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二)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93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9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这里的“豪富”,不仅仅是富豪,除了六国原来的富商大贾以外,还有六国贵族和豪族。这些人,在秦朝灭六国的过程中,肯定没有公开、明确地抵抗过秦军。秦始皇找不出要他们脑袋的借口,但他也深知这些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既然不能公开没收这些人的财产,也不能公开法办这些“顺民”,始皇帝只能来这招儿,把这些隐藏的异己分子从他们的老窝里面整个端出去,一揽子弄到咸阳,放在帝国的眼皮子底下,谅他们也不敢轻易造反。同时呢,这些人在六国原籍的影响力,也必定会随着迁徙而消失,他们各种不动产在无形中同时被剥夺,可谓一石二鸟。
天下一统之后,秦始皇大力扩建首都咸阳。首都忽然变大,他不可能让自己孤坐在一个空虚的都城里面感受万乘之尊。把十二万户豪富之家迁移过来,就忽然使得咸阳的人口急剧增加。我们知道,“富庶”这个词儿,是形容古代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准用词。富,富裕也;庶,人多也。十二万户,可不是十二万人!每户如果把主人、僮仆加起来平均五十人计,十二万户,也有六百万人之多。
这些六国豪富在当地的土地、房屋虽然不能带到咸阳,但他们肯定会携带大量贵金属、器物、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来到秦国首都。如此,始皇帝的帝都,一下子就会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变成一个无比巨大的宝库,也成为帝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税收来源。
迁徙豪富之家,始皇帝不是仅仅只弄了十二万户。第二年,他又下令迁八万户于外,其中三万户到丽邑,五万户到云阳;秦始皇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其实,这种迁徙豪民的举措,不是秦帝国统一之后才开始的,在攻灭六国的过程中,嬴政一直努力推行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政治举措——灭魏国后,当地豪富孔氏被迁往南阳;灭赵国后,当地豪富卓氏被迁往蜀地……
从政治层面上讲,嬴政和他手下大臣目光不可谓不远大,迁徙豪富和销熔兵器一样,主要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铲除六国旧贵族和旧势力赖以反叛的基础和土壤,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统治手段。由此,可看出嬴政在专制统治方面的深谋远虑。
赋税满足了,隐藏的反叛可能性被减少到最小,嬴政和他的臣下们,便开始进一步经营大一统帝国——修筑驰道,拆除壁垒。
秦朝统一前的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尽相同,车轨尺寸大小不一,车辆种类混乱繁多。为了保护路面,提高公用道路的使用效率,秦朝规定全国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1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6尺相当于现在138.6厘米。
车轨得到统一,具有标准车型的马车、牛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交通大道上畅通无阻,行车效率大大提高。为此,秦朝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统一宽度的驰道,道宽五十步(六尺为一步)。这条全国贯通的“高速公路”,据《汉书》记载,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真是四通八达。正是有了这条驰道,秦始皇才可能舒舒服服地多次巡游各地,到处勒石记功。
而嬴政本人呢,也有专用通道,即驰道中间宽三丈的部分,这属于御用专行道,未得皇帝批准,不允许常人使用。
秦朝驰道,我们今天基本找不到踪迹了。但是,有一条道路尚有踪迹可循。当时,秦始皇为了防备北方匈奴入侵,在始皇三十五年修筑了一条由云阳直通北方九原郡的“直道”,长达1800里。起点是今天的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从当地北行到子午岭,循山岭主脉一直往北,入鄂尔多斯草原,过东胜,在昭君坟附近渡过黄河,最终到达包头市西南方向的原清朝九原郡治所。
这条横跨草原和山岭的直道,宽4.5米,许多段未被破坏的遗址上面至今寸草不生,可以想见当时工程质量之高。在公元前修筑这样长、这样难的“高速”公路,现在想起来,都有匪夷所思的感觉。
