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破釜沉舟誓死战:项羽的横空出世(二)

破釜沉舟誓死战:项羽的横空出世(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547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9

不过,这个时候,项梁身边还是有一个明白人。这个人,就是项梁的部将宋义。宋义对项梁说:“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显然,宋义还不好意思直接说项梁大意,他先委婉说楚军连胜之后,将领骄傲,士卒惰慢。然后,他才警告项梁,说现在增援秦兵源源不断,很替项梁担心。

项梁正陶醉在胜利之中,自然把宋义的劝告当耳边风。为了不继续听宋义唠叨,他派宋义出使齐国,与田荣、田横兄弟交涉出军会战之事。

而章邯方面,胜不骄,败不馁。虽然在东阿、濮阳、城阳以及雍丘等地连败,他并未灰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连召援兵。在保障后勤的同时,他密切关注形势,憋足劲要转败为胜。

在表面上,章邯做足戏份,他率领秦军龟缩于城内,佯作示弱,继续麻痹项梁。暗中,在他的不断催促下,秦廷同意抽调正在河北攻击赵国军队的王离一部秦军来援,目的在于与章邯会师,合力攻打日渐骄惰的楚军。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朝几路援军和王离秦军一部秘密抵达白马、濮阳一带,悄悄渡过黄河,成功和章邯秦军会合。

至此,秦军不仅士气大振,后勤补给也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军力忽然增强许多。

机不可失。章邯军率领秦军主力,大概有十多万人,忽然从濮阳冲出,东南急行军二百多里地,直杀定陶而来。

当时,正值夜晚,本来正率领楚军主力包围定陶坚城,项梁根本没料到龟缩在濮阳城内的章邯敢于突围。

正当项梁自以为高枕无忧之际,忽然发现自己的楚军一下子被秦军反包围——章邯秦军从外面攻袭,定陶城内的秦军也忽然大开城门杀出来。如此,包饺子一样,把楚军围在当中猛揍,直打得楚军上下晕头转向。秦军趁势,直杀得楚军血流成河。

饶是能掐会算的大英雄,项梁在这场战斗中也挺不过去。一场乱战过后,楚军大败,秦军大胜。项梁本人也在乱中被杀。他的头颅被切下,高高悬挂在秦军的大戟之上……

得胜之后,章邯秦军下一个大目标就是河北地区的“赵王歇”。

项梁被杀,楚军大败,按理说,章邯应该非常高兴才对。但此时此刻,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章邯不高兴,当然不是忧虑“赵王歇”,更不是忧虑项梁的侄子项羽多有本事。当时项羽的名头,还不足以让章邯睡不着觉。让章邯睡不着觉的,乃是咸阳的赵高。

章邯何许人也,在首都咸阳,他有头号文臣丞相李斯给他撑腰。李斯一直以来都配合章邯,明里暗里支持。但如今刚刚有消息传来,李斯李丞相,死了!那可不是一般的自然死亡,李斯是被“具五刑”慢慢折磨后杀死的。被杀头之后,这位丞相的尸体还被大卸八块,剁成肉泥。这还不算,李斯的父族、母族、妻族,皆被秦廷诛杀。

原来,自从章邯得胜之后,咸阳稍安,赵高就开始算计李斯。政治,讲究的就是先下手为强。赵高用尽种种伎俩,使秦二世胡亥最终倒向自己一边,逼使李斯的政治同盟冯去疾、冯劫自杀之后,又逮捕了李斯。受尽酷辱之后,这位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李丞相,最终被秦廷虐杀,三族被诛。

李斯死了,章邯在咸阳的政治后台就倒了。这,让他睡不好觉,睡不着觉。

这个时候,章邯应该鼓足干劲,集中军力和精力马上挥师,配合秦朝另一位大将王离,去消灭赵国的“赵王歇”。

那么,这位“赵王歇”,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初陈胜称王之后,定都陈县的张楚政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兵北上渡河,目的就是在黄河以北的燕、赵旧境开辟北部战场。当然,这个战略决策,不是陈胜自己提出来的,而是由隐居陈县多年的两位游侠张耳和陈馀主动提出来的。

