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2)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733更新时间:2024-05-29 15:02:14
同时,美洲殖民地也给西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使得工业化得以持续发展。对英国来说,美国独立对这个市场也没有丝毫影响。1772——1773年间到1791——1798年间,英国出口北美的商品从265万英镑增加到570万英镑,翻了一番还多。北美是英国工业制造品的最大海外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一半多。因此,英国的工业化与殖民地贸易需求之间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看,英格兰从18世纪第二个25年时开启的工业化,是对殖民地的钉子、斧头、火枪、纽扣、车厢、钟表、鞍具、手帕、带扣绳索以及上千种其他物品需求的回应。”
一份研究案例揭示出大西洋贸易与英国制造业之间的联系:烟草贸易在很大程度上由格拉斯哥商人控制,但他们的贸易由于缺乏本地工业提供的可以运往弗吉尼亚种植园的货物而受到损害。后来,这些“烟草大王”建立了自己的制革厂、印染厂、铸铁厂、制瓶厂、肥皂厂,他们还投资了煤矿、亚麻布工厂和棉纺织厂。1812年,格拉斯哥商会特别对那些从事美洲贸易的人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不仅“扩展了商业”,而且“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支持创办我们这个城市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现在为整个王国带来很大好处”。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之前,蒸汽机尚未使用,英国的海外种植园大量使用奴隶,以压榨奴隶体力来提供生产所需的动力。不仅如此,贩运奴隶本身也成为一项主流的商业形式。
从大历史来说,欧洲在16——17世纪发生的火器革命,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战争优势,这种“军事大分流”成为“经济大分流”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前提。英国从海外攫取的资本不仅资助了本国的工业革命,还资助了整个欧洲的工业发展。
1840年时,中国依然沿袭千年前的耕作方式,人均粮食产量仅200公斤,而英国已经将蒸汽机普及到每个农场,美国同期的人均粮食产量已接近1000公斤。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粮食就无法自给。情况最严重时,全年所产的小麦只够维持8个星期的消费。但英国通过海外扩张获得新的食物资源,咖啡、茶、糖等外来物产成为英国人喜爱的饮食。
火车和轮船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殖民掠夺和贸易为英国提供大量土地密集型产品,这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从而大大节约了英国的土地资源。1800年时英国人消耗的糖所产生的热量,折算下来,需要200万英亩左右的农田才能提供。而英国从新世界得到的棉花、木材和谷物需要将近3000万英亩土地,这相当于英国所有的耕地和牧场面积的总和。
大量生态资源使机器化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工业革命因势而生,西方从此与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流。
同时,英国煤矿多位于工业中心附近,煤层也较浅;中国工业中心在南方,煤矿却多分布于北方。能源制约和人力资源优势使中国江南只能发展以家庭手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而无法发展机器制造之类的重工业。重工业的缺失使机器得不到发展,从而又进一步限制了轻工业的自动化水平。
这一点上,中国与18世纪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情况类似。反过来也可以说,英国工业革命确实是一种应运而生的“奇迹”。
如果对前工业时代的技术史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对取代劳动力的技术进行抵制是一种常态,而非例外。也就是说,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是历史的例外。
其实,中国和印度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印度有充裕的熟练劳动力和“技艺补偿”,因此采用节省劳动的机器就变得不经济了。同样,中国尽管开垦了所有能开垦的土地,但在这些土地上即使投入再多的劳动力,依然没有多少剩余的产出。这就是所谓的“内卷化”,即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具体来说,人口的高密度与中等技术的传统经济构成“高度平衡陷阱”,导致了亚洲的停滞与衰落。
如果将时间再拉长一些,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在应用风力、水力和畜力方面就卓有成效。而中国在长期以来,都存在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人力轿子和独轮车一直比马车更加普及,这反倒抑制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从明朝在1368年的崛起直至19世纪末期,中国经济主要通过人口增长、砍伐森林、商业扩张以及对农业的日渐强化来发展,而技术则日益停滞不前。”
弗兰克通过对19世纪的历史变迁的整体性分析,将“大分流”的时间确定在19世纪70年代。直到19世纪,依然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继续引领世界。但也就在这一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所谓的“19世纪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