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重建朝政(一)

重建朝政(一)

书名:盛世的崩塌作者名:郭建龙本章字数:3817更新时间:2024-05-25 16:35:26

收复长安之后,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军事,而是家庭关系。

整个收复战役中,在成都的太上皇几乎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给皇帝添了许多的麻烦。收复后,皇帝首先担心的是,太上皇一日不回来,就可能给帝国多带来一些麻烦。

唐朝宫廷有父子反目、钩心斗角的传统,甚至许多次内斗都必须以一方的死亡作为结果。太上皇到达成都后,任命了不少官员,虽然他也主动向新皇帝示好,让这些官员到北方见新皇帝,可是毕竟没有人知道这位太上皇和皇帝一旦重聚,是否能够平衡好权力。

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太上皇完全放弃权力,让皇帝独揽朝政,但没有人有充分的把握认定他会这么做,而太上皇本人也不确定儿子会不会对他不利。唐朝宗室纷争的传统让所有的人都无法彼此信任,只能预先进行防范,而他们的防范又会被对方解读为冒犯,最终激起双方的敌意,让事情无法收场。

但如果太上皇不回来,处于皇帝身边,在成都就会出现另一个小朝廷,这个小朝廷早晚会和长安的朝廷出现冲突,甚至反目成仇。这样看来,父子之间情况极其微妙,不管太上皇回来还是不回来,由于双方无法建立互信机制,都会导致进一步的冲突。

从皇帝的角度看,是希望太上皇回来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朝廷的分裂。但是太上皇到底是把避免分裂放在首位,还是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一个已经放弃过整个帝国的老人会在意所谓的分裂吗?皇帝又要怎样才能取信太上皇呢?

在刚刚收到攻克长安捷报的九月二十九日,皇帝除庆祝收复都城之外,还派人给身在成都的太上皇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请太上皇回京继续当皇帝,而自己将回到东宫继续当太子。

如果了解唐朝的内斗传统,就会意识到这是一封非常不合时宜的信。当了皇帝的肃宗身边已经聚集了大批亲信,一旦皇帝放弃皇位,让位给父亲,太上皇如果继续使用这些朝臣,必然无法施展自己的政策,可如果换人,又必然引起宫廷内的阴谋和内斗,造成父子反目和宗室血案。太上皇也必然会意识到,儿子之所以做出这么大的许诺,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回去而已,其余的都不能当真。这封信事实上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发出了父子内斗的第一个信号,作为聪明人的太上皇必然会察觉到这个信号,而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继续留在成都,形成割据局面,避免被儿子及其党羽害死。

在攻克长安时,李泌是跟在广平王身边的。皇帝将他召回后,把给太上皇的信给李泌看了一下,李泌立刻意识到这封信会让太上皇强化割据之心,不会再回来了。作为补救,他请皇帝以群臣的名义给太上皇又写了一封信,其中详细叙述了群臣在马嵬坡留下太子,并在日后劝进的来龙去脉,表明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太子有意去争夺皇位。信中还以群臣的口吻描述了皇帝对太上皇的思念,请太上皇回长安,以便皇帝尽孝。这封信再也没有提到皇帝退位给父亲,只是通过父子亲情暗示,请太上皇回长安颐享晚年,只要太上皇不参与政治,皇帝不会对太上皇做出不利的事情。

这两封信一先一后到达了成都,太上皇看了第一封信,立刻意识到这是内斗的信号,回信表示,请皇帝把剑南(四川)让出,他准备在这里养老,这事实上就是宣布了割据的局面。太上皇的回信于十月十八日返回凤翔,皇帝见信大惊。就在他惊魂未定时,太上皇的第二封信到了。原来,太上皇最初也只看到了第一封信,后来看了“朝臣”上的第二封信,意识到父子之间暂时可以取得互信,他决定以国家为重,回到长安。虽然太上皇可能对未来依然有疑虑,但这种疑虑不至于让他做出激烈的举动,而是宁愿相信皇帝,碰一下运气。

除了解决太上皇与皇帝的纠纷之外,李泌还试图调和皇帝与未来太子的关系。鉴于皇帝有听信妃子(未来皇后)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的“前科”,甚至因此杀死自己最有才干的儿子建宁王,李泌以武后和她的儿子们的故事提醒皇帝,他的儿子是有限的,不能一个个都杀掉。这个提议保护了未来的太子广平王,也就是将来的皇帝代宗。

在帮助皇帝解决了家事之后,李泌提出离职。他在肃宗皇帝最危急的时候前来帮助,又在皇帝刚刚克复两京时就选择离开,与其他宰相的内斗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诸位宰相级官员中,李泌(事实上他没有在肃宗时期担任宰相,而是到了德宗时期才拜相)和张镐如同两股清流。他们一个通晓世事、屡出奇策,另一个刚直不阿、爱惜人才,虽然都执政不长,但因继承了玄宗早期的贤相传统,被人们所铭记。

在离开肃宗之后,李泌前往衡山修道。但这只是他漫长的传奇生涯中的第一步,在代宗和德宗时期他还会在关键时刻回来帮助皇帝,表明了他在朝堂和山海之间的适应能力。只是后面的部分由于与本书无关,他的传奇也就暂时离开本书读者的视线了。

