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中世纪工业革命(1)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604更新时间:2024-05-29 15:01:12

在中国古代,“机械”二字常常指的是武器装备的意思,“机”一般指弩机,“械”指兵器。《盐铁论》就说:“县官厉武以讨不义,设机械以备不仁。”

如果说战争是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那么投石机和大型弩炮无疑代表了木器时代的最高制造水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木制的攻城器械几乎都是古代战争最显著的标志,甚至巨木本身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武器。

中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大型水战利器——拍杆。在战舰交锋时,这种水上投石机可以用巨石将对方的舰船和水手击沉、击伤。

木器时代最大的成就就是船。从石器时代的木筏和独木舟,到铁器时代的桨船和帆船,人类在造船技术上体现了最大的创造力和工艺水平。作为一个包含动力、控制和承载用途的大型机器,船的发展轨迹实际也反映了世界前进的步伐。在近代之前,全世界所有的船基本都是木制的,甚至连锚也是木锚;为了让木锚能够沉入水底,一般都要将木锚爪固定在碇石上。

受木材物理特性限制,木船长度一般很难超过一百米。

从哥伦布开始,欧洲人驾驶着帆船漂洋过海,创建了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体系,这些船无一例外都是木制的,用榆木做龙骨,用橡木做船身。在18世纪时,作为海上霸主的英国将皇家海军称为英格兰的“橡木城墙”,海军军歌的名字叫作《橡木之心》。当时建造一艘海军船只,大约需要用掉2500棵大橡树,一般主桅杆长度为36米,直径1米,重达18吨,这需要百年树龄的橡树才可以。正因为如此,造船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际上,直到1890年,海洋中穿梭的商船仍然有90是木质结构。

木器的成就除了船,或许当推水车和风车了。这两种木制机器与其说是提高了效率,不如说已经取代了人力和畜力,这无疑是革命性的。

12世纪,十字军骑士将风车技术带回了欧洲,加上公元前 3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流传的水车技术将欧洲人从身心疲惫的劳役中解放出来。科技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中世纪技术和社会变迁》中称赞道:“中世纪晚期的主要辉煌成就不是大教堂和史诗,也不是经院哲学,而是推动了这样的潮流:这个庞大文明在历史上第一次主要依靠非人力动力来生存,而不是奴隶或苦力的汗流浃背。”

水车在欧洲用途广泛,很大程度上将人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根据布罗代尔的研究,由水车驱动的磨坊,其效率至少是两人推动的石磨的五倍。最早的水车转轮是水平放置的,它的轴略带斜角,这样水从高处流下来就能驱动转轮,带动磨盘磨面粉。这种横式水车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很低。后来人们发明了能够垂直传动的齿轮,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据估计,横式水车大概只能输出相当于0.5马力的能量,纵式水车则可以输出40~60马力的能量。有一种纵式水磨每小时能够碾磨180公斤谷物,而两人推的石磨每小时最多只能碾磨6公斤谷物,可见水磨的效率已经高出人力石磨近30倍。

水车技术这次重大改进的推动者,是熙笃会的修士们。

熙笃会继承了本笃会身体力行的劳动精神,甚至发展了大量“平信徒”。所谓平信徒,主要是技术工匠和小商人。11世纪的熙笃会修道院堪称技术培训基地,“每个修道院都有一个模具工厂,这个工厂经常跟修道院一样大,而且就在几步开外,在工厂的地板上,水力驱动着不同种类的机器运作”。

11世纪以后,熙笃会开启了一场重要的技术变革潮流——动力革命。

按照熙笃会的会规,修士们必须自力更生,食物、衣物和生活用品都要亲力亲为。改进水车的本意或许只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念经。但这种对技术和生活的理性规划,在无意中预见了未来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理念。

本笃会和熙笃会的修道院是一个远离社会的封闭场所,这里的一切都循规蹈矩,每个人都要按照组织等级和分工互相协作,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工作。

在蚂蚁世界里,数量最多的是工蚁,工蚁虽然有高度的分工和组织,但却没有性别。对人类来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进入工作场地,都必须穿上统一的蓝色工装,像机器一样工作,像工蚁一样忙碌。人在不知不觉中摆脱了家庭和情欲的羁绊,变得理性而勤奋,专注于创造价值。这大概是资本主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