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466更新时间:2024-05-25 16:19:20
家居期间,冯奉世苦读《春秋》,一心研究兵法,后来被在朝中执政的大将韩增推荐,到军中任职。汉宣帝本始三年,他随军攻打匈奴有功,回来后恢复了他以前的职务,重新担任郎官。
而后,韩增又推荐冯奉世出使西域。在他之前,朝廷曾多次派大臣出使西域各国,多数人都不称职,有的乘机大肆贪污,有的受到西域属国的困辱,光荣完成使命的人不多。由于近期乌孙协助汉军打击匈奴有功,汉廷就决定派出使团予以安抚,顺便在西域诸国宣扬汉朝国威,加强与当地各部族的联系。于是,宣帝授冯奉世为卫侯,奉命持节,出使大宛(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当时有属邑七十余城),并负责护送大宛使臣回国。
冯奉世一行走到伊修城时,都尉宋将向冯奉世报告:莎车与周遭部族共同发兵,攻杀了汉朝所立的莎车王万年,并杀汉朝使者奚充国。同时,匈奴又发兵攻车师城,因城坚不能攻克而暂时离去。莎车趁此乱局,遣使到处扬言北道诸国皆归附匈奴,发兵攻劫南道诸国,结盟叛汉。从此,鄯善以西道路都被堵截。而在当时,汉朝的都护郑吉和校尉司马意皆在北道诸国出使,如果事态恶化,汉朝这两个使节和他们的随从,都有性命之忧。
冯奉世忽然得知西域发生了这么大的意外变故,感觉事态严重,就对副手严昌说:“如果我们不马上攻打莎车国,其势日强,越来越难控制,接下去,西域各国肯定受到莎车威胁,再想收拾就难了。”
如果莎车联合周围诸国反叛汉朝,肯定会使得西域南道陷于战火之中。届时,在北道经营的汉使郑吉肯定会非常被动。所以,进攻莎车,就是恢复西域南道的平静,就是支持北道的郑吉能够一心一意和匈奴争夺车师。
冯奉世当机立断,马上以汉朝使节的名义,高举汉朝节旄,代表汉天子向各国征兵。
汉朝在西域有威信,没几天,冯奉世就征集到一万五千人马,浩浩荡荡杀向莎车。
莎车新王呼屠征傻眼了,王位还没坐热,人家汉朝使臣就率领联军攻打到城门口了。这时候,先前他发兵杀国王万年和汉使奚充国的果决,丝毫不见。惶急之下,呼屠征在没住几天的皇宫内转了几圈,最后,下定决心,拔出一把大刀,猛力一挥——把自己给砍了!
有本事你出去和汉军联军过几招也好啊,还没交手呢,他先畏罪自杀了。
莎车王呼屠征自杀,莎车大臣们都大松一口气,国王这大胡子脑袋,可以换得满城人民的性命。
莎车大开城门,把国王脑袋装在盘子里,毕恭毕敬跪送给汉朝使者冯奉世。
于是,冯奉世立刻派人把莎车王首级送到长安阙下。西域先前和莎车国王呼屠征结盟的诸小国,顿时派人来表示孝敬,辩称自己从前都是受到莎车要挟才断绝和汉朝的关系,希望汉朝饶恕。
汉宣帝得知冯奉世大定莎车的事迹,高兴异常,马上对先前推荐冯奉世的韩增将军说:“祝贺将军,你真是举荐得人!”
