去你的丞相职务,但朕还是不忍心这样做。现在,朕赐你牛酒,你还是回家反省吧……

皇帝这封信其实挺委婉,说是不免老翟的丞相职务,实际上是暗示他赶紧自裁。

话说到这份儿上,老翟如果足够聪明,就应该马上自杀以谢天下、以应天象。

毕竟饱读诗书,看到皇帝也引经据典以孔子为借口来痛斥自己,老翟毕竟是大儒出身,真挂不住了。他接到册书之后,当天就自杀了。

上秘之,遣九卿册赠以丞相高陵侯印绶,赐乘舆秘器,少府供张,柱槛皆衣素。天子亲临吊者数至,礼赐异于它相故事。谥曰恭侯。长子宣嗣。

可见,既然老翟都替自己当上天的牺牲祭品死掉,就不好再大张旗鼓给他不好看了。于是,翟方进自杀之后,汉成帝对外隐藏了他自杀的真相,多次亲自去翟府吊唁他,赏赐非凡,并谥封他为“恭侯”,允许长子翟宣袭封。

老翟死了,翟家哭声一片。

此时此刻,王莽乐了。这个潜在的对手,终于被“老天”给除掉了!

王莽没高兴多久,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荧惑守心”,这个古怪的天象还不是闹着玩的。翟方进自杀后的一个月,汉成帝竟然暴崩在婕妤赵合德的床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

福祸相依。王莽成为大司马刚得意没多久,皇帝死了。这件事情,不仅对王莽关系重大,对于王政君皇太后以及她所代表的王氏外戚家族,也关系重大——汉成帝没有儿子,他暴崩后,就只有推立他的侄子定陶王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

刘欣继位的时候,都二十岁了,应该算长君。

皇太后王政君,对自己儿子成帝暴死在赵合德床上的事情暴怒。赵昭仪也挺伶俐,立马就自杀了。

对于赵合德的兄弟、子侄,汉廷也进行了处理。但当汉廷准备继续追究成帝皇后赵飞燕的时候,就没能继续下去。新继位的汉哀帝和其祖母傅太后,都认为当初哀帝得以当成皇太子,赵飞燕出力甚多。于是,新君开始发挥影响力,使得赵飞燕当时没有遭到清算,又有机会苟延残喘了几年。

汉哀帝虽然是汉朝历史上著名的昏庸、无能的同性恋皇帝,政治上极其低能,但他的智商,却一点也不低。

虽然汉成帝暴死在赵合德床上,赵合德刚刚畏罪自杀,但登基大典上,汉哀帝还是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可以想见,一个刚刚用肉体“谋杀”了先帝的坏女人的姐姐赵飞燕,如今升格成为皇太后,王氏外戚,包括王莽在内,会有多么不自在。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氏外戚也没办法,只得耐住性子,继续观察新帝的举动。

想当初,汉哀帝之所以能当成储君,肯定事先对王政君有过政治许诺,那就是这个侄子要以汉成帝儿子的身份继位。如此一来,汉哀帝等于是过继给汉成帝当儿子,他原有的亲戚就不能算数。如此去推理,汉哀帝的奶奶傅氏和他的母亲丁氏,都应该待在定陶王的封国,不能搬到京城来。

汉哀帝毕竟已经是成年人,又在足智多谋的奶奶傅氏的指点下成长,自然懂得一些政治手腕。他绕过王莽和王政君,和丞相孔光等人商量:“我的祖母傅太后,居住在哪里才合适呢?”

皇帝如此发问,做大臣的自然要心领神会,总不能傻不拉唧地回答说“她在定陶王封地待着最舒服,那里不会水土不服……”

孔光虽然是个腐儒,但他深知傅太后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这老太太如果到了京城和皇帝住在一起,那就不是遥控朝政,而是把控朝政了。可是,皇帝的意愿又不能硬违。孔光就建议,我们马上在长安修座新宫殿,然后让傅太后搬到新宫来住。

孔光这样说的目的,一是延迟傅太后到长安的日期,二是想让傅太后和她的亲孙子、当今皇上别太近乎。

汉哀帝正沉吟,身为大司空的何武却说:“傅太后应该马上来长安,她住在北宫很合适!”

