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普选的胜利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140更新时间:2024-05-29 15:01:50

一切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18世纪后半叶,英国进行了一连串对外战争,这使得财政越来越窘迫,税收也越来越重,政府变得极其腐败,尤其是在军事采购和议会选举方面。

这种局面引发了来自民间广泛的抗议活动,人们要求制度必须改变。

对欧洲国家来说,议会并不是近代产物,它由来已久。一方面,罗马帝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共和国时期的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等机构,并因记录在古罗马文献中而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早期日耳曼人多采取军事民主制,国王只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大事还需要各个部落的首领与国王共同商定。当日耳曼人推翻西罗马帝国后,他们建立的各个王国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军事民主制的基因,采取集会的方式商讨大事,后来就慢慢演化成了欧洲各国的议会。1215年,英格兰议会以《大宪章》来限制王权,走出了现代宪政民主的第一步。

1780 年,英国民众强烈要求改革议会,以便更有效地监督政府。这些声音并不是随意和零星地出现,当时的请愿活动都是全国性的,有很强的组织性,他们印刷的小册子传播很广,人人争相签名支持。

正是这种从民间到政府的非暴力良性互动,以法治观念来解决政治难题,推动了英国民主的一步步落地,让英国从一个近代早期国家转变成一个现代政体。

这让恩格斯想到了法国大革命——“即使是在英国人这个最尊重法律的民族那里,人民遵守法律的首要条件也是其他权力机关不越出法律的范围;否则,按照英国的法律观念,起义就成为公民的首要义务。”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革命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底层革命这种大洗牌,往往以社会秩序的彻底颠覆为代价。相对而言,上层革命能够将政治控制在政治范围内,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现代转型作为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选择不同,过程殊异,结果也截然相反。

政治常常意味着权力斗争,而政治变革常常伴随着血流成河,如何让政治远离阴谋与暴力,这是最能考验智慧的事情。

“绝对的非暴力消极地造成了奴役与它的暴力行为;而一贯的暴力又积极地毁灭了人类大家庭以及我们由它而获得的存在。这两个概念若要收到效果,应该找到它们的界限……革命走入歧途的原因首先在于,它不了解或者完全不承认与人的本性密不可分的那个限度,而反抗恰恰正确地揭示出这种限度。”

美国耶鲁大学的平克斯教授重温了所谓“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他认为,现代革命并非由政府的压迫而产生,不是“义民反抗昏君,推翻暴政”的故事,而是由于改革本身所触发的冲突所造成。

现代化改革并不一定就导致革命,其关键在于政府本身的健全程度和控制能力与社会自发性力量的强弱对比。像瑞典、丹麦、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或明治时代的日本,它们都经历了现代化转型,但并没有发生革命。可以说,在现代化过程中虽然会有不同模式的冲突、竞争,革命却并不是必然的。社会学家曼恩曾指出了现代民主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黑暗一面,即不以财产付出作为成本的政治决策是有可能不负责任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多数人暴政的局面。

英国的民主历程是渐进的,也没有发生剧烈的革命,这与血流成河的法国革命形成鲜明的对比。

恩格斯称赞说:“英国工人阶级有其历史悠久和力量强大的组织,长期以来享有政治自由,又有多年的政治活动经验,因此它比之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人具有很多优越条件……的确,在英国,工人的选举权是受到限制的,然而工人阶级却占大城市和工业区人口的多数。因此只要愿意,这个潜在的多数就会变成国家中的现实力量,变成工人人口集中的一切地区中的力量。如果工人能在议会中、在市议会中、在地方济贫委员会中得到应有的席位,那末不久就会有工人出身的国家活动家,他们将给那些经常欺压人民群众的洋洋自得的愚蠢的官吏带来种种障碍。”

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创造了一个中产阶级的选民阶层,而1867年和1884——1885年的改革和重新分配法案,将选举权进一步扩大到多数城市以及乡村的工人阶级。当时的人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政治进步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受过教育的人们之间合理的争辩被证明是解决人类问题最完美的方法。

1872年,保守党领导人迪斯雷利在水晶宫对工人选民做了一场演讲。他说:“英格兰的人民,特别是英格兰的工人阶级,对于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自豪,而且希望维持其伟大的地位——他们因为自己属于一个帝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随着英国经济发展,工人们自发组织了全国性的工会,以保障工人群体的福利,而不必依靠国家来救助。

1858年,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信中承认,“英国无产阶级实际上日益资产阶级化了”。工人在生活安定之后,特别是获得政治权利以后,对暴力运动随即失去了兴趣,从而使《宣言》里所说的革命无以发生。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一年后,恩格斯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书中写道:“有产阶级是直接通过普选制来统治的……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中,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不过,这也就足够了。在普选制的温度计标示出工人的沸点的那一天,他们以及资本家同样都知道该怎么办了。”

1800年时,英国有选举权的公民只占总人口的3.1,选举权本质上是一种拥有财富的资格象征,而且仅限于男性。1867年的议会改革将选民人数增加到成年居民的15。1885年,所有成年男子都获得了普选权。1929年,女权运动推动了妇女选举权的进步。至此,现代选举制度在英国才真正较为完整地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