想想这个计策不错,派别人自己又不放心,陈胜就派自己老哥们、也是大泽乡起兵以来就忠实于自己的老部下武臣为将军,统领三千人马北上。出主意的张耳和陈馀也都被任命为校尉,一路上辅佐武臣北上略地。

别看武臣手下人不多,才三千多人,他们趁着当时秦国大乱,很快就经砀郡入东郡,从白马津渡过黄河。由于赵国人深恨暴秦统治,纷纷起义拥护,武臣军队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很快攻入赵国旧都邯郸。

在张耳和陈馀的策动下,武臣也要自己过瘾了,于是他在邯郸称王,自己当起了“赵王”。然后,武臣任命张耳为右丞相,陈馀为大将军,建立了新赵国。

为了扩展地盘,武臣还派遣手下部将韩广进入燕国旧境开拓。不料想,那韩广就是燕国贵族后裔,手下人虽然也不多,可他进入燕国旧境后如鱼得水,燕人都拥戴他。所以,韩广一个月后就自称燕王,燕国也复国了。

燕国独立后,为了不被武臣吃掉,也在西面南面步步设防,抗拒赵国的可能进攻。

无可奈何之际,武臣听从文士蒯通的建议,开始悉心经营赵国,对于赵国旧境内秦帝国的文臣武将,陆续招降纳叛。这种“不杀”政策,确实争取了不少秦朝文武投诚。其中,就有秦朝高级将领李良。

天下大势,波谲云诡。不久,由于章邯击灭了周文的张楚主力大军,形势急转直下。投降武臣的秦朝大将李良,再次被秦军“策反”。李良反戈一击,就近杀入邯郸,基本一下子就把武臣和他手下重臣全部一勺烩掉。万幸的是,张耳和陈馀眼线众多,马快人精,两个人侥幸有命逃脱。

张耳和陈馀逃出邯郸后,迅速召集旧部,在齐国田氏兄弟援军的帮助下,在民间找到了赵国王族的后裔赵歇,拥立他为国王,建立起新的赵国政权。而赵歇为国王的赵国政权,就把首都定在邯郸北部的信都县。

由于赵歇是赵国王室后裔,所以新赵国得到了当地民众拥护,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此后半年多时间内,赵军与齐军共同抗秦,同时还得到北部韩广燕国的声援。

赵、齐、燕这新三国,相互扶持,多次抵挡住秦国北部兵团的攻击,成功将秦朝北部军主力死死拖在黄河以北。

秦帝国的北部军团,原本就是负责征伐、抵御匈奴的主力边防军队。其第一任统帅,乃秦国大将蒙恬,监军乃皇长子扶苏。秦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帝暴崩于沙丘,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合谋,伪造诏书。而后,派使者送假诏书到达上郡。不疑有他,扶苏和蒙恬先后自杀。从此,北部军团改由王离统领。

王离这个人也不简单,其祖父王翦、父亲王贲都是秦国名将。秦始皇统一天下,父子二人出力极大,可谓秦朝的鼎鼎功臣。蒙恬任统帅的时候,王离在蒙恬军中担任副将。蒙恬自杀后,王离自然就接替蒙恬出任秦朝北部军团统帅。他手下两位副将分别是苏角和涉间。

王离所统领的秦北部主力军,由于多年和匈奴打仗,战斗力特别强,很快就收复了秦朝的上党郡,一部兵临井陉,由恒山郡方向威胁赵国;一部沿黄河东进,直接威胁邯郸郡南部。至此,由南而北,秦朝的王离大军对赵国首都信都形成夹击之势。

由于有齐国和燕国的支援,赵齐两国联军作战顽强,王离秦军进展并不顺利。他手下那支由太原东出的军队,与赵国军队相持于井陉关一带;北上的一部军队,更被赵齐联军阻击于漳水南岸。

