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书名: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作者名:范勇本章字数:174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7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三星堆祭祀坑之后,中国考古学家像发现金矿一般,争先恐后地对三星堆文明进行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关三星堆的研究达到鼎盛,许多国外学者也加入三星堆研究的行列之中,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学者都对研究三星堆抱有极大的热情。
有关三星堆研究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不断在四川各地召开。北京、上海等国内学者及国外学者纷至沓来。
有关三星堆文明研究的论文和书籍也大量涌现,几乎可用汗牛充栋一词来形容。
这些论文和著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论点、各种各样的说法、各种各样的推测。
这种现象,在中国学术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在暴风骤雨般的三星堆研究热潮过后,进入21世纪,三星堆研究逐渐复归于平静。昔日喧闹的场景不再出现。
原来,人们发现,三星堆的研究有太多的瓶颈,有太多的困惑,好像眼前一团乱麻,想解开却找不到线头。
面对研究的困境,国内学界对三星堆文明的研究逐渐停顿下来,并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学术是天下公器。
三星堆文明并非只是国内学界研究课题,它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人们不知道的是,围绕三星堆文明,国外的学者正另辟蹊径。一场相关学术危机正全面地向我们逼近。
据传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系、考古学和人类学系的众多学者,除了关注考古出土的三星堆文物,还密切关注中国民间收藏的疑似三星堆文物。
剑桥大学的学者们正对中国民间收藏的疑似三星堆文物,特别是玉器、青铜器、金器做各种科学检测,并且悉心地研究它们。一旦他们的研究成果出来,而我们的研究却依然停滞不前,其后果是相当严重。到那时,当年“敦煌学在国外”之类的窘境就会重演!
目前的困局,不仅在于国内对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停滞不前,更关键的是对三星堆文明的研究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星堆文明的来龙去脉,自然是研究的首要问题。
但仅此还远远不够。
必须要将三星堆这种独特的文明放到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之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才能解开中华文明的许多疑问。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所说:“中国文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求得解决。”
或许现在还难说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源,但完全可以说,三星堆文明对于了解中华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很清楚,如果对三星堆文明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我们就只能将其视为一个地域性文化,从而与华夏密码失之交臂。而我们难以从三星堆文明中寻求到解开华夏文明的钥匙,也就难以对华夏密码进行解码。
因此,要研究三星堆,必须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的全面资料,尽可能扩大视野,而不是作茧自缚。
除了考古出土文物,那些在民间流传和留存的类似三星堆文物及各代古蜀文物,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大量流散在中国民间的疑似三星堆文物,正亟待国家的甄别和承认。
北京、沈阳、厦门、南宁、重庆、成都等地收藏家手里的疑似三星堆文物,如果公开展示,一定会令大众大跌眼镜:数以万计的、奇诡壮观的流散文物,将会使我们震撼、目瞪口呆!而这部分与三星堆文明有关的文物,一旦得到社会公认,将会给中国文博界、考古界带来巨大的冲击!
同时,它们也将给三星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充足的活力。
无论如何,这些被发现的疑似三星堆文物,再不能成为国内文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弃儿,再不能被无视或者被漠视!
我们必须直面这些疑似三星堆文物,并且还要加以重视,因为它们将会大大地丰富我们对三星堆文明的认识。
要知道,希腊克里特岛上的青铜文明被发现,就是源于考古学家发现了岛上居民之中留存和流传的古代小石雕和小陶塑,由此而展开考古调查和发掘。
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欧洲文明的源头——克里特文化的考古发现之旅,为我们破解三星堆文明之谜提供了参照样本。
解谜三星堆,就是要告诉大家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奥秘,三星堆文明在中华文明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家最为关心的三星堆文明的来龙去脉。它们看似彼此独立,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星堆文明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基于学术研究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将会为你呈现一个全新视角下的三星堆文明,同时描绘出一幅清晰的中华文明之旅地图。
阅读完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李克强总理出访希腊,要将三星堆青铜器的复制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希腊伊拉克里翁博物馆。因为,将三星堆文明与古希腊克里特文明相提并论,实在是一个聪明而又贴切的做法。
三星堆文明是能与欧洲克里特文明媲美的文明,它们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艺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