当然,秦始皇并不是“驰道”的创始者。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修建了“国家级”道路,当时称为“周道”或者“周行”。《诗经·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周礼》:“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可见,周朝“国道”,规模已经大为可观,路面恰似磨刀石一样平坦光滑,如箭杆一样笔直;周道宽度,竟然能够容纳四匹公马拉的大车从容行驶;绿化也不错,道路两旁植树;每隔十里,都修有供旅客休息、饮食的庐舍;每隔三十里,还有专门供旅客住宿的路室;每隔五十里,设有市镇,镇上还有规模较大的驿馆,里面存储着各种生活资料。推而及之,秦始皇的“驰道”,乃周朝国道具体而宏的翻版。
始皇帝和他的统治班子在大修道路的同时,自然而然,就把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的许多关塞堡垒全部拆除。天下一家了,哪里可能容许还有这样的关河阻隔壁垒呢?在专制统治惊人的效率下,两年多时间内,除了在全国主要地区修成了驰道、直道以外,秦始皇还在西南边疆修成“五尺道”,在今天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成了“新道”。自此,秦国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
内部稍安,肯定要思及外部管理。所以,嬴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夷”的统治。
此前,当嬴政忙于在中原地区逐一击灭六国之时,根本抽不出手来对付北部边境的匈奴人。匈奴铁骑乘机南下,趁火打劫,占领了秦朝北部边郡许多地方,还以“河南地”为根据地,直接威胁秦朝的首都咸阳。
统一之后,秦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匈奴的军事威胁。
秦始皇任命大将蒙恬率兵驻守上郡(郡治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开始耐心经营北部边防,保证秦朝政治中心咸阳的安全。
蒙恬其人,乃秦国军人世家出身。其祖父蒙骜,原为齐国人,在秦昭襄王时代投奔秦国,曾经为秦国攻下九十余城,功勋卓越,在秦国和白起、王翦等名将比肩,官至上卿。其父蒙武,曾作为王翦副将,击灭楚国,阵斩楚将项燕,俘获楚王,也官至上卿。正是蒙家三世的赫赫威名和蒙氏家族对秦帝国的忠诚,才使得秦始皇把帝国最为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蒙恬。
为此,蒙恬开始悉心经营,十余年间,兢兢业业,对秦国北部山川地形作深入了解,整兵屯田,为日后反击匈奴做足了准备。
统一六国大任完成后,当上“皇帝”后第一次外出巡察,秦始皇正式抵达北地和陇西视察对匈奴的防务。同时,秦朝设置黄、陲、琅玡三大粮仓,专门为击伐匈奴提供后勤粮草保障。
到了秦始皇三十二年,燕人卢生向他献上“亡秦者胡也”图谶,一生迷信鬼神和预言的始皇帝嬴政终于独断乾纲,出击匈奴。既然冥冥中预言灭亡秦国的将是“胡”(匈奴),那就不得不对此“胡”动手了。当然,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个谶言歪打正着,所预言的“胡”,最终证明并非彼“胡”匈奴,而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胡亥”(秦二世)。
东巡之后,嬴政下令,以大兵三十万北击匈奴。
根据始皇帝下达的作战计划,蒙恬从上郡出发,经榆林进入河套北部;另一部秦军从义渠萧关之道进入河套南部。两军所向披靡,很快就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全部扫荡肃清,匈奴残部向西北渡河而逃。
秦始皇三十三年初春,秦军主力军势如破竹,从九原渡过黄河,攻击高阙与陶山的匈奴部落。一部秦军西渡黄河,进入贺兰山脉扫荡。匈奴头曼单于正准备集结兵力南下反扑,对于秦军紧追不舍的战术完全没有提防。秦军在军队实力、战斗力、后勤补给方面都占有优势,秦军连战连捷,头曼单于不得不急撤七百余里,向北远遁,退到阴山以北的漠南地区。
于是,昔日秦国、赵国被匈奴侵占之地,至此全部收复。
此后,蒙恬三十万大军依旧在北境驻扎,威慑匈奴。秦朝得胜后,在河南地设置了九原郡,置三十四县,并北迁三万户人口到北河、榆中,和军队一起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大力开发河南地,使这里成为富庶的“新秦”,作为抗击匈奴的大后方基地。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意义,它不仅有力地制止了匈奴人对中原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抢掠,还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当地各民族的融合。
此次北击匈奴,河套地区收归秦有,也使得该地区永远划入中国的版图。
由于匈奴人以骑兵为主,来如风,去如电,机动性非常强,而边界长达万里,处处派兵驻防肯定不可能。所以,嬴政又下令修缮长城,以墙防骑,全面修复昔日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链链相接,最终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作为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做攻打匈奴准备的同时,始皇帝嬴政一直着手制定南平百越的战略。当时的“百越”,是指今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境内居住的越人部落。由于自古以来越人种群复杂,战国时期就称他们为“百越”。
