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贤相(二)
书名:盛世的崩塌作者名:郭建龙本章字数:349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7
姚崇担任宰相后,立刻展开了对张说的阴谋设计。十二月时,姚崇在皇帝面前告了张说一状。原来张说听到姚崇拜相,立刻去见岐王抱怨,试图将皇帝宠信的岐王拉入自己的阵营。不想这件事被姚崇知道了,于是他故意在皇帝面前瘸着腿走路,皇帝问他是不是脚有问题,他连忙接道:我不是脚有问题,而是有心病。他随即告诉皇帝,作为宰相的张说不应该去见亲王,这可能会把皇帝信任的亲王带偏了。
皇帝听后,在当月二十四日宣布罢免张说的宰相之职,让他去担任相州刺史,此时距离姚崇上台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与张说一同被罢免的还有另一位宰相刘幽求,而和姚崇关系不错的黄门侍郎卢怀慎则在第二天被任命为宰相。
这件事反映出姚崇是经过武后时代历练的人,他的斗争技术充满了技巧,只需要轻轻一拨,就让皇帝罢免了两位同僚。
剩下的宰相魏知古也不是姚崇的对手。魏知古原本只是一个小吏,是姚崇将他推荐出来,才一路飞黄腾达的。姚崇担任宰相后看不起魏知古,把他排挤到东都洛阳,远离了皇帝。魏知古为了自保,只好寻找姚崇把柄。第二年五月间,魏知古终于找到了姚崇的短处。原来,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东都,他虽为名相,两个儿子却有着纨绔子弟的一切特征。他们听说魏知古到了东都,因为这人是父亲举荐过的,便立刻派人托魏知古办事,不想魏知古把姚崇教子无方的事情都上报了皇帝。
皇帝对姚崇儿子的作为很生气,但他没有明说,而是在一次谈话时问他有几个儿子,都在干什么。姚崇回答有三个儿子,但有两个是在东都,并说自己担心魏知古去了东都,这两个儿子会托魏知古办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有德于魏知古。
皇帝听了姚崇的回答,反而认为是魏知古以怨报德。第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魏知古也被罢相了。
斗争高手姚崇不动声色地将三位宰相罢免,换上了自己人卢怀慎。他作为开元名相,也不得不依靠斗争经验才能保持在任上,恰好反映出唐朝官场一个根本缺陷,那就是:不管是亲王、皇子还是宰相,都是没有安全感的。由于唐代没有保护官员的法律,再大的官在下一刻也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他们必须成为斗争高手才能保护自己。这个缺陷在盛世时期还显不出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斗争意识越来越强,为了自保,就不得不做出越来越激烈的反抗行为了。
姚崇的搭档卢怀慎主要担任的是监察官和吏部职务,之前和魏知古在东都有过搭档的经历。他为人廉洁,不置家产,但由于资历较轻,在成为宰相之后,将政事大权放给了姚崇,自己只是一个“伴食宰相”。
唐代的群体宰相制度虽然看似稳定,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在政治变幻莫测的时期,就会同时有多个宰相,比如玄宗初期就有七个宰相;一旦政治稳定了,宰相的数目就会下降。如果一个时期有一个宰相负责主要事务,其余宰相处于附属地位,那么这个时期的政治就更加稳定(也有可能是僵化,这主要是看这位主要负责宰相是否明智)。
皇帝在任命了姚崇和卢怀慎之后,似乎也确信宰相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他只需要两个就够了。姚崇和卢怀慎的搭档之所以效率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姚崇是负责人,而拥有自知之明的卢怀慎并不去争抢功劳。姚崇本来是一个强势的人,又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如果是另一位强势宰相和他搭档,必然产生严重的冲突,但面对弱势的卢怀慎,姚崇反而发挥出了最大的能力。
此外,姚崇用理政成绩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宰相。那么,姚崇的政策措施又有哪些呢?在一部传说是唐朝史官吴兢所做的文言传奇《开元升平源》中,有一个流传颇为广泛的故事,记载了姚崇被皇帝接见时,曾经提出十条著名的建议,只有皇帝答应这十条建议,他才愿意做宰相。这十条建议大致如下:
一、改变之前的严刑峻法,以仁义为先。
二、休养生息,在三十年内不要进行对外战争。
三、宦官不准干预政事。
四、国亲不准干预政事,将名不正言不顺私自提拔的官员废黜。
五、远佞幸。
六、除了租庸调代表的正税之外,不准接受地方官员的进贡,不给他们横征暴敛的借口。
七、反对佛教和道教的奢侈浪费,不准造佛寺、道观、宫殿之属。
八、尊重大臣,待之以礼,不随便用刑和杀戮。
九、允许大臣特别是谏臣直犯龙颜。
十、外戚不准干预朝政。
