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苍龙种 人间武帝孙(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3101更新时间:2024-05-25 16:19:18
汉朝大臣们明白,原来皇帝还是想结发妻子做皇后啊。再想想,汉朝江山毕竟姓刘不姓霍,最终大臣们多数转向,支持宣帝立许平君为皇后。
而宣帝不忘旧情的这个典故,也就是现在我们都知道的“故剑情深”了。
宣帝如此有主见,超出霍光意料,他心里非常不痛快,但也不好说什么。后来,当宣帝又想把岳父许广汉封为侯爵的时候,霍光就明白表态:许广汉乃受宫刑的罪人,给他封侯,有失朝廷体面。
不好再得罪大将军,宣帝当时只好作罢。过了一年多,感觉霍光稍稍气消,宣帝把许广汉封为“昌成君”,虽然封号有点不伦不类,毕竟也能让岳父高兴一下。
宣帝刘病已这个人,确实挺知恩图报的。继位之后,想想从前的掖庭令张贺待自己胜过亲生儿子,他感激无限。但此时张贺已经病死,而张贺的儿子死得更早。没办法,宣帝就命令张贺兄弟张安世把小儿子张彭祖过继给张贺做儿子,世袭“恩德侯”爵位,还要拨二百户人家专门替张贺看守坟墓。
当时,张安世以为皇帝是看重自己的功勋才给儿子这么大的赏赐,替儿子推辞爵位不说,还请求皇帝把给哥哥张贺守坟的户数减到三十户。
宣帝脸一沉,对他说:“这赏赐,乃是我为了报答已故掖庭令张贺的,不是赏给您的!”
话里有话,想起当年哥哥张贺想把女儿嫁给刘病已被自己阻止,张安世大脸一红,也是后悔不已。
最终,宣帝还厚待张贺唯一的一个孙子。当时这个孩子虽然才七岁,宣帝就拜他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授予三百户的食邑。
汉宣帝对张贺如此忆念恩情,但登基后似乎对丙吉没有任何表示。这倒不是因为他对恩人差异对待,而是因为他当时并不知道丙吉对他有那么大的恩德。当初襁褓时,如果不是丙吉在牢狱中悉心照看,刘病已可能都死了几十次了!
丙吉是个忠厚人。宣帝继位后,他绝口不提当年救护宣帝的大恩。后来,有个“则媪”出现,派老公上疏鸣冤。这个名“则”的老宫婢,年轻时在掖庭服役过,她让自己老公上书表功,说自己曾经抚养过皇上,所以请求朝廷照顾酬功。为了找人证明,她在疏中提到了丙吉。
看了奏疏,宣帝就把丙吉找来,和那个宫婢“则媪”当面对证,如果有功,肯定厚赏无疑。
看到这个老太婆,丙吉有些生气,说:你确实抱养过皇上,但因为疏于照顾,曾经受过我的责打。抚育皇帝真正有功的人,要属渭城人胡组和淮阳人郭徵卿,二人用乳汁养育皇上,她们才是皇帝的大恩人。
而后,丙吉一五一十地向宣帝详细讲述了胡郭二人在狱内共养宣帝的劳苦。感动之余,宣帝下诏求访二位乳母下落。
官吏回报,二人都过世了。人死了,但两个奶妈的子孙都找到了,于是宣帝厚赐报答。对于那位“则媪”,毕竟也养育过自己,宣帝也赐给她十万钱养老。
由于“则媪”事件,宣帝亲自查看了掖庭和长安监狱的一些原始文件,才得知丙吉从前对自己有大恩,非常感动。于是,他决定封丙吉为博阳侯,给他一千三百户食邑。结果,快要册封的时候,丙吉得病几死。怕大恩人挨不到受封那一刻,宣帝立刻派人到丙吉家里,想把侯爵印绶系在他身上让他受封。
当时,太子太傅夏侯胜劝宣帝说:“皇帝您如此顾念丙吉,他这次一定不会死。臣听说,积有阴德之人,上天一定会降福其子孙。如今丙吉没获封赏却得病,肯定不是什么致命重疾。”
果然,天佑善人,丙吉的病真好了。
得知皇帝封自己为侯爵,丙吉马上推辞,说自己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宣帝当然不允。五年之后,宣帝还委任丙吉为丞相。
有好爹没好儿,丙吉死后,其长子丙显很快因罪失去了一等侯爵“通侯”,被降为关内侯。后来在太仆任上,又因大肆贪污受贿,为人所弹劾。依据法律,估计这次连小命都要玩完。那时,已经是汉宣帝儿子汉元帝在位时期。
还好,关键时刻,从前郡邸狱里有个叫伍尊的人,曾经和丙吉一起伺候过襁褓中的宣帝。他此时上奏疏给元帝,详尽叙述了当时丙吉照顾宣帝的事情,包括方方面面每个细节。
