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在共存中蹒跚学步

书名:失落的世界:新兴国家发展的陷阱与教训作者名:郭建龙本章字数:4710更新时间:2024-05-25 15:41:52

在非洲,也同样有许多国家发生过统一战争,比如尼日利亚。

如果按人口来看,非洲的超级大国只有一个,就是尼日利亚。它的人口总数超过了1.8亿,是世界第七大国家,大约每四个非洲人里就有一个是尼日利亚人。尼日利亚城市拉各斯曾号称世界最大城市,它建于海边一座小岛上,由几座桥梁与大陆相连,城市里有的区域高楼林立,有的地方却遍地贫民窟。

除了人口多,尼日利亚还是世界上种族关系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共500多个族群,信奉不同的宗教,操着各自的语言。正是因为族群的多样性,让尼日利亚成了种族冲突的大战场。

这样的地方本来因为离心力太强,很难捏成团,但是,尼日利亚却能成为一个整体。而这得益于一场战争。残酷的战争强行将人们绑在了一起,让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学会一起生活。这种强制性造成了非洲最庞大的市场,让尼日利亚即便依然混乱,却成了谁也不敢忽视的区域性大国。

在西方到达西非之前,现在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土地上,实际上有许多个本土国家。即便西方人到来后,尼日利亚依然没有被整合起来。

本书第二章已经提到,尼日利亚主要包括三部分。北部内陆属于伊斯兰区域,占据了全国领土的一多半,人口也在一半左右,他们主要分成了两个族群:豪萨族和富拉尼族。这一部分文盲程度很高,也更加排外。

在尼日利亚的西南部居住着约鲁巴人。这里的城市化率较高,拉各斯就在这里。而在东南部则居住着拥有商人传统的伊博人,由于经商的需要,他们遍布尼日利亚所有地区。另外,东南部由于包括了尼日尔河三角洲,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一跃成为尼日利亚最重要的经济区。

按照英国人的设计,尼日利亚实行普选制。但是,由于北方人口占据了全国的一多半,穆斯林酋长们只要掌握了本区选票,就可以左右南方两区的政治。这种政治制度实际上把北方落后地区的习俗和信仰强加在了南方两个先进地区。

不过,为了防止一方独大,英国人也做了一定的防范。尼日利亚被设计成半自治体制,三部分都是半自治的政治实体,在此基础上组成联邦。英国人是为了防止北方暴政,不想却无意间增加了国家层面的政治离心力。三部分本来就没有做好一起过日子的准备,离心力过强的话,只会让它们大打出手。

尼日利亚独立后的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

(一)建国初的种族冲突期,这段时间内,尼日利亚最主要的三大族群为了争夺政治控制权,发动了数次政变,政变又演化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二)当内战结束后,由于产生了一个明确的胜利者,使得另两部分无法选择分裂,尼日利亚人不得不学着一起过日子。但由于尼日利亚的离心力依然太大,国家领导人很快就只能靠强力维持统治,于是这个国家又进入了独裁时期。如果说其他国家的独裁以稳定著称,尼日利亚的独裁却以不稳定闻名,独裁者如同走马灯一般上上下下,他们靠暴力上台,又被暴力推翻,周而复始。

(三)当独裁时期造成的痛苦超过了人们愿意承受的程度时,尼日利亚开始了民主化进程,现在的尼日利亚仍然处于不完善民主之中。

1960年尼日利亚一独立,北方(豪萨和富拉尼族)、东南部(伊博人)、西南部(约鲁巴人)这三大群体立刻陷入了无休无止的争斗。东南和西南区深受基督教影响,与北方伊斯兰区域形成对立。在建国之初,为了避免地域冲突,英国人在宪法中设立了三个半自治的政府,各自管理地方事务。在半自治政府之上,则是位于拉各斯的尼日利亚中央政府。

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采取总理负责制,总统只是象征性的职位。担任首任总理的是北方人。但很快,三个区域就开始了合纵连横,北方、东南部和西南部一直在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最初,北方选择了和东南部一起执政,西南部成了反对派。但后来,西南部和东南部认定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抗北方,可它们又总是由于不团结,发生内部分裂。