当时章邯军队在濮阳告急,秦廷立刻征调停留于漳河南岸的王离部队秘密南移。最终,王离与章邯成功合军,进而奔袭定陶,一举击溃了项梁楚军主力。

定陶大战胜利后,章邯认识到,南北两支秦军主力兵团联合作战,化指为拳,威力巨大。同时,他认定项梁死后,黄河以南残留的楚军大势已去。

所以,章邯就注力北顾,准备合军集力,一举消灭赵国旧贵族以及张耳、陈馀帮助其建立的新赵国。

于是,在章邯统一部署下,秦军南北两军的主力,全部渡过黄河。此时秦军的目标,就是让赵王歇的赵国彻底“歇”掉。

秦军在定陶大胜之后,气势正旺,特别是中部、北部两支王牌军合军,更是所向披靡。秦军大破赵齐联军,一鼓作气,乘胜攻陷赵国旧都邯郸城。然后,章邯下令将邯郸城墙彻底拆毁,还把邯郸居民全部强行迁移到河内郡。此行此举,可谓摧城拔寨,不留后患。

眼见邯郸失守,新首都信都肯定不可能抵挡秦军攻势,于是赵国君臣举国东迁。迁都也禁不住败势,他们连连败走,最后退入巨鹿城。

在依托齐国援军作长期抵抗的同时,身在巨鹿城内的赵王歇和张耳不断派出使臣,到各国乞求紧急救援。

审时度势,章邯决定派王离率领秦朝北部兵团主力追击赵齐联军,进围巨鹿,将赵王君臣和赵齐联军逼成瓮中之鳖;而章邯主力军,则留在河内郡和邯郸郡内,目的在于掩护王离大军,确保攻城大军的后勤安全,保证敖仓粮食能够源源不断运到巨鹿前线的秦军军营。

从战术上说,章邯的计策非常正确。他所采取的围城打援战术,屡试不爽。王离大军包围巨鹿,准备在那里以逸待劳,困死城内敌军。如果各国援军赶来,秦军也可以利用优势兵力在巨鹿一带与敌人援军进行战略决战;如果各国援军不来,那么总有一天,巨鹿城内粮尽兵疲,到时候,可能连攻城都免了,赵王歇和他手下大臣自可一举成擒。

无论如何,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巨鹿守军依旧顽强,仍然在张耳和赵王歇指挥下拼死抵抗。

那么,巨鹿城君臣哀求的主要对象——昔日项梁主导的楚军,近况又如何呢?

项梁战死之后,楚军主力损失惨重,在定陶基本被秦军全歼。而当时的楚怀王熊心,本人待在相对安全的楚国首都盱台,所以他还是活得好好的。

项梁死讯传来,楚怀王君臣大恐。但熊心毕竟是个成年人,他即刻命令臣下跟随自己快速北上,把政权中心转移到彭城,准备在那里重新振作起来。

项梁战死,对于楚怀王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至此,他倒能不再做幌子国王,真正自己来主持朝政。

到达彭城后,楚军残余各部纷纷集结于此。楚怀王熊心收拾残局,重新部署,很有气象一新的意思。于是,他命令项羽一军屯驻彭城西,吕臣一军屯驻彭城东,刘邦一军则屯驻砀县。

由此,刘邦一军作为楚军中重要的一支部队,也开始正式显露峥嵘头角。如果项氏家族当政,刘邦肯定没有这样独当一面的机会。

借助这次军事战略调整,楚怀王熊心终于亲自掌握了楚国军队的指挥权。他任命陈婴为柱国,全面负责楚国的政务;又把楚军中的实力派人物吕臣吕青父子吸收到政权核心,和陈婴共同辅政;刘邦也得到重用,被封为“武安侯”,并被任命为“砀郡长”,继续统领他的本部兵马在砀县屯驻,全权负责彭城西部防务。

项梁战死,项氏家族对楚国有莫大之功,也肯定要加以安慰。于是,楚怀王就封项羽为“长安侯”,以鲁县作为食邑,项羽当时就号称“鲁公”。这个名号虽好听,但和刘邦有所不同的是,项羽手中的军事指挥权却被楚怀王收回了。

楚怀王政权,之所以能够在项梁死后在彭城得到喘息,还是因为章邯大军北上进攻赵国,无暇顾及黄河以南地区。

趁着这段宝贵的时间,楚怀王干得还算不错。他借机整军建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架构和威信。虽然简选了这么多重要干部,但真正选出能够替代昔日项梁作用的人,还真不好选。选来挑去,楚王熊心看中了一个人——宋义。

宋义原本并无过人之处,不过就是项梁手下的一员战将。他是如何得到楚怀王青睐的呢?