这些细节,宣帝活着的时候,其实还都不是很清楚,诸如丙吉在狱中天天检查宣帝所睡的草席、查看草褥干燥潮湿程度、监督胡组和郭徵卿片刻不离宣帝、屡次选取容易消化的食物给宣帝享用,等等。
伍尊还说,这些事情,宣帝在世的时候我都仔细上奏过,但疏奏当时先到达丙吉手中,他因为谦让,就把疏奏中有关他详细养护宣帝的功绩都删除了,把功劳全部让给宣帝乳母胡组和郭徵卿。虽然丙吉后来也受封为博阳侯,但他所受的赏赐还远远不够。本来,我有心不提旧事,以成全丙吉一片忠心和苦心。但现在丙吉的儿子丙显,因为金钱小过就要受处罚,我不得不冒死为丙吉出头……
当然,人情很复杂,伍尊当年和丙吉一起照顾过宣帝,又是老同事,肯定要替丙吉后人出头。最重要的是,当年丙吉把伍尊疏奏刻意删减呈报给宣帝,所以宣帝一直到死也不清楚丙吉对自己照料的细节,那么,也肯定更不清楚伍尊对自己呵护的恩惠。
从这么多年的情况看,伍尊受赏程度肯定远远不及胡、郭二位乳母,原因也在于丙吉推功的牵累。所以,伍尊彰显丙吉的功劳,第一出于对老同事的义气,第二也是为自己表功。
汉元帝亲自读了这封疏奏,十分感动,就没对丙显贪污大案深究,自然也厚赏了伍尊……
接着说宣帝报恩。
宣帝祖父太子刘据共有三男一女。事败之时,太子和两个儿子死在湖县,而太子的夫人史良娣、史良娣之子“史皇孙”刘进和妻子王夫人,以及太子嫁给平舆侯嗣子做媳妇的唯一女儿,都在动乱中被杀。
动乱后,自杀的太子之母卫子夫卫皇后和史良娣被埋在长安城南,史皇孙和妻子王夫人以及妹妹三人被葬在广明苑。
宣帝即位,还不敢马上给祖父平反,但从他给自己定的第一个年号“本始”看,显然要追本溯源,没有忘记祖父和父亲的冤屈。
于是,宣帝下诏,希望百官商议为父母置办祭守园邑。
经过一番讨论,有司上奏:根据《周礼》,陛下的皇位从昭帝处继承,所以对亲生父母不能以父母之礼祭祀。而且,孝昭皇帝已经为故皇太子在湖县修了陵墓,史良娣的陵在博望苑以北,陛下亲生父亲“史皇孙”神位,也已经安奉在广明苑外城墙的北面。根据谥法,皇帝生父谥号定为“悼”比较恰当,皇帝生母称‘悼后’。陵园规制,按照汉朝诸侯王配备,以三百家规格看守陵园。
宣帝看着疏奏,心里咯噔一下,他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忍了。
不久,有司又呈上关于祖父刘据的谥号,宣帝看着奏疏,心里更不是滋味:故皇太子刘据谥号定为“戾”,配备二百家看守陵园;史良娣称“戾夫人”,配备三十家看守陵墓。
根据谥法: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戾,这个谥号,肯定属恶谥。当然,东汉时期成书的《说文》中还有解释:“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所以,“戾”字,在当时暗含有蒙冤受屈的意思。
由于自己刚即位,大臣霍光强势,宣帝还是忍了。八年后,元康元年,当时宣帝已经铲除了霍家势力,大权在握,就为自己生父上尊号为‘皇考’,设立家庙,增加看守陵园的百姓至一千六百家,规格提升。
即便如此,对于祖父的谥号“戾”字,宣帝依旧没有改动。因为祖父刘据虽然冤屈,毕竟他背着武帝兴兵动众,擅杀大臣,其实还是有谋逆的举止。为了惩前毖后,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宣帝要以此事来警示后人,以子反父的事情,绝对做不得!
宣帝地节三年,他又下令大臣们到处寻找生母王夫人娘家的人,还好,第二年就找到了亲姥姥王媪。当时这个老婆婆差不多老年痴呆了,回忆许久,才说自己曾经嫁给王乃始为妻,生下女儿王翁须和儿子王无故、王武。为此,宣帝追封外公王乃始为“广望王”,封外祖母为“博平君”,赐一万一千户给外祖母作为汤沐邑。两个舅舅也封为“平昌侯”和“乐昌侯”,每人食邑六千户。
让人鼻酸的是,浪迹偏僻乡下多年,当老婆婆王媪带着两个儿子来到长安的时候,坐在公家派出的一辆黄牛大车上,确实造成了一时轰动。长安城内百姓纷纷跑去看热闹,当时不知道车上那个老太太和另外两个人是谁,就称呼王媪为“黄牛妪”,也就是“黄牛车上的老太太”。
至此,悲剧终以喜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