何武不是王氏外戚集团的心腹和核心分子。所以,他也及时进行政治押宝,很是在新帝面前表现了一把。

汉哀帝特别高兴,马上照准。北宫和自己所住的未央宫之间,有一条地下秘道连接。奶奶住在北宫,可以随时从地道里面过来,给自己出谋划策。

傅太后从定陶王封地来到了长安,憋了几十年的权力欲望,如今一朝得以释放,那能量简直大得惊人。于是,北宫和未央宫之间的地道,天天晃动着傅太后白发苍苍的脑袋。来来回回,她一天都没消停过。

亲孙子都成为当今皇帝了,我和娘家人能不风光一回?

傅太后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傅氏家族的人马上唆使大臣董宏上疏,要求皇帝给生母上尊号。显然,只要汉哀帝的生母有了尊号,他的亲生奶奶肯定马上也要加尊号。

由于涉及王朝的几项基本原则问题,绝大多数大臣对给哀帝生母上尊号的事情都不同意,包括汉哀帝本人的老师师丹都坚决反对。对于皇帝来说,事情可以做得过分,但一定要有底线。

汉哀帝有些傻眼,毕竟自己刚刚入宫当皇帝,底子薄,分量轻,弄不好再变成从前的昌邑王刘贺啥的,就不合算了。

踌躇间,傅太后听说此事,大怒,她马上从秘道飞奔过来,在孙子面前大哭大闹,要死要活,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尊号。

汉哀帝真没办法了,思来想去,他只得去太皇太后王政君那里寻求援助了。

王政君这个女人,从底子上说,真不是一个女强人。想当初老公汉元帝活着的时候,自己虽然是皇后,不过是幌子摆设而已,当时的傅美人和冯美人才是元帝的心头肉。如今,过了两代了,傅美人亲孙子当上皇帝了,王政君要重新面对昔日老情敌的卷土重来。

当初为了阻止傅氏干政,王政君和自己家族包括王莽在内的人都商量好了,只允许傅氏和皇帝十天见面一次。如今,看到孙子辈的新帝亲自上门求自己,王政君“妇人之仁”又发挥作用了,心一软,就同意了。

于是,汉廷先追封汉哀帝的生父、昔日的定陶王刘康为“恭皇”。然后,按部就班,傅氏就成为“恭皇太后”,哀帝的母亲就成为“恭皇后”。紧接着,又大封傅氏、丁氏家族的人,哀帝还娶了傅太后堂弟的女儿为皇后。

如此一来,傅、丁为首的新外戚集团就诞生了。这两家人一上位,可以想见,一定会和王氏外戚集团对着干。

太皇太后王政君毕竟是个心性比较厚道的女人。怕大家血拼出大祸,她授意王莽辞职回避傅、丁两家外戚。

憋着一肚子的火儿,王莽忍了。

不久,汉哀帝在未央宫大宴群臣,为了让亲奶奶高兴,他命令宫内宦者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座席旁又给奶奶傅太后加了一个座席。

宴前巡视,身为大司马的王莽看到傅太后的座席,再也忍耐不住,斥责说:“定陶傅太后不过是个藩王太后,她怎么能和大汉朝的太皇太后并席而坐!”

说完,王莽马上令人撤席。

傅太后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在皇帝面前大撒其泼。如此,汉哀帝也怒了。

王莽心里清楚自己得罪了皇帝,例行地上了一封辞呈。汉哀帝当然照准。但脸面上还不能马上撕破,于是哀帝下诏,赐王莽黄金500两,驷马安车一辆,安慰他提前退休。

王莽下野之后,傅太后指使汉哀帝动作连连,诏令频下,很快就把朝中王氏外戚力量基本清理干净。当然,这次政治变动还是属于不流血范畴,只是换人撤官而已,没有屠刀霍霍到杀人灭族的地步。

过了一段时间,帝位坐稳,汉哀帝先后封自己奶奶傅太后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封自己母亲丁氏为“帝太后”,称“中安宫”,并在京师为自己的生父立庙祭祀。

傅太后得势后骄慢嚣张,再不拿太皇太后王政君当回事儿了。两个老太太有时候见面,傅太后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对王政君低眉顺眼行个礼啥的,而是像模像样以“皇太太后”自居,甚至当面称呼王政君为“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