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一)
书名:梅毅说中国史——秦汉:帝国的崩溃与新生作者名:梅毅本章字数:4868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9
早在前256年(即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五十一年),如狼似虎的秦军就开始进攻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西周国。周赧王无奈,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昭公大胜之后,把象征天子之位的“九鼎”迁于咸阳(途中有一鼎落于泗水,秦国只得八鼎,但后世习惯上仍称“九鼎”)。
秦昭王五十二年起,八只体量巨大、象征天下共主权力的“九鼎”,被安置在咸阳。“九鼎”迁秦,意味着秦国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诸侯各国。
时光荏苒,过了三十多年,到了秦昭王雄才大略的重孙子嬴政主政,仅仅用了十年时间,秦国采取分化离间的策略,陆续灭掉诸侯六国——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国、十九年灭赵国、二十二年灭魏国、二十四年灭楚国、二十五年灭燕国、二十六年灭齐国,最终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国。
嬴政,一个人,奋六世之余烈,能做出如此事业,伟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记载: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秦)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照抄司马迁《史记》中这一大段内容,大有缘由——统一天下之后,立国建制,秦帝国面临诸多关涉政治措施的大问题,包括嬴政本人的名号、称谓,秦帝国的五德颜色,以及以“六”为纪的尊崇法度。
首先,面对前无古人的大一统,嬴政沉迷于成功的狂喜情绪中。如何在广袤的帝国疆域内宣示自己的威权和荣耀,如何显示至高无上,给自己脑袋上戴何种“光环”,确实是个迫切的问题。
议下群臣,大家伙自然拍马屁不迭,送嬴政一个“泰皇”称呼,以为拿一个上古有过的最尊贵的“泰皇”名头给嬴政,肯定会大快“朕”心了。
嬴政不过瘾。思忖再三,他把“泰皇”前面的“泰”字去掉,后面加上一个“帝”字,称为“皇帝”!也就是说,他刚刚击灭六国建立的不世之勋,功高“三皇”,勋迈“五帝”,统而兼之,故而称为“皇帝”。
贵为天子,君权神授,为了最大限度地神化自己,嬴政可谓不遗余力。
把自己夸到这个地步,历史上,要属嬴政最横蛮。可以说,这位爷自恋到了近乎臭不要脸的地步。但究根穷底,嬴政确实有如此自恋的本钱。
大王既然如此说,群臣当然忙不迭表示十二万分同意。毕竟新出炉的“皇帝”只是对群臣所上的名号进行了“修正”,其余三条建议都同意了啊——“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制令、诏令,意味着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他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嬴政之前,普通百姓都可以自称“朕”;而嬴政之后,“朕”成为皇帝专门的称呼。普通人如果不想遭受灭族,再没人敢自己称“朕”玩了。
名号订立之后,“始皇帝”嬴政颁发的第一道“制书”,也和皇帝家人的称呼有关,那就是对谥号的废弃。嬴政尊奉自己老爹,也就是原来的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且宣布废除流行多年的谥法,严禁以子议父、以臣议君。实际上,他还是想从最大限度上维护君主专制的权威。
而且,既然自己是始皇帝了,日后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一直到万世,天下都是姓嬴的!可见,世界上最早的“数字化管理”,嬴政是真正的源头。
上述数项举措,除了谥法在秦朝灭亡后得以恢复以外,其余诸项,被后世王朝不折不扣继续执行下去,成为封建王朝的专制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秦朝既然在当时以天下正统自居,当然要向天下人表明本朝取代昔日的周朝乃“天意”。依据“五德”理论,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既然受命于天,故而秦朝选择以阴阳五行中属水的黑色为最上色。
因此,如果我们今人能够有幸乘坐时光机器穿越到大一统之后的秦始皇时代,会在咸阳恢宏的殿宇中看到这样的景象:宝座之上,始皇帝全身上下黑色衮服;大殿之中,群臣也各个黑衣罩体;满眼望去,旌旗伞盖,乌色遍地——如果茫然不知就里,我们现代人肯定以为秦朝在开什么盛大的追悼会呢。
所以,只要看现在有电视剧出现秦始皇穿着明黄色龙袍在那里唾沫四溅地指点江山,肯定是编剧和导演都是历史盲……
那么,史书中的“数以六为纪”,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大秦帝国兴国伊始,数字方面以“六”为尊,就是在几乎所有关涉国家制度方面,都是按照“六”或者“六”的倍数施行和命名——始皇帝巡行时,在各地刻石记功的字数、韵数,都是六的倍数;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是六的六倍数;迁移十二万户富民,也是六的二倍数;铸铜人十二座,也是六的二倍数;咸阳宫观二百七十座,算一算,想一想,也是六的四十五倍数!