接着,伊博人军官群体发动了两次政变,试图掌握全国政权。随后,一群出自北方人的军官又发动政变推翻了伊博人军官政权。

依靠政变夺权后,北方人控制的军事政权为了防止下一次政变,强行拆散了原本的三方半自治架构,将联邦区域重新编成12个州,将原来的几大势力碎片化了。这次改革提高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而东南部的伊博人却深受其害。正是这次政治的重组,让伊博人认定,除了分裂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他们发动了内战,试图建立一个叫比夫拉的共和国。因此,这次战争也被称为比夫拉战争。

从战争本身来说,不管是北方还是东南部都不是百分之百正义,却各有自己的道理。北方人认为这是为了维持国家统一,而东南部则认为这是为了反抗北方的暴政。许多国家在评论这场战争时,认为伊博人由于在政权中无法获取足够的地位,想要独立是理所当然的。

战争的结果也并非完全合理。战争持续了30个月,大约有200万平民死去。战争还造成了另一个影响,原本伊博族是一个分布广泛的民族,但双方煽动的仇恨使得北方地区开始以野蛮的手段清理当地的伊博人。大量的北方伊博人被杀,剩下的逃走成了难民。

战争以伊博人的比夫拉共和国战败为终结。北方在尼日利亚的政治中取得了完全的优势。为了维持这种优势,北方不得不采取集权的做法,强行镇压南方的反抗。

这一切看上去都不符合经典的正义观念,因为伊博人作为弱势群体不仅战败,而且在战后也被剥夺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又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比夫拉(伊博人)获胜,那么尼日利亚势必走向分裂,可能变成三个地区性的中等国家,且相互敌对,丧失了成为更大市场的可能性。正是因为没有分裂,反而逼迫尼日利亚人在一个国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保住了这个完整的大市场。

当然,尼日利亚摸索的过程是痛苦的。在北方战胜后,接下来发生了两次政变,两次都造成了掌权者的死亡,看上去尼日利亚向着又一次失控滑去。但恰好在这时,尼日利亚最著名的政治家奥巴桑乔上台了。

奥巴桑乔原本是前一位总统默塔拉的副手,默塔拉时期已经开始制定宪法,恢复选举和民主的改革,但他被刺杀了。奥巴桑乔在稳定了局势之后,继续推进改革。一方面,他推行民主;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尼日利亚的分离倾向,让民主制能够维持长久,他将尼日利亚继续碎片化,分成了19个州。这19个州中,有4个以豪萨—富拉尼人为主,有4个以约鲁巴人为主,2个以伊博人为主。三大族群占据了一半多一点,剩下的9个州分给了其他少数民族。这样,三大族群的政治影响力都减弱了,全国的局势形成了一定的平衡。在19州的基础上组成联邦政府。

另外,尼日利亚模仿了美国体制,形成以总统为主的行政班子,配以参议院和众议院作为立法机构。其中,众议院以人口为基础确定代表人数,而参议院以州为基础,每个州不管大小,名额都是一样的,这就更进一步避免了某一族群独大。

1979年,奥巴桑乔主持了新的大选,这是尼日利亚历史上一次公平选举,为了体现公平,奥巴桑乔本人并没有参加选举。选举选出了一位北方籍、但是得到了南方拥护的政治家沙加里,他打着“同一国家,同一命运”的口号上台。沙加里当选后,奥巴桑乔完成了再造共和的重任,他辞去了最高元首职位,又辞去了军职,将政权交付给新当选总统,心甘情愿地离开了政治舞台。

到这时,尼日利亚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民主又避免分裂的道路。人们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事实却让人大吃一惊。

沙加里是一个温和的人,却无法控制局面,加之腐败和经济的下行周期,导致他担任一届总统之后就声名狼藉。更麻烦的是他并不想主动下台,依靠作弊第二次担任总统。这一次他引起了军人的不满。1983年,军事政变再次爆发。尼日利亚随后进入了最黑暗的时代,先后经历了巴班吉达和阿巴查两任独裁者的控制,万马齐喑的日子持续了10多年。

到了1998年,阿巴查将军突然被两位印度妓女毒死了。这次意外死亡给了尼日利亚又一个机会。阿巴查的继任者阿布巴卡尔决定开启尼日利亚的再民主化。

1999年,尼日利亚举行大选,这次当选的是当年主动放弃权力的奥巴桑乔。这位两次挽救了尼日利亚的军人的当选,也预示着尼日利亚南北冲突的弱化。因为奥巴桑乔本人来自西部,还皈依了基督教,但他却得到了北方穆斯林的选票。

