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初心与使命的接力者(10)

书名: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带给世界的惊喜作者名:达真本章字数:259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6

和老人家的交流慢慢多了起来,得知他右脚残疾,长时间生病,连吃饭端碗的力气都没有。此后我便每天从单位食堂多打一份饭菜,每到吃饭的时候就给老人家送过去,并一勺一勺地喂到他的嘴里。刚开始他还有点腼腆,很不习惯,但自己又没办法,只能默默地勉强接受我为他喂饭,时间久了老人家也就慢慢习惯了,每次喂完饭后都一直说:“卡卓!卡卓!”

在我第三次给老人家送吃的的时候,遇到了他的侄子。他告诉我,老人家常年在家里坐着不动,消化不好,让我今后不用给他送肉和干饭。在后面的一个多月里面,我坚持给他送面条,送稀饭,并为他烧茶提水送医送药。有时周末,我还会带着霍西小学的小学生到他家里陪他唠家常。

经过一个多月的照顾,老人家的精神状态比原来好很多,身体状况也一天天好起来,双手勉强端得起饭碗,心情也比原来开朗了许多,脸上开始漾起幸福的笑容。

我依旧隔三岔五地去陪伴他,帮助他。老人知道我的名字叫郭开春,而且时不时地问我现在工作怎么样?生活好不好?在这里习不习惯?有一次,他还主动跟我提出,他想吃牛肉。第二天我请假到县城为他买牛肉和糌粑,晚上把煮好的牛肉和糌粑给他送了过去,满足了老人的心愿。

从他接纳的眼神里,我明白自己走进了他的心里,成为老人来自温江的汉族亲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身体也一天天地恢复,放在门口的白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

说实话,这是我最愿意看见的景象,人一旦有幸福感,死亡就溜走了。

2019年4月,我被调到拉当村当第一书记,距离瓦尔村有64公里,这样一来去老人们家里的时间少了,只有返回霍西乡政府时才能顺路去看一看,帮助他们劈柴提水搞卫生。

中秋节那天,我特意准备了月饼、苹果给老人们送去中秋的祝福和礼物。老人们看到我时很意外也很激动,怎么也没想到调到其他村去了还会回来看他们。尤其是98岁的孤寡老人昌热奶奶,赶忙拉我坐下喝茶,跟我拉家常,话语虽不多,但十分亲切。她平时只能坐在凳子上或是坐在门槛上,稍微挪一挪身子晒太阳,几乎不能行走。

让所有老人惊呼的是,我做了一个超乎他们想象的决定。

2019年大年三十,当所有人都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陪伴父母吃团圆饭、看春晚、放烟花、辞旧迎新的时候,我带着妻子、女儿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从成都赶回色达县霍西乡,来到昌热老奶奶和巴协、柔扎、瓦洛、仁拉等十余个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家中,陪他们过新年,贴春联,送祝福,吃团圆饭,迎接藏历新年的到来。

我先到退休老干部单裴叔叔家中,邀请他参加吃年夜饭,我偷笑着对他说,还兼职当翻译。

他爽快地答应,告诉我:“当地藏族群众大年三十不吃荤,只吃素,没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而是藏历新年第一天吃荤。”因此,原本计划的年夜饭便改到藏历新年第一天,而年夜饭改为素饺子,为他们送新春的祝福。

一大早我把韭菜拿到水池边清洗,刺骨的冰水把我的手冻得发麻,手背像被刀割一样。炊事员梅朵看到后问:“冷不冷,加点热水。”我说:“不冷才怪!”随后,我将洗好的韭菜切末,再将妻子打好的鸡蛋炒熟搅碎,把女儿泡好的粉条也剁碎,最后将调料加入切好的食材中,在盆中搅拌均匀,一锅美味可口的韭菜鸡蛋粉条素馅便大功告成。

饺子包好后,我和家人在同事卓玛的陪伴下走村入户为困难群众送春联,给体弱多病、身体不便的孤寡老人挨家挨户贴春联、窗花和门福。老人们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并请卓玛告诉我们,这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有汉人来到家里为他们贴春联,送祝福,太感谢我们了。

我对老人说,春联是老书法家们书写的,其中有位抗美援朝老兵,叫陈开业,今年85岁高龄,得知要为藏族的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对联,不顾癌症的折磨,主动为你们题写新春祝福,为团圆饭撰写了“藏汉一家团圆饭”的祝词,表达他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

晚上6点半,我们一家三口穿好羽绒服,戴上手套和围巾,将煮好的素馅饺子逐一打包装入保温箱,在寒风中挨家挨户地去给孤寡老人们送饺子。

第一家是91岁的仁拉老奶奶家,当我女儿双手为她呈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时,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激动得双手接过装满饺子的碗,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筷。我赶紧靠到老人身边,用筷子迅速把饺子夹起来,缓缓放到老人嘴边,老人开心地咬了半个水饺,慢慢咀嚼后示意再来一个,问这是什么?我请卓玛告诉她:“这是水饺,祈福新的一年幸福吉祥。”老人听后激动地说:“太好吃了!”

一家接一家地送,最后一家是98岁的昌热老奶奶。老人用手拿过一个饺子掰成两半,仔仔细细地查看馅,确定是素馅后慢慢地放入嘴里,连吃了两个。老人伸出大拇指,流着热泪说,这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卡卓!卡卓!”

随后她让卓玛告诉我,她要为我和我的家人祈福盖顶,用藏家礼遇为我和我的家人祈福。卓玛翻译给我听后,我感到无比的震撼,双手抱住老人,激动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就如同儿子在母亲怀抱中一般温暖。

这也是参军至今20年来第一次流下感动的眼泪,尽管在部队很苦很累很寂寞,流血流汗但从未流过泪,但今天我却流下了这辈子永远不会忘记的泪水。因为藏族老人的这份善良与纯朴让我觉得,能够为老人们做事是我的福气。

大年初一一早,我把带来的老腊肉、香肠、新鲜猪肉、鸡蛋、土鸡、虾球一一放在案桌上,考虑到老年人牙齿不好,特意做了一道四喜丸子。

我们来到仁拉家中,告诉她今晚在她家中,邀请孤寡老人一起吃团圆饭,老人听后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太开心了!家里几十年都没有这么多人一起吃过团圆饭了!终于可以一起热闹热闹!”

随后,我和妻子、女儿、卓玛一起打扫卫生,很快室内焕然一新。

我们开始做团圆饭,妻子帮着把切好的香肠、腊肉、蒸饺、团圆饼放在蒸锅里加热,女儿也帮忙摆碗筷……在我们正要准备煮长寿面时,色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呷绒志玛和电视台的记者老师也闻讯从县上赶来,参加我们的团圆饭。

经过一下午的忙活,团圆饭的各色菜肴、长寿面、团圆大饼、水饺、汤圆,还有我妈特意为老人们包的红豆椒盐粽,满满一桌美味佳肴就制作完成,团圆饭开始。

我将长寿面逐一送到老人们的手里,告诉他们:这个四喜丸子炖煮了三个多小时,特别软烂,非常适合他们吃。仁拉老人吃后又夹了一个,说:“太好吃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有说有笑品尝着。

团圆饭结束后,我们将为老人们准备的糖果、鸡蛋糕、营养粉、清油大米等逐一送到老人手里,并将他们一一安全送回家。

看着老人们不时回头向我挥手的背影,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在家人的陪伴下和同事们的支持下,终于圆满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驻村队员对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