当时,秦帝国诸臣还曾考虑过封建皇子皇孙。丞相王绾就上言说:“诸侯初破,燕、齐、楚等旧时诸侯国地远,应该封建皇帝诸子以填补昔日诸侯王统治的空缺,希望皇帝考虑诸侯王人选。”
嬴政为此问计于群臣,群臣皆点头赞许,唯独廷尉李斯表示异议:“昔日周朝大封同姓子弟,岁月递嬗,后来族属逐渐疏远,互相攻击,状如仇雠,诸侯之间也更相诛伐,对此乱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都不能禁止。如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大秦郡县,陛下诸子以及功臣,都可以靠国家赋税重赏加赐,控制起来也容易。天下无异意,乃国家安宁之术。所以,重置诸侯,不利国家。”
殿上,群臣大眼瞪小眼,揣摩圣意,等待嬴政发话。忖度良久,这位始皇帝金口顿开:“天下这么多年来苦斗不休,就是因为有侯有王的缘故。赖大秦宗庙保佑,天下初定,又在原先诸侯国领地上重新封建立国,其实是暗树兵端。封建之后,再想要国家宁息安定,岂不难哉!廷尉李斯所议极是!”
于是,秦帝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百姓也有了官方称谓:“黔首”——“黔首”一词,当时并无贬义,“戴着黑头巾的百姓”也!秦朝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都以黑为贵,所以,平民也都以黑巾裹头。
从郡县制这种政治制度来说,秦始皇的考虑和心思,比起后来的刘氏汉朝要先进和精明得多,有效防范了宗室侯王的尾大不掉和反叛。
天下一统,嬴政当然不是马上忙于享乐,而是和群臣一道,处心积虑地考虑秦帝国万世基业的巩固。
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空前广阔的帝国疆域,嬴政内心深知,灭六国难,真正统治昔日六国的人民更难。为了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必须深谋远虑,必须果断行事。
在车同轨、书同文的同时,始皇帝嬴政还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收兵器,二是迁富民: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冷兵器时代,销毁征伐击灭六国后缴获的兵器,乃是消除国内不稳定因素的重大举措。
后世说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往往受到贾谊《过秦论》的影响(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总是以为秦始皇收缴全国兵器之后,只是把它们熔毁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其实,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明明白白:“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
也就是说,除了铜人(金人)以外,还有“钟鐻”。钟,就不用过多解释了;鐻,乃古代一种乐器,猛兽形状,本来是木制的,两两一对,放在每个大钟两边。后来,木制改为铜铸,夹置于大钟旁边。
所以,把全国那么多的兵器熔毁,除了铸造十二个大铜人以外,秦始皇当时还铸造了不少巨大的钟和鐻,也都放在首都咸阳。
后人对于钟鐻二物往往忽略,说起那十二个巨大的铜人,都无限想往。如今,西安城西的阿房村阿房宫遗址附近,有一座伪“阿房宫”,乃为了挣旅游钱而修的仿古赝品建筑,门票不贵,才每人三十八元,据说每晚都上演模仿“印象阳朔”的实景剧《阿房宫赋》。
在这个假“阿房宫”广场上,挺立着十二个高大的“铜人”,据说先前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拍电影后留下的道具。这些仿制的十二铜人,个头挺吓人,每个都有四个成人那么高,威武雄壮。仰头观瞧,游客们纷纷咂舌,以为始皇帝时代的铜人就是这么大了。