他当选之后,立刻开始对尼日利亚的又一次改革。尼日利亚还非常贫穷,2000年时的人均收入只略高于300美元,只有1980年时的13,5岁以下儿童夭折率达到了20。但由于尼日利亚太大了,只要恢复和平,市场就会自动创造出五花八门的产品。

奥巴桑乔上台后,主要做的是恢复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以及世界对尼日利亚的信心。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他都不断地告诉人们,尼日利亚已经是一个民主国家,不会走回头路。在非洲,他批评其他的独裁者,并承担一个大国的责任,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计划,向其他不稳定国家派出维和部队,帮助他们恢复稳定。

他的努力让英美等国家相信他是认真的,也开始认真给尼日利亚以帮助。

在国内,奥巴桑乔并没有强制性地要求全国划一,而是采取了容忍的策略,中央政府遵循在联邦制下应有的权力,同时采取了很务实的态度。由于东方伊博人区域的治安很差,他甚至默许这个区域内实行私刑。而在北方州,也在推广穆斯林教法。奥巴桑乔通过默许,获得各个州对中央政府的认可。

在他任满两届后,奥巴桑乔遵守承诺和宪法下了台,在他的榜样下,尼日利亚也有了正常的选举和轮替。

从现有的情况看,尼日利亚虽然不够稳定,依然问题重重,但在保住了一个国家的框架之后,人们已经越来越适应“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市场”的规则,而这对于一个新兴的国家是如此重要,让尼日利亚保持了非洲大国的地位。

在非洲,类似的国家还有很多。在大湖地区的乌干达和卢旺达都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内战,特别是卢旺达还曾经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种族灭绝事件,但是,随后的战争却都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稳定。

在乌干达,独立之后它的政治表现出特有的双重体制。一方面,国家内部还有五个王国,这五个王国不是独立国家,但是国王都有一定的实权,其中以布干达王国的权力最大。在这些王国之上则是中央政府。

乌干达最初实行总理负责制,而象征性的总统职位由选举产生,自然属于布干达国王。总理是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却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下属的五个王国。

中央和地方关系总是无法理顺,加之乌干达族群关系过于复杂,南部和北部并不属于同一人种(北部属于尼罗人,南部属于班图人),形不成一个稳定的多数政党,总理的地位也不那么稳固。

到后来,总理奥博特依靠尼罗人为主的军队进行独裁,解散了各个王国,才暂时保持了稳定。但随着他独裁色彩的加深,阿明发动政变推翻了他,建立了以民粹为特征的独裁统治。

阿明在非洲历史上赫赫有名,在于他狂欢式的治理方式。他上台后不断地举行游行庆祝“人民的胜利”。但等到回归治理时,却发现没有能力,他只好依靠制造话题的表演来维持人们的拥戴,他驱逐了乌干达的印度人,投向了东方阵营,并和英国代表的西方阵营断交。但当他将矛头转向邻国坦桑尼亚时,却找错了对象,被坦桑尼亚出兵推翻了。

坦桑尼亚扶持了原来的总理奥博特重新上台,这导致乌干达爆发了持续五年的游击战争,30万人死于非命。直到1985年,游击队领袖穆塞韦尼夺取了政权。

虽然这一次游击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但穆塞韦尼却证明自己是终结混乱的人,由于重新获得了统一,在他的开明领导下,乌干达进入了发展期。在乌干达,人们已经很少提到这场内战,记得的是穆塞韦尼执政之后对经济的发展。乌干达在他的手中维持了完整,并保持了五个王国与中央政府的平衡,这是保证统一市场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穆塞韦尼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国内。他扶持的卢旺达人卡加梅在卢旺达屠杀之后,攻克了首都,结束了卢旺达的混乱,让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同样进入了迅速发展之中。

并非所有的战争都能带来发展,但评判一个战争的标准在于:这次战争能否结束分裂状态,恢复和平,并带来一个统一的市场,让人们可以不用担心安危,为自己的生计而努力。在这里,建立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信任,保证三大要素的自由流通,是决定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