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精准方能各显神通(19)
书名: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带给世界的惊喜作者名:达真本章字数:1725更新时间:2024-05-27 17:33:14
在自家院坝摊晒毛桃的王秀荣老人说:“我和老伴儿年纪大了也干不了什么重的体力活,但是我俩又闲不住,以前毛桃不值钱,烂在地里面都没人管,现在吉村在收毛桃,我们平时没事儿就去地里面捡捡毛桃,不但得到了锻炼还能增加收入呢。”
2019年3月,地巫乡甲雪村一排排小洋房上的光伏板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村头的场地上兼顾发电和停车。
笔者在州扶贫开发局了解到,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还相继实施了川藏联网工程、“电力天路”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将所有县域电网接入了四川主网,基本解决了无电人口供电问题。四大工程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建成后甘孜地区仅500千伏变电站就达11座,相当于新建一个省级电网,15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一个个藏族村落挨个“电亮”,无电历史彻底终结,实现“一步跨千年”。
这里是甘孜州第一个建成投产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成都市双流区对口援建的项目。
“根据巴塘日照时间长的特点,这个项目并网发电年收入80余万元。除去运行维护费用,余下资金将全部纳入附近两个聚居安置点搬迁群众的收益,预计每户每年增收1000余元。”巴塘县发改局副局长李彦自介绍说。
这位来自双流的援藏女干部,告别年已古稀的双亲和9岁的女儿,抛开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入了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行列。其干练的工作作风,在他人眼里就是典型的“女汉子”。对涉及援建项目需下乡调研时,她同男同志一样吃干锅盔、睡大通铺,从不叫苦叫累。两年时间,她的足迹走遍巴塘十多个乡镇。
最被人称道的是,到甲英乡波戈溪村调研检查援建项目,乘车两个半小时后,还要骑马三小时翻越两座山峰,再步行三小时到达巴塘县偏远的波戈溪村。到达该村后,没顾得上休息,李彦自就立即对双流援建的棒空式学校进行了检查,详细了解了学校开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教师配备、教学设施、教学用品等同教育局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小学能如期开学。她还结合她在双流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的实务经验,对全县各部门、镇乡相关项目管理业务人员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培训,各部门受训面达百分之百。
多次下乡调研、多次进藏家走访后,藏族群众的生活、藏族儿童的愿望,让李彦自的心里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她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帮藏族的小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温暖。”她主动申请格桑梅朵绽放工程“三进”活动的结对家庭,如愿成为巴塘县一名小学生益西志玛的汉族“母亲”,并全程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李彦自把益西志玛接到家里,与自己的儿女同吃同住同玩耍,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精心照料益西志玛的生活学习,让益西志玛感受到汉族家庭的温暖。
从县城步行10分钟,便到了夏邛镇孔打伙村。将采访的目光盯住贫困户的变迁是笔者的重中之重,因此笔者来到已经摘帽的桂英拉姆家。
一处正在修建的五楼一底楼房矗立眼前,“主体框架出来了,明年开春再修。”桂英拉姆得知笔者的来意后介绍道,房子盖起来是准备搞民居接待的,已经花了150多万,银行贷款50万,其他都是东拼西凑,“这地段正处在格木旅游环线和巴塘连接亚丁机场的十字路口,搞旅游接待最合适。”
实施精准扶贫,让桂英拉姆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针对桂英拉姆家紧邻交通要道,坝院宽广,有养殖经验,她本人有强烈的脱贫意愿,镇党委和县扶贫部门把发展养殖业和搞旅游民居接待确定为她家脱贫的主要措施,从此她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两年前,桂英拉姆家还是夏邛镇远近闻名的特困户,家中四口人,挤住在70余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内,生活窘迫。老公李春龙2016年就被确诊早期肝硬化,每年在治病上的花销近4万元,两个儿子去年考入大学,家庭的主要收入靠挖虫草和李春龙开出租车。每年学费和医药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桂英拉姆虽在农闲时到城区餐馆打些零工,但巨额的支出让她对生活丧失了信心,“真不知那段日子是怎么撑过来的,所有亲戚家都借了个遍,熟人一看到我就躲。”谈起困苦的过往,桂英拉姆哽咽了几次,说不出话来。
在建楼房的空地东面有一排整齐的猪舍,被分隔成了20个猪圈,每个圈内有四五头猪。“去年,争取到养殖扶贫项目后,用申请到的贷款养了100多只鸡和40多头猪,去年底卖了8万多元。今年,喂了100多头猪,快出栏了。”桂英拉姆略显兴奋。她家的故事,成为巴塘精准扶贫“鱼渔”相授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