其实,如果细读史书,我们就可以发现,秦朝十二个铜人的重量,远远超出我们今人的想象力。史书上说“重各千石”,也就是泛泛而言,是讲每个铜人有“千石”那么重。秦朝时候的计量单位“石”,为一百二十斤。而当时的一斤,相当于今天256克。按照这种计量方法推算,每尊巨大铜人,其重量要三十吨左右。依据当时的生产力,铸造这样巨大的铜像,真是太复杂太困难了。
如果我们今天近距离观察出土的铜车马和当时的制式三棱箭头,就可以想见,秦朝时代的工艺,已经非常先进。当时,渗碳钢和铸铁柔化工艺大放异彩。在秦朝军队中,还用铬酸盐处理金属表面生成黑色保护层,厚度只有10至15微米。这种铬酸盐氧化层防锈工艺,在西方,德国人直到1937年才“发明”出来,美国直到1950年才申请专利。想想,始皇帝的大秦工匠,在两千多年前就使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大行其道,我们不得不大发一叹。
为此,在秦始皇时代以“地坑法”铸造如斯巨大的铜人,仔细推究,也并非特别难的事情。专制主义国家的优势,就在于人多好办事。数万刑徒或者工匠,不计成本,在锋刃皮鞭下小心翼翼操作,没什么做不出来的东西!
阿房宫遗址公园内的十二“铜人”,基本是仿照皇陵沿路翁仲形象和兵马俑武士形象铸造的,那么,真正的秦始皇时代的大铜人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汉书·五行志》所记,“(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也就是说,当时所铸铜人不着汉族服饰,而是着“夷狄”等少数民族的服装。至于相貌,应该也是有别于秦人的“夷狄”的样子。
夷,乃我国上古时期对域外人的称谓。狄是地名,大概方位在今天甘肃的临洮。
和现在的赝品站立铜人像不同,秦朝的铜人是坐姿像。根据史料记载,西汉末期的篡位者王莽曾经梦见五枚铜人起立,可见,铜人原本的造型是坐立姿态。
秦始皇铸造铜人的用意,除了销毁兵器这个实际用途之外,也有方术厌胜和粉饰吉祥之意。
那么,秦朝灭亡之后,这十二个铜人下落如何呢?
根据《三辅旧事》记载:“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汉代在长乐宫门前。董卓坏其十为钱,余二犹在。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长安而销之也。”
《三国志·魏书六》载:“(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关中记》记载:“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而销之。”
可见,秦朝灭亡之后,咸阳经历了项羽烧焚,十二个巨大的铜人依旧“健在”,后来一直安放在汉朝的长乐宫前面;直到汉末,也就是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乱政,他下令销毁十二个铜人中的十个,铸成有别于汉朝五铢钱的小铜钱。幸存的两个铜人,被他派兵士推移到长安城的清门里;到了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转运洛阳。由于铜人太重,当无数工匠费尽千辛万苦,用“滚木法”把这两个“巨无霸”运到霸城时,由于地势原因,再也推不动,只得把它们留弃在当地;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羯族暴君石虎不惜人力物力,把两个大铜人运到了后赵首都邺城;再后,前秦大帝苻坚统一北方,出于政治和经济考虑,他下诏把这两个巨大的铜人从邺城运回长安,最终销毁。
也就是说,从秦始皇到前秦苻坚,历经约六百个春秋,十二个铜人最终没能逃脱被销毁的命运,也被历史“雨打风吹去”……
铸铜人,目的主要是毁兵器。天下无兵之后,始皇帝对于六国昔日有影响力的“豪富”肯定不放心,很快就下令,把六国十二万富户集体强行迁移至咸阳附近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