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与使命的接力者(17)
书名: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带给世界的惊喜作者名:达真本章字数:2841更新时间:2024-05-27 17:32:56
一把灰伞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明明早晨都是晴空万里,下午成了乌云密布,整理了一些资料,准备去看看蔬菜大棚基础施工的状况。
接到帮扶单位农行杨原的电话,说是已经到村子了,要到我村贫困户家走访。天空忍不住打雨点了,带着杨哥一行往瓦吉家走,瓦吉很热情地倒茶,拿出麻花状的酸奶酪,满脸笑容。
农行的干部跟他们拉了一阵家常,便离开瓦吉家,这时,雨大起来了。
送杨哥他们一行时,我发现头上多了个东西,瓦吉在我身边忙着给我撑伞,无论我怎样走动,他都跟上节奏,生怕我淋雨,而他自己淋着雨。我给他说,不用管我。
他说什么也不听,直到把工作组送走。瓦吉的头发湿透了,带着雨滴的自来卷头发下,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里闪着质朴和善良的光。那打伞的认真劲,深深触动我的心。
“书记,不要感冒了,雨太大。”瓦吉关心地把伞塞给我,让我带回去,我看着他鼻尖上的雨水珠,一滴滴往下掉,让他赶紧回去。
我打着还带着体温的伞,心里暖烘烘的。驻村的这些日子里,和村民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我心里明白,他们已经把我当家人了。
瓦吉虽然汉语很不流利,但是说出的每个字都是对我这个第一书记发自内心的关心。第二天,看了看这把似乎有些破旧的灰伞,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
彝族同胞心中的许新
2015年11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许新,来到九龙县乌拉溪乡石头沟村任第一书记。从国有企业到农村最基层工作,无论是生活跨度还是工作跨度都是巨大的转变。突然从工业转到农业,从石油转到农事,他有些手足无措,环境变了,流程变了,对象变了。
面对乌拉溪乡石头沟村的群山,眼里是郁郁葱葱,森林植被超出他的想象,但心里有点“望高原茫茫,问腹中空空”的茫然。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许新从到达石头沟的第一天起,便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表达了自己的初步想法,他选择从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工作入手。他说:“物质上的贫困只会制约一时,精神上的贫困才影响长远。”
他知道,开展农村工作,赢得村班子的共识是第一步。
在森林环抱的村子,他组织村干部召开了一次讨论动员会,目的就是统一干部思想,树立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信心,并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激发村民全面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组干部交流自己近期打算、石头沟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与公司挂职干部一起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贫困户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共谋石头沟的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共识虽然达成,但他仍然感到还有许多事情不扎实,便开始走访群众做调研,“刚开始接触和走访时,多数群众对我抱着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认为是上级派来的一个镀金干部,只会当看客、做过客,做不成什么事情。”这是许新初期走访村民获得的“回报”。
许新是个遇弱不强、遇强不弱的汉子,越是这样许新越是坚定了做好调查摸底的信心。“我一定要消除大家认为我只会当看客、做过客,做不成什么事情的印象。”他心里与自己较劲,让自己的嘴动起来,脚步活络起来,真正做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精准细致的调研,为贫困户找到脱贫发展的潜力和对策。他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更新完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并录入四川省扶贫开发系统。
不到20天,许新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3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走访10次以上,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农业发展、种植、养殖情况,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情况和民风民俗,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石头沟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干部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思路一定,真抓实干才是行动落地的表现,“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我们不光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他时常用这些话提醒自己。
通过前期的走访接触,石头沟村的干部群众开始对许新寄予厚望。他通过调研了解到石头沟村大多数村民以种植洋芋、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
在2016年藏历新年前夕,他争取到西南油气田公司资金6.6万元,对全村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了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发放了米、油、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但在他看来这只是凭借上级的关爱,而非自己努力所做的实绩。
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的素质和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将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接受各类教育的40名子女全部纳入派驻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这一举动,得到了贫困户的积极响应。
在他逐一列在动作计划中的第二步里,记录着全村90的村民石木结构住房的调查记录。这些住所没有厨房、厕所,按照“地方财政出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原则,他动员每家每户不要错失良机,享受政策,协调落实“彝家新寨”项目资金333万元,争取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实施完成包括30户贫困户在内的148户彝家新寨建设,同步建设了厨房、厕所、院坝、垃圾池等配套设施,实现住上好房子的愿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协调落实通村路建设资金440万元,完成了11公里的通村路建设,打破了制约该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9年,许新与村两委一班人继续努力,解决近5公里村内环线路及6公里联户路建设资金,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
石头沟村群众都说:“真没想到一个大城市来的80后年轻人这么富有实干精神,能一下子为我们村做这么多实事。”正是以真情换真心,许新得到了群众的尊重,获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都把他当成贴心人。
在产业发展的路径上,许新了解到部分村民靠种核桃、花椒致富了。他想,何不大力发展核桃和花椒种植,使之成为全村的特色产业。有了这一想法,他立刻牵头编制乌拉溪乡石头沟村精准脱贫规划,并征求村民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他指导建立了“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机制,确立了短期以生猪、土鸡养殖,长期以花椒、核桃、苹果、白芨等绿色生态经济林木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采取集中养殖和群众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村两委牵头成立石强生猪养殖合作社,整合资金70万元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6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200头、散养土鸡1500余只,种植核桃、花椒、苹果5万株,白芨 15亩;争取企业帮扶资金30万元帮助购置两辆专用运输车及冷链车,并指导该村在县城农贸市场租赁一个门市,专售本村出产的有机猪肉、土鸡及特色果蔬等。2016年,合作社累计出栏生猪180余头,实现销售额30余万元,为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一年多时间,许新带领大家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打通了群众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重点扶持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2016年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全面完成彝家新寨建设,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集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也将建成投用。
一年多来,村民们对许新的态度从怀疑变成信任,从观望变成支持,现在大家都说:“有了许新这样的第一书记,石头沟村的发展步伐会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