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483更新时间:2024-05-29 15:01:06
历史往往是被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改变的。虽然纸张与印刷最早出现在中国,但真正被发扬光大却是在欧洲。
进入19世纪,造纸术和印刷术再次回到中国,从西方造纸技术到西方石印、油印、铅印技术,一场由技术和观念引发的波澜壮阔的现代文化革新,彻底改写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既有格局。
1619年,耶稣会士金尼阁从欧洲带着7000部印刷书来到澳门;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书最后进入中国者仅十之一二,只有极个别被译为汉语。
两个世纪之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第一次将《圣经》译成汉语。此外,他还编撰了第一本《华英字典》,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他也是对汉字进行现代铅字印刷的第一人。
古老的汉字正是在这批“洋人”的努力下,第一次走上了机械化印刷的道路。在此前一个世纪,一位名叫刘亚匾的中国人因为教外国人学习汉字,而被清政府处死。
马礼逊去世后,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专门印刷和出版书籍的机构——墨海书馆。曾在墨海书馆工作过的报人王韬回忆初去书馆的情景:
时西士麦都思主持“墨海书馆”,以活字板机器印书,竞谓创见。余特往访之……后导观印书。车床以牛曳之,车轴旋转如飞,云一日可印数千番,诚巧而捷矣。书楼俱以玻璃作窗牖,光明无纤翳,洵属琉璃世界。字架东西排列,位置悉依字典,不容紊乱分毫。
马礼逊出生于澳大利亚,喜欢一个人旅行,他来到中国后,几乎走遍了所有省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马礼逊单身一人,甚至没有携带武器,他只会一点儿中国话,但所到之处,却受到人们的热情接待。这让他逐渐摒弃了之前的成见,对中国人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感激。
自1897年起,马礼逊出任伦敦《泰晤士报》首任驻华记者。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马礼逊开始系统地收集有关中国的西文书籍,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图书馆。因为马礼逊图书馆,王府井大街又被西方人称为马礼逊大街。
斯宾格勒说,宗教是一个有活力的人在征服、制约、否定和破坏存在时的觉醒概念。中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传统,也没有宗教战争,但马礼逊如同当年的谷登堡,同样引发了一场革命。
作为马礼逊的助手和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编写的新教小册子《劝世良言》让落魄秀才洪秀全如获至宝,“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由此发端。
在温州的英国传教士苏慧廉,用拉丁字母编制了温州方言拼音文字,并将《圣经》翻译为温州方言;他翻译的《论语》英文译本被印刷了三十多版。
面对数量巨大的汉字和浩如烟海的古籍,活字铅印在短时期内并未发挥作用,反倒是石印术恰逢其时。这种无须雕版却能保持古籍原版的快速影印技术风靡一时。“以西法石印留真,流传古籍,一无讹误。商利既厚,教学尤便。因集股购机械以为之。”
因为制版成本低,石印书一改中国传统印刷书品种的局限,上自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下至士子应试、干禄之所需,凡数万种,尤其是汗牛充栋的大部头著作和罕见珍本,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低廉的价格,极大地促进了书籍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石印设备并不复杂,但基本进口自英国和法国,甚至连石板也不例外。
洋务运动期间,传教士丁韪良、艾约瑟等人在北京创办了一份期刊,即《中西闻见录》,致力于推介西方科技。印刷机械化使书的形式和内容都悄然改变,传统的手工线装书逐渐被钉装和胶装取代。
大航海时期的西班牙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语言从来都是帝国的最佳伴侣。”
康熙二十八年,清朝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所用文字为拉丁文、俄文和满文,唯独没有中文;咸丰八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所用文字为俄文、蒙文和满文,依然没有中文;到了宣统三年,清朝与俄国签订《满洲里界约》时,所用文字为俄文和中文,没有拉丁文,没有蒙文,也没有满文。
从文字这一细节上看,中国历史翻开了走向现代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