十月十九日,皇帝终于离开了他的凤翔行在,向长安进发。在同一天,他派出韦见素去四川接太上皇。

二十二日,皇帝来到了咸阳东的望贤宫,在这里他得到了东都洛阳的捷报。第二天,皇帝进入西京长安,此时距离他们离开长安已经一年多,距离房琯组织的第一次反攻也有一年了。那一次皇帝本来以为能够回来,战争却又拖拖拉拉进行了一年,唐军才终于有了突破。不过,获得了两京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八年的安史之乱只不过才刚到第三个年头,实际时间不过只有两年而已。这也可以看出唐军的脆弱,以及唐朝的官僚系统被破坏的程度。

长安的百姓欢呼雀跃,到二十里外迎接皇帝,许多人都喜极而泣,以为会回到盛世之中。他们不知道,这个皇帝和当年的玄宗皇帝已经有了区别。很快,加税和货币贬值的厄运都会纷纭而至,皇帝不这样做就无法渡过难关。

皇帝没有去城内的西内太极宫居住,而是来到了城外北方的大明宫。这也表明了皇帝的谨慎,不敢完全相信长安的百姓,毕竟在城外的大明宫更加安全一些。在大明宫,那些曾经投降了叛军、担任大燕官员的人都被迫光着脚、摘掉头巾在含元殿前站着,等待皇帝的裁决。皇帝到达后,他们在兵士的环卫下给皇帝叩头。他们的命运在下文还会谈到。太庙已经被叛军烧掉了,皇帝无法祭拜,只能素服对着遗迹哭了三天。

也是在同一天,太上皇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回归的道路。

十一月初,广平王和郭子仪都从东都回来了。皇帝对郭子仪表示感谢,感慨整个国家的再造都有赖于这位以宽宏为主的将军。从军事谋略上来讲,郭子仪吃过不少败仗,对军队的控制和运用也比不上李光弼,甚至不如仆固怀恩,但郭子仪的宽宏和坚韧却是唐朝再造过程中最需要的。正是他在肃宗最危急的时候率兵前往灵武,才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局势。也是他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继续努力,才有了克复两京的功业。更重要的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人也是有私心的,他们的战斗力很强,却无法解决唐朝君臣互相猜忌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各位将领,让他们除了与敌人作战,还必须互相防范,避免被自己人杀死。皇帝任命宽宏大量的郭子仪作为副元帅,恰好解除了人们的担忧,所有将领都认为在郭子仪的手下不会被埋没,也不会遭到报复,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打击敌人,将互相怀疑的诡异气氛暂时清除了。

十一月初十,太上皇终于来到了凤翔,跟随他的士兵有六百余人。他走的时候仓皇,回来的时候凄凉,所有的人都在庆祝伟大的胜利,只是这个胜利和太上皇无关,他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老人而已。

为了表示自己接受命运的安排,太上皇把他的士兵都送到了郡县听命。皇帝则派出了三千名骑兵表示欢迎。太上皇之后的行程很缓慢,直到十二月初三,他才来到咸阳。皇帝则在望贤宫等候自己的父亲。到这时,双方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年多以前,太子是那么弱势,甚至担心自己能否活到即位那一天;如今,新皇帝的地位已经稳固,担忧自己未来的反而变成了太上皇。

二人自然也免不了表演一番。太上皇在望贤宫的南楼之上等待皇帝,皇帝没有穿象征皇帝的黄袍,而是穿了一件当太子时的紫袍,骑着马,第一眼见到南楼时就下马,步行到楼下。唐代臣下见皇帝的礼节除了拜之外,还要做一种特殊的舞蹈动作,现在这种动作已经失传了。皇帝对着楼上拜舞。太上皇从楼上下来,抚着皇帝哭泣,皇帝则抱着太上皇的脚呜咽着。

接下来,太上皇向人要来了黄袍,亲自给皇帝穿上。皇帝则不断地磕头拒绝。太上皇表示,这是天数,皇帝已经得了人心,而他想要的,只是安度余年。皇帝这才接受下来。

老百姓也在承担着本分的表演,他们先是在仪仗队之外围观赞叹。当仪仗队移除后,他们前来拜谒,并表示见到两位皇帝真是太幸福了。

上殿时又是一番推辞,太上皇不肯居于正殿,又是皇帝亲自扶他登殿。吃饭时也是皇帝先品尝,表示没有事,再送给太上皇吃。

后世的史臣不厌其烦地记载了这一幕幕礼节,是为了彰显教化,表明君臣父子的礼数。但后人看到的却是父子两人处处表现得小心翼翼,以免引起对方的戒心。他们越表现得彬彬有礼,越容易让人看到背后的剑影刀光。

这一切礼节还没有结束。初四回程时,皇帝亲自给太上皇试马,又扶他上马,为他牵笼头,走了几步,太上皇这才制止了他继续步行。于是皇帝骑上马在前面带路,他不走在正中,而是走在一边,把中间的驰道让给父亲。太上皇感动地说:“我当天子五十年都不算贵人,今天当了天子父,才真的算是贵人。”一句话道出了他心中的不甘与酸楚。

太上皇从长安西北角的开远门进入大明宫,登上正殿含元殿抚慰百官,之后前往长乐殿感谢九庙主,痛哭一场之后,离开大明宫,来到了号称南内的兴庆宫,这里是他当太子时的宫殿,规模比太极宫和大明宫小得多,但之后由于扩建过,也号称是皇宫,被称为南内。太上皇以后就在这里居住。

这还不算完,皇帝还在不停地上表请求避位,请太上皇执政。每一次上表,太上皇就离权力的舞台更远一点。他就这样被儿子半孝敬半逼迫着永久性地离开了权力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