这十条整体上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去除不合格的官员,包括宦官(第三条)、国亲(第四条)、佞幸(第五条)和外戚(第十条);二是行仁政,这包括弃酷法、行仁义(第一条),待大臣以礼(第八条),允许大臣直谏(第九条);三是避免战争(第二条);四是不要干扰民间经济,少花钱,这包括不要滥税(第六条)和不要建设形象工程(第七条)。
按照故事的说法,皇帝答应了姚崇的提议,所以他才担任了宰相。
但这个故事被司马光否定了,认为是后人编造的,并不存在姚崇和皇帝的这次对话。不过这个传说至少反映出唐玄宗初年所面临的问题。
玄宗所面临的问题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太宗以来的对外战争对财政的损耗太大,需要停止;二是对大臣过于苛刻,需要改变酷吏治国的现象,任用合格的官员,减少那些不合格的官员和各种私下里的权力;三是减少对民间经济的干预和抽税,让社会自然修复。
如果再加上一条,就是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给整个社会以信心,让人们对未来可以预期,从而努力创造好的生活。
姚崇和卢怀慎的治理,从表面上看,并没有过多的内容。但姚崇在武后和睿宗时代已经担任过宰相,他的出山让人们意识到政治的混乱已经过去了。姚崇是一个诸葛亮式的官员,善于了解情况,将原本混乱的局面理顺。他还兼任兵部尚书,对边疆的人事、马匹、储备等事都了如指掌。作为宰相,他对帝国的大小事务也都了然于胸,随时可以帮助皇帝处理各种事务。
在玄宗初年,需要的恰好是这样的一个官员,能够将瘫痪的吏治重新带上轨道,给人以信心。姚崇的功劳主要是将帝国带入稳定的态势,这是玄宗初年政治得以恢复的关键因素。
但姚崇的性格过于精细,皇帝有时还得纠正他的做法。比如,一次姚崇向皇帝上报了一群小官的职务,皇帝不断地抬头望着屋顶,不想理他。姚崇非常担心地离开了,皇帝这才让高力士传话,宰相应该是负责大事的,向皇帝汇报重要的事情即可,这种小官的屁事,哪里用宰相向皇帝汇报?
另外,必须看到的是,虽然姚崇非常能干,唐代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却并没有真正解决。比如,由于缺乏对官员的人身保护,唐代官员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造成官场上的互相倾轧。就在姚崇为相的这几年,原宰相刘幽求只是因为被贬官而发牢骚,就差一点被皇帝下狱,多亏了姚崇、卢怀慎等人搭救,才得以幸免。而御史大夫宋璟只是因为监刑时让人打板子打轻一点,就被人告状,贬为睦州刺史。这还只是皇帝执政前期不杀人的情况下。唐朝的官场争斗始终没有变,且时常发展得更加血腥。玄宗初年的争斗只是因为局势的稳定而弱化了,但是制约官场争斗的机制却并没有建立起来。
再比如,唐代的财政一直不健康,缺乏财政收入,如果不开辟新的税源,如何解决未来的花费问题?边疆战事费用也始终是巨大的开支,玄宗并没有去抑制边疆问题,因此战争一直没有完全停止。这些问题只是暂时被掩盖了,并没有消除。
特别是姚崇本人也有着无数的问题。除了用智慧将原宰相张说和魏知古拿下之外,他的儿子也在不时惹祸。正因为这样,作为名相,姚崇在任的时间却并不长。到了开元四年十一月初七,姚崇的副手卢怀慎因病离职,随即去世。卢怀慎死时,家里没有一点积蓄,只有一个老仆,他只好把自己卖掉来埋葬主人。
卢怀慎离职后,皇帝任命尚书左丞源乾曜替代他担任宰相。在源乾曜担任宰相时,姚崇也生了病。姚崇本人在长安并没有购买宅第,而是居住在罔极寺里,皇帝不断地派人去寺庙中看他,到最后又把他迁往住宿条件更好的国宾馆——四方馆里。
到这时,还看不出姚崇会失宠。但姚崇对于儿子和手下都没有看住,他的儿子不断地收取各种礼金馈赠,一位手下也接受了胡人的贿赂。姚崇担心这样下去,自己性命不保,只好提出辞呈。
卢怀慎死后不久,皇帝就批准了姚崇的辞呈(闰十二月二十七日)。他在玄宗朝担任宰相的时间只有三年零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求他做出太多的成就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他的作用远小于他的名声,他的功绩在于帮助玄宗稳定了局面,使得政治和社会恢复了秩序。
姚崇作为唐代排名第三的贤相,只做了三年的宰相,后世的人都在为他打抱不平。其中最激烈的说法认为,玄宗时期政治环境比起太宗时期已经有了明显的恶化,太宗时期的贤相可以长期任职干到死,但玄宗时期,即便是贤相,地位也是不稳固的,皇帝在前一个月还难分难舍,下一个月就会让他走人。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随着政治环境的恶化,官员们的日子已经越来越难过了。如果坚持自我,不肯屈服于皇帝的私欲,就很难长期被皇帝信任。只有后来的聚敛集团发现投皇帝所好,帮助他解决财政和欲望问题,才能够长期留在台上。因此,贤相集团在玄宗初年的地位就是不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