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美国主义”在苏联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989更新时间:2024-05-29 15:02:03

20世纪上半叶,亨利·福特和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成为享誉全球的著名人物,他们的传记成为超级畅销书。大规模生产的“福特主义”与科学管理的“泰勒主义”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美国主义”。

泰勒主义与福特主义略有不同:福特致力于以机器代替人,泰勒致力于提高人的效率;福特的机器由工人来照料,但对泰勒而言,工人就是机器,或者说,一个理想的工人应该是一台机器,永远不会“磨洋工”。

工业从一开始,就与建筑密不可分,工业改变了建筑,建筑也重塑了工业。早期的工厂既像是教堂,又像是城堡,直到水晶宫的出现,工厂的形象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福特的海兰德公园工厂有4层楼高,采用玻璃作为外墙,完全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水晶宫。这种新式厂房高大明亮,具有巨大的开放空间,可以任意设置汽车生产流水线。桥式起重机可以将重达5吨的物品运送到厂房内任何一个地方。地面铺设铁轨后,火车也可以直接驶入车间。

海兰德公园工厂的设计者是阿尔伯特·卡恩,他后来成为福特的御用设计师。当“福特主义”被引进到苏联时,卡恩在第一时间就来到苏联,并在莫斯科组建了设计中心。1929年,苏联政府委托这位美国建筑师设计一座建在斯大林格勒的工厂,这是一座年产5万辆拖拉机的大型工厂。

当时,苏联基本没有合格的建筑师、工程师和绘图员,同时还缺乏基本的物资——从铅笔到绘图板,甚至整个莫斯科就只有一台绘制蓝图的机器。在两年的时间里,卡恩团队培训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美国技术被推广到苏联,甚至成为技术标准。

在苏联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的建设中,450名美国工程师日夜加班,绘制了精确到每一个螺丝和螺母的建设图纸。所用的都是美国的最新技术和设计理念,这使得马钢刚一建成,就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

从1923年开始,苏联就从福特工厂进口了大量拖拉机,到1926年,进口的拖拉机数量达到24600台。

“列宁常说,农业合作化必须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行。他说,如果你给农民足够的拖拉机,农民就会心甘情愿地服从集体化。” 在苏联,拖拉机有着近乎神话般的重要性,拖拉机被视为“农民命运的仲裁者”。每一个地区都设有拖拉机站,它是一个重要的政府机构,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动力。

作为苏联最大的工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建设完成,并很快投入使用。苏联政府引进了全套的福特生产线,并在美国招募了350名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其中不少人来自福特的工厂。同时,也有许多苏联工程师被派到底特律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1930年6月17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第一辆拖拉机驶下装配线,数万人观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除了福特公司,杜邦公司帮助苏联建立了化肥厂,赛柏林橡胶公司在莫斯科协助建造了一个大型轮胎厂,其他各种各样的技术援助项目还有不少。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常常被称为“苏联的底特律”,与其说它是一座工厂,不如说是一座城市。在工厂之外,这里还有住宅区、学校、医院、俱乐部、电影院、公园、体育场、图书馆,甚至马戏团。

美国在1933年底才正式承认苏联,在此之前,来自美国的技术援助都属于资本家的商业行为,一切都是为了利润,甚至说为了暴利。

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因祸得福,一下子成为全世界进口机器设备最多的国家。仅在1931年一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就有50卖给了苏联。1929年,1123家美国公司与苏联签订了供货合同。除了美国公司,对苏联进行技术援助的还有不少英国和德国的公司。

1927年到1932年,通过技术转让,在美国工程师的监督下,用美国的涡轮机和发电机,苏联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在第聂伯河上建成,这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因为工业基础薄弱,苏联工厂完全达不到美国工厂的生产水平。

即使如此,苏联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仍然提前一年完成;在其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经济更是出现了飞跃性增长。1929——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至少增长了3倍。

苏联的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尤其是军工行业,日用消费品的生产相对薄弱。1928到1937年,机器产量增加了11倍,军工产品产量增加了25倍。到1938年时,汽车和拖拉机产量接近20万辆,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飞速发展。从1921年到 1939年,苏联在全球工业产值中的份额从1.5上升到10,俨然已是世界工业大国。

苏联的工业化为其在二战中战胜德国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因为苏联的很多工厂都设在远东地区,从而避免它们在战争之初就被德国空中力量破坏。同时,很多工厂都是军民两用的。比如高尔基汽车厂不仅生产汽车、卡车、吉普车、救护车,也生产装甲车、轻型坦克、自行火炮和弹药;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被德军彻底摧毁前,一直在生产T-34坦克,一些坦克甚至是直接从流水线驶向战场的。

苏联坦克虽然不如德国虎式坦克战斗力强,但常常以数量取胜。在战争期间,苏联的坦克产量对德国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苏联坦克使用柴油发动机,耐寒能力更强。

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工厂的产量极其惊人,总共生产了10万辆坦克、13万架飞机、80万门火炮和迫击炮、600万支冲锋枪、1200万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