既然莎车不攻而下,冯奉世就遣散了诸国联军兵士,继续陪着大宛使者,到达了大宛国。
大宛国王得知这位使者冯奉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莎车国、逼得莎车王自杀,又惊又服,对这位汉朝使臣格外尊敬,天天刻意招待不说,临行,还特意把几匹“象龙”宝马(这种宝马,应该就是汉武帝孜孜以求的“汗血”宝马)奉上,希望冯奉世带回去孝敬汉朝皇帝。
由此,汉朝更是威震西域,西域各国,再无人敢与汉朝作对。
回到长安后,冯奉世向汉宣帝详细报告了平定莎车国的经过,并将大宛国赠送的宝马奉上。欢喜之余,宣帝让大臣们商议一下,可否因为平定莎车的功劳而封冯奉世为侯爵。
丞相魏相和将军韩增等人都认为:“按照《春秋》之义,大夫出疆,只要能够有利于国家,矫制专擅也是可以的。冯奉世功勋卓著,应该封他为侯爵。”
但是,身为大儒的文臣萧望之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冯奉世出使西域,假传圣命,擅自发西域诸国兵,进攻莎车。虽然取得功效,但不应该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所以不应该鼓励。如果封他为侯,那么以后出使各国的使者,都可以拿冯奉世当借口,争相发兵,于万里之外贪图立功,以“为国争光”的名义在夷狄远地生事。为此,朝廷不能开这个口子,冯奉世不能封侯。
萧望之虽然有些迂腐,其言其语也不无道理。最后,汉宣帝还是赞同了萧望之,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后来,汉元帝即位,冯奉世被拜为执金吾,负责京城的卫戍防卫。常惠死后,他即代常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几年之后,得拜为光禄勋。
元帝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反叛汉朝。冯奉世不仅出谋划策,还亲自到前线坐镇指挥。最终,羌人的陇西叛乱得以平息。
班师凯旋后,冯奉世封爵关内侯,调任左将军。
作为汉朝著名的儒将,冯奉世一生转战南北,当机立断,建立奇功,确实能置生死于度外,一心报国。
冯奉世死后二年,西域都护甘延寿、陈汤以诛杀郅支单于被封为列侯。当时,不少人因此而想起了先前平定莎车而不获封侯的冯奉世,并有大臣上书,为死去的冯将军未得应有封赏而大鸣不平。
北宋诗人黄庭坚写过一首诗,从艺术角度讲,这诗写得很差,但却能概括冯奉世将军的一生功业:
前世秦将相,先祖汉冯唐。《春秋》涉大义,《兵法》参精详。恭送大宛使,击毙莎车王。不畏风寒苦,声威震西疆。
汉宣帝时代,是西汉最后的闪耀时代。宣帝君臣,恰如璀璨的星辰,高高悬挂在历史的蔚蓝天幕中,让后人追思无限。
对于汉宣帝的历史功绩,班固在《汉书》中赞叹道:
孝先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宣帝执政以来,乾纲独断,恢复了被霍氏外戚把持的刘氏天下,澄清吏治,惩治腐败,削弱权臣势力,使得王朝政令畅通。在中央,调整了内、外朝关系,减省了尚书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职位;在地方,宣帝严把郡国守相简选的条件,认真甄别人才,把治国安邦之术作为官员挑选的标准,使得地方官员的权力合理化;对于汉朝所属的郡国,悉心关注守相选择,保证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宣帝健全了官吏考核与奖惩制度,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国,对二千石官员的工作进行考察,综合名实,信赏必罚。
宣帝执政时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汉朝的吏治整顿取得明显效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良吏”,强化了中央集权。如果我们统计整个西汉时代的官员,就可以发现在宣帝一朝,良吏最多,他们为政宽简,执法公平,甚得民心。而且,由于具有一套管理吏治的奖励机制,宣帝属下的官吏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当时的汉朝国家机器正常而高效运转。
在意识形态方面,宣帝继昭帝召开盐铁会议之后,在甘露三年于石渠阁召开儒家经学大会,全方位讲论“五经”同异问题。不仅萧望之等大臣参加评论,汉宣帝本人也亲临会场,随时对当时学界所争论的问题做出裁决。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经书在汉代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经过这次讨论,原属民间学派的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以及穀梁《春秋》都进入了官学,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宣帝时代,继续奉行昭帝时期的轻徭薄赋方针,在徭役方面,也尽量减省。同时,为减轻农民转漕和徭役不息之苦,宣帝还有计划地在西北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认真抚恤流民,抑制兼并。宣帝时代,朝廷还深入实际,对汉朝流民的抚恤措施更加具体化,把国家苑囿或郡国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有机会重新变为国家编户。
宣帝时代,整顿官营,调整工商,对于工商官营政策进行了极大的整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官员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问题,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当然,后世对于宣帝时代最神往的,当属宣帝君臣开疆拓土,匈奴来服的壮举。神爵元年,汉朝击败西羌,赵充国将军实行屯田,加强边防,羌人归顺。神爵二年,宣帝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郭小国,使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于中原政权。
在悉心经营西域的同时,宣帝还大力打击匈奴势力,不给对方喘息时间和机会。特别是神爵二年,匈奴发生内乱,汉朝抓住了历史性机遇,最终迫使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亲至五原塞,请求入朝称臣。从此,多年为敌的匈奴成为汉朝藩属,汉匈关系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黄龙元年冬,宣帝忽然得病。十二月,暴崩于未央宫,年仅四十四岁,在位二十五年。
群臣上谥,谥之曰“宣”,上庙号“中宗”。根据谥法,“圣善周闻曰宣”。汉朝,特别是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制定庙号和谥号最严格的朝代。而中宗宣帝刘病已(刘询)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朝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还是因为他的历史功绩。我们只要看另三位的名字,就可以得知宣帝是多么重要的一位皇帝——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如果不是一代英主,不可能在西汉拥有正式庙号。
可以这样说,汉宣帝确实雄才大略,他的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他所统治的时期,也成为汉朝人民生活最安定、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