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760更新时间:2024-05-29 15:02:32
“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历史是如此奇妙和不可预测,技术无疑是全球化时代最耀眼的“蝴蝶”。人类作为世界上最善于沟通的物种,一旦发明了这样强大而廉价的新式交流途径,无不对此趋之若鹜。
互联网催生出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人工智能,这是一个巨大的以“集体智能”或“蜂群意识”为特征的高效率的思想与信息市场。通过互联网参与创造集体智能的人们,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客观的知识,而且涉及的学科领域要超过任何专家群体所涉及的学科领域。
网络完全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之前的244年中,《大英百科全书》作为售价1395美元的奢侈品,就像房车一样,曾是精英身份的象征。但如今这部极具权威、金色字体的百科全书已成绝版,印刷正被电子网络无情地取代。
2009年,百年《西雅图邮报》也放弃了纸面版,转型为新闻网站。在很多地方,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纸质图书,实体书店似乎无可挽回地走向黄昏。虽然采用“电子墨水”的“电纸书”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纸书,但“无纸阅读”确实正在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阅读方式。
数字化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印刷书的知识承载与传递方式,信息总量以几何倍数在增长,互联网与书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的出现刷新了数字书籍的传播方式,以格式屏幕为外观呈现的数字书籍彻底改变了书籍的面貌,而内容副本复制的成本几乎接近于零。相较于网上书店售卖纸质书籍,以复制下载为特征的数字书籍销售模式无疑更具有颠覆性。
汽车尚未出现之前,人们是不会想到需要汽车,他需要的是更快的马;汽车出现之后,马消失了。仅仅数年光景,音像店和胶卷冲印店也像马一样消失了。电影随着进入数字化的“无胶片”时代,其制作和发行成本大大降低,既不需要洗印、运送和储藏拷贝,也没有传统的放映机和放映员,同一部电影可以不受限制地同时提供给多块银幕使用。
早在中国加入互联网的1994年,世界网络流量就达到每月20TB,此后20年以每年10倍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
18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刚成立时只有740册图书和3张地图,进入21世纪后,拥有的图书达到1.28亿册,这些图书的信息量总共有100万亿比特,即10TB。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相比,互联网的信息总量不知要大多少倍,这形成前所未有的淹没效应。
与苹果电脑一样,谷歌同样诞生于一个车库。《经济学人》杂志将谷歌与谷登堡相提并论:“1440年,谷登堡为了能提供大量的圣经,在欧洲发明了第一台现代化的机械式印刷机。这技术取代了早先用手书抄写圣经原文的方式,并拥有更快的效率,也因此有助于知识的传布,间接导致了文艺复兴。如今谷歌正在做类似的事情。”
过去数年间,谷歌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数字化并将之上传至网络,这些书来自大型研究型图书馆的收藏,其中很多是受著作权保护的。这项工程被称为“谷歌图书搜索计划”。此外,谷歌地球更是提供了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掌握的精确地图。
如今,网络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汇聚之地,这既方便保存,也方便获得,各种网站、资料库、博客、在线百科、搜索引擎,以及便捷的下载与传输,使知识不仅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大众的日用品,甚至成为像空气、阳光一样免费的人类公共资源。这是启蒙运动时代的人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写作最早是巫师的专利,意味着神圣和神秘;国家的出现使写作成为一种统治方式。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写作和发表必须经过权力的许可。即使在印刷时代,公开发表或出版一部作品也是极其幸运的事情。
当年,初出茅庐的沈从文一直为发表不了自己的作品而苦恼:“我们对这个时代是无法攀援的。我们只能欣赏这类人的作品,却无法把作品送到任何一个大刊物上去给人家注意的。”后来,通过关系认识了周作人,沈从文的文章才在《语丝》发表,沈从文为此喜极而泣。
有了互联网,写作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再是一种特定的职业,写作成为一种体现人类智慧的文化活动。同时,发表权也不再被垄断在少数人手中,优秀作品在网上一经出现就会不胫而走,读者直接决定了一部作品能走多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时代的作品是作者与受众的一场合谋。互联网以分享精神实现了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使人类走出孤独与孤立。
对互联网时代的人来说,绝大多数知识都触手可及,但很多人却记不住任何知识,这同时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甘于无知的劣根性。求知是一种高级需求,对大多数人来说,知识和常识仍然是奢侈品。
如果说成吉思汗曾将火药和火器传遍整个欧洲大陆,那么“可汗”则将知识和文化传播到地球上很多角落。他凭一条网线,颠覆了美国传统教育,成为一位数学教父。盖茨是可汗的忠实粉丝,他称赞说:“萨尔曼·可汗是一个尽一切所能利用技术让更多人学到知识的先锋,这是一场革命的开始。”据说美国有2万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上课不用讲课,就播放可汗的视频,然后只需答疑解惑即可。有人说,互联网让全美国只需要一个数学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下,很多国家的学校将教室搬到了网上。换句话说,是网络拯救了学校和教育。
互联网的诞生,基本解决了一直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遗忘”难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这是传统图书馆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正像文字解放记忆一样,有了“互联网图书馆”,人们可以彻底抛开那些需要记忆的细节末梢,将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思想与创造。人脑中“硬盘空间”的大量清空,使其“内存”得到极大扩展,因而创造能力得到强化。在互联网时代,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远比记忆力更加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也是一场口语文化的复兴,它的特点就是信息的碎片化。碎片化其实就是去中心化,甚至是去意义化。但互联网的关联性又能使碎片之间重新建立有效的联结,并使其浮现出新的意义,这或许是一种新的进步。
在互联网时代,书本被社交网络代替。文字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话取代了阅读,个性取代了共性,小众取代了大众,开放取代了封闭,思想成为一种新力量,信息成为生产力。
在互联网到来的这几十年间,几乎不受限制的信息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的思想能量,它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之前5000年的财富总和。有人统计,从人类文明出现到2000年,人类所留下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可以装满100万个1000G的硬盘。这个庞大的数据量仅相当于今天人类两天创造出的数据量。
今天的人类财富越来越虚拟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数据是最大的财富,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经济”。对今天的美国来说,数字经济已经占到GDP的60左右。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是“石油”。世界权力之争正在数据领域展开,5G只是其中一个战场。
随着智能手机和5G时代的到来,世界已从互联时代走向超级互联时代。所谓“物联网”,是指将数十亿的电子设备联网。那时我们的手表、衣服、汽车和数字助理可能会满足我们的每一项需求,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它们也会监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肌肉的一次小抽搐也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