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登堡革命
书名: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全四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214更新时间:2024-05-29 15:00:50
谷登堡印刷机问世不久,就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手抄书时代,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早期的拉丁字母只有一种书写形式,到4世纪时,分化出一种更节省纸张,也更容易书写和识别的小写字母。谷登堡仍遵循手抄书的习惯,并按手写体制作活字字模。
印刷机的效率比手工抄写高得多,印刷书的成本只有手抄书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一个熟练而且勤奋的抄写者用一年时间,才能抄写出两本大型书,而印刷时代的一个小印刷作坊就能印出数万册书。
一本印刷版的羊皮卷《圣经》价格再贵,也只有手抄《圣经》的五分之一。
虽然谷登堡以大大低于手抄本的价格出售这些《圣经》,但他仍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美元。
手写时代的羊皮书因其珍贵,都极尽包装之能事,甚至以黄金镶边。谷登堡仍然沿袭了传统书的精装习惯。精装意味着长期保存和反复阅读。中国传统书为线装,精装书多以绫绸织物装裱封面,外加套函或书夹。
印刷即使没有创造书,它也对书做了重新界定。随着大众阅读的兴起,小开本、非精装的小册子逐渐成为印刷书的主流。
印刷机的发明,一下子将复制信息的成本减小到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储存成本,这使得当时几乎所有的手抄本,全部都被机器复制成了印刷书。
拉丁文《圣经》是谷登堡最重要的印刷品,它承载着谷登堡的伟大发明,也因此进入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秘宝目录。谷登堡将《圣经》印成最大的对开本,以便可以摆放在教堂讲台上,让修道士或牧师能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教皇在1455年看到印刷版《圣经》后对人夸赞:“文稿很干净,很清晰,根本不难阅读,不费什么工夫就能读它,而且连眼镜都不需要。”
这套印刷版的《圣经》排版细腻,印刷精美。每一页都由两栏整整齐齐的文字组成,每一行两端都做到完全对齐。这种精准和对称的程度,是最一流的抄写员都无法实现的完美效果。可以说,谷登堡创造了一个评判书本的新标准。印刷不只是批量生产书本的方式,还彻底改变了书本原有的模样。机器就这样战胜了人类的双手。
谷登堡《圣经》一经出版,便立即成为《圣经》的标准版本,后来出现的《圣经》的各种版本,均以谷登堡《圣经》为基础制作而成。标准化大量生产的印刷书,不仅在数量上使书籍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大众的消费品,更从质量上以其规范统一而成为权威的典范。
在谷登堡之前,同样一部书,因为抄本众多而错误百出。古罗马时代的一位神学家说:“由于一些抄经士的粗枝大叶,另一些的泼天大胆,抄本之间已经是千差万别。这些人要么在抄完后不做任何校对的工作,要么,在核准的过程中,随意增删。”
印刷术在不经意中,衍生出现代版本学、考据学和校勘学,学者日益专业化和职业化。
人类虽然发明了文字,却一直没有标点符号,文字阅读只能依靠口语经验自行把握。这种不确定随着印刷的出现而终结。意大利出版商马努蒂乌斯率先制定了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
书写难免乌焉成马,印刷体现的是精准、客观和权威。接下来,科学、新闻、数学公式和法律法规等,无一不从印刷中诞生。
谷登堡在美因茨地区创造的机器印刷带来了一场关于书籍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后人称之为印刷革命、书籍革命、媒介革命、传播革命。
鉴于谷登堡以一人之力改变了西方印刷史,历史学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干脆将其命名为“谷登堡革命”。她在《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一书中,详细解析了谷登堡印刷机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巨大历史变革的推动机理。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谷登堡使排版印刷臻于完善所花费的二十年,标志了现代时期的开端;要不是谷登堡印刷机的使用及其带来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出现随后的科学、政治、基督教会、社会学、经济与哲学等方面的进展。
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不能忘记中世纪的技术革新,早在蒸汽机出现之前,钟表、印刷机、水磨和风磨等主要机械发明就已经在欧洲普遍完成,这些发明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空间-时间构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和社会观念。
《机械发明史》一书中特别强调,印刷术是“中世纪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分水岭” 。
与钟表所引发的“时间革命”相比,“印刷革命”提供了另一种关于制造的范本;可以说,印刷机为未来所有的复制技术奠定了基础。
纸张是最早实现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商品,金属活字是第一种完全标准化和互换性生产的机器零部件。印刷机是利用标准化、互换和可替代的部件,实现机械化大量生产的第一个工业案例。
“谷登堡对印刷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任何一项具体发明或革新。他把所有这些印刷领域的技术革新结合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系统,而印刷的优越性就在于大规模生产。他创造的不是一种小配件、小仪器,甚至不是一系列革新,而是一种完整的生产工艺。”
谷登堡印刷机所示范的大量生产模式,后来很快就被应用到各行各业。麦克卢汉盛赞道,活字印刷是一切装配线的祖先,甚至说印刷术引起工业革命。“作为一种手工艺的第一次机械化,印刷术本身代表的不是新型知识,而是应用性知识的完全例证。”
用另一位传播学家的话来说,“凸版印刷是第一条装配线,它把制造工艺分解为一套固定的步骤,可以生产一模一样复杂的产品,而其部件是可以替换的。这第一条装配线生产的不是火炉、靴子和武器,而是印刷的书籍。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把可替换零件的技术用于其他的生产活动,那时,印刷机使用这样的技术已经有三百年历史了” 。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创新,印刷技术迈出了人类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第一步。在现代历史上,印刷书籍成为第一种再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工业产品,但绝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