始皇帝南征“百越”,并非后世腐儒陋士所谓消灭部落文明和奴役掠夺的新殖民行为,而是结束了从东周开始的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华夏诸族分裂割据的局面。
华夏文明,不仅仅是黄河流域文明,长江、珠江流域的各个文明,都互相有着交流和影响。而华夏远古氏族部落时代,百越中最重要的岭南地区就位于华夏部落大联盟的施政范围,并远至交趾、南海等地。百越之中,骆越、西瓯等部落国家,在夏商周时期属于偏远的“要服”诸侯。如今,在广西的相关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就有商王颁赐百越地区首领的佩玉、牙璋等物品。现存史书中记载武王伐纣的各方部队,其中就有百越部落的参与。
先秦以前,各诸侯部落首领都有祀奉天下共主的职责,百越在“五服”之内,属于“要服”,必须定期向华夏天子进贡。
何谓“五服”?根据周制,天子所在京师,四围以外每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国语·周语上》记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所以,属于“要服”的部落方国,一定要向中原共主按时进贡,不得背叛。
秦朝征伐百越的战争,总体来说有三次:第一次,前218年,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此战平定了百越之地,一统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前210年秦将赵佗攻打瓯骆之战。
第一次攻伐百越,秦朝大将屠睢和赵佗率五十万大军,不可谓不多。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族部落发动攻击。秦军中,要属攻占番禺的部队最为有效。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抵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占领了番禺。而进攻今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秦朝大军,由于地形不熟,占领一些地区后施政不力,在溽热潮湿而且林木深密的山区陷入战争泥潭,三四年间,伤亡将士几十万,粮道被断不说,连主帅屠睢也在一次越人偷袭中被杀。
古代打仗,和现在一样,最主要的就是后勤。前217年,秦朝的监御史史禄,率领秦军开凿灵渠,一举扭转了战争局面。笔者曾经到过距离桂林不远的广西兴安县境内灵渠源头处参观,现在的灵渠,不过是一条基本淤塞的小河沟。但在当时,由于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最终使得长江和珠江水系联通起来,秦军的粮饷能够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地区,后勤有了足够保障,秦军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历史上,第一次秦攻百越战争也称“秦瓯战争”,当时百越土著部队的最高首领是西瓯国(西瓯国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广西地区)首领“译吁宋”。当然,参战的百越军,还包括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主力是西瓯军,所以总指挥肯定是这个西瓯国首领“译吁宋”。
“译吁宋”这个名字确实拗口,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译吁宋”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高喊的进攻口令,因为“译吁宋”这三个字的发音和现在壮语和粤语中的“一二三”很相似。当时秦军主力主要是秦人和楚人,不懂西瓯军的百越方言,很有可能把百越军总指挥官的战场口号当成了他的名字……
当然,那个西瓯国统领到底叫什么,“译吁宋”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都已经无法进行确实的验证和考证。
总之,有了灵渠的挖通,确保后勤支持之后,以任嚣和赵佗为统帅的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今天广西等地的西瓯部落以及今天越南中、北部地区雒越族的反抗,使得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归秦朝版图。
为了保持岭南的长治久安,秦始皇大规模向当地移民,在下令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之外,又把五十万“罪犯”谪戍岭南,让他们与当地越人杂居杂处。最终达到了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也向岭南地区输出了先进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为岭南开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秦平岭南,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得百越部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