读者肯定记得,当初项梁连连克捷,骄傲自满之时,正是这位宋义言语谆谆,给他以提醒。但项梁不耐烦,赶忙打发宋义为使臣,让他出使齐国,以免在面前碍眼添堵。

在去齐国的路上,宋义恰好碰见齐国派来赶往项梁军营的使者“高陵君显”(“高陵君”是封号,“显”是使者的名字。此人是齐国的高陵君田显)。

得知齐国使臣高陵君要去定陶见项梁,宋义就劝他说:“我预见项梁肯定近日兵败。你如果慢行缓去,或可免于一死;如果快马加鞭去,肯定不免大祸。”

齐国使臣高陵君,听从定陶来的楚国使臣宋义如此说,也将信将疑,在路上放慢行程。没过几天,果然有消息传来,项梁在定陶军败身死。为此,他对宋义大为佩服。

得知楚怀王熊心亲政,这位高陵君就改道去彭城谒见。接待宴会上,他竭力向楚怀王推荐宋义,说这位宋先生肯定是个真人才,他还能推算战争胜负。

楚怀王马上召见宋义。本来就心存好感,宋义又能言善辩,熊心大喜,马上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号为“卿子冠军”,代替死去的项梁出任楚军统帅,并命令他统领楚军主力,前去救援赵国。

“卿子”,是当时的褒尊之辞;“冠军”,上将也,意思是位于诸军之上。

同时,楚怀王还任命项羽为副将,范增任末将,派二人辅佐宋义。至于其他军将,包括桓楚、英布、“蒲将军”等人,也随军出征,全部听从宋义指挥。

在当时,由于赵国被秦军逼压得厉害,楚怀王本来要派人领军西攻咸阳,准备开辟第二战场。而项羽急于为叔父项梁报仇,多次要求自己带兵进关攻打秦军。可楚怀王身边有几个老臣,总是劝告说:“项羽这个人,性子暴躁,喜爱杀人。而刘邦是个忠厚人,不如派他西去。”

颠来倒去,最终楚怀王还是把艰巨的西攻任务派给了能力普通的刘邦。

秦二世三年十月,宋义率领楚军主力由彭城出发,北上救援,诸将随行。路上,一行人各怀心事,匆匆行军。

过了沛县、胡陵、亢父之后,大军抵达安阳(此安阳为当时相州所辖县,不是今天河南的安阳,而是山东西部的成武县),宋义忽然下令就地驻扎。

楚军近十万人马,从此就在当地停留,长达四十六天之久。

待了那么多天,见宋义始终没有开拔命令。项羽心急,他入帐向宋义请战:“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项羽说的一点都不错。秦军正围困赵王于巨鹿城,如果楚军迅速渡河北上,从外面攻击围城秦军,而巨鹿城内赵军从里面冲出攻击,正好对秦军反包围。忽然受到赵楚夹击,秦军肯定会被击溃。

宋义大不以为然,他反驳项羽说:“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古人说话,和作诗一样,都喜爱比兴。这宋义也挺能说,以牛虻斗牛为喻,意思是说,现在打仗,应该抓大放小,我们楚军最终目的是要灭秦,而不是为了救赵。如今,秦军锐力攻赵,战胜则兵力消疲,我军可以乘其弊而胜之;如果秦军不胜,我军恰好可以乘势鼓行西进,直接就把秦国连锅端了。所以,我们不如先在这里待着,坐看秦赵龙虎相斗。

话说到这份儿上,宋义还倚老卖老,教训项羽说:披坚执锐,我宋义不如您项将军;至于坐定谋略,您项将军就不如我宋义了。

眼见项羽听自己一番话后气呼呼离去,宋义不快,即刻针对项羽一个人,让人号令军中:“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