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初心与使命的接力者(9)

书名:幸福歌声传四方:雪域带给世界的惊喜作者名:达真本章字数:2701更新时间:2024-05-27 17:32:51

5.第一书记郭开春:帮助最弱势群体是共产党人的本色

对郭开春的采访在深入,而他对孤寡老人的帮助在持续。他知道他们不光清贫,更是寂寞。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生活,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诺在2019年藏历新年期间和老人家们一起过新年,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都在风尘仆仆中回家,而他,却带着家人千里上高原,逆行在归家的途中。

巴协老人是瓦尔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交往中了解到巴协过去是帐篷小学的民办教师,由于长期住在帐篷里,患有高血压、慢性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方便,早已退出了教学行列。

老人经常去康定、炉霍和色达县城的医院看病,但对贫困户医疗报销和转院就诊的政策、特惠政策不清楚,希望获得帮助。

得知老人的诉求后,我找到负责医疗报销的经办人拉布泽朗,他告诉我:“2018年之前的报销标准和转院程序与现在不同。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没有门槛费,住院期间是不需要缴纳押金的,除享受医院的基本医疗报销外,剩余的根据不同的就诊情况,由他代为通过县卫生基金、扶贫基金、大病救助基金和红十字会救助基金等相关的救助平台,帮助报销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5,个人支付比例不超过5。这就是现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特惠政策。”拉布泽朗告知得非常清楚。

我用笔记录着这些卫生扶贫的相关政策,以便今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好向求助者作解释和沟通。

巴协老师年龄大,出院后各种单据比较多。这些单据中,有的已经报销完毕,有的正在报销当中。单据多了老人家搞不清楚,经常打电话咨询我,鉴于他的实际困难,我经常主动上门去他家,一方面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帮助他把这些医疗单据逐一汇总,已经报完的单据放在一边,未报的单据整理到一起帮他拿回乡上,报销后直接打到他的一卡通上。完了后及时通知他去核查,看是否已经到账,金额是否正确。

老人身边需要处理的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我们也慢慢变成了好朋友、好亲戚。老人很是感激,主动帮我当翻译,把很多困难群众家里的真实情况及时地告诉我,便于我精准地掌握民情和了解村情。

在巴协老人那里,我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村情。村里还有几位孤寡老人,没有儿女,家中缺劳力,生活非常困难。总书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叮嘱再次在耳边回荡,随即我带着人走村入户逐一核实孤寡老人的情况。

扎卡村有一对低保户夫妻,男的叫柔扎,76岁,女的叫措拉,78岁,膝下没有儿女。措拉长年坐在椅子上基本不能走动,柔扎能够做一些烧开水煮茶和面条、拾点小柴火等轻微的事情,稍微重一点的活就无法做。

一天上午,巴协老师和我来到夫妻俩住的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问他们家里的房子是否需要维护和扩建?巴协老师翻译后,老人告诉我,他们不需要在房子上面投入更多的钱。因为共产党对他们已经很好了,他们过去什么都没有,现在吃穿都不愁,有低保、有养老保险,各方面都非常不错,房子对他们来讲,能住就行了,不需要再花钱整房子,况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国家给他们修了水井,安了水泵,可以把水井的水直接抽到家里,要比原来方便多了。

老人朴实的语言,特别是提到共产党时,知恩感恩的表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背,面对远处的山峦悄悄地掉起眼泪来。

从那以后,我经常去老人家,帮他们扫地、劈柴火、提水。虽然水管安装到家门口,但离他们的炉灶还有三到四米的距离,对普通人来讲根本不是问题,但对于七八十岁、身体十分虚弱的老人来讲,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事情。我每次去都把炉灶边装水的桶装满,虽然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老人们来讲,却是非常珍贵的实事。

我开始到他家去时,他们只知道我是一个汉人,时间久了,他们记住了我的名字,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叫我郭开春。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老乡们能记住你的名字,用汉语说出来那是很不容易的,也就说明他心里面有你,认可你。我从老人们慈祥的目光里感到,我已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心里。

认识瓦洛老人是我从柔扎老人家回去的路上。

记得那天是2018年10月27日,头顶有阳光,远处却在飘雪,气温-8摄氏度,高原的天色变幻莫测。路上看到了一个身材消瘦、穿一件单薄的长袖T恤、衣服上还有好几个破洞的老人在村口行走。这样的冷天,我都早穿上羽绒服了,这么冷老人去哪里呢?他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夹着盆子,一瘸一拐艰难地向前走。

我停下电瓶车主动和老人打招呼,但老人听不懂我的话,表情木讷。我搀扶着送他回家,走了十来分钟到家了。我把他送进屋里时,看到他居住的小木屋里没有一样像样的东西,再看看他身上的衣服,破旧而单薄,心里有种莫名的心酸和难受。

我赶紧骑着电瓶车回到宿舍,把自己最厚的外套拿了两件给老人送去。我拿了一件给他披上,老人一直说:“莫里果!莫里果!”我听不明白,就到村头路口找了个路过的少年来翻译才知道,老人是说:“不用了!不用了!”少年是霍西小学五年级学生,正放学回家。少年告诉老人,这些衣服干干净净的,天气寒冷,免费送给他不需要给钱。

老人听完用微弱的声音说,他自己是一个快要死的人了,衣服给他是浪费,让把这些衣服给更需要的人。当时我听了后非常震惊,又非常感动。

我了解到老人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瓦洛,另一个叫尼玛,今年79岁,没有儿女,是一个五保户,一个人生活,住在旁边房子的是他侄儿,是一个喇嘛,经常在外面念经,偶尔也会过来帮他做点事情,照顾他的生活。

前段时间老人一直生病,身体一点劲都没有,连端碗吃饭的劲都没有,两个多月没出过门。老人自认为活不了几天了,所以什么都不需要。

交谈中我看到木房子门口堆了一捆白布,这些白布就是老人给自己料理后事用的。眼里的这一切让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老人认为自己快要死了,还时刻想着别人,真是太纯朴太善良太有爱了。我向他表明了身份,告诉他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力帮助他。他听到后只讲了两点:第一个就是他这里什么都挺好的,不需要给我们添麻烦,感谢我了;第二个就是如果方便,能不能帮他买一双又厚实又暖和又轻便的鞋子,他会付钱。

听后我到老街去买鞋,选来选去,虽然厚实暖和,但都太重。我回去告诉老人,请他等几天,我会把他需要的鞋子给他送过来的。我通过京东商城给老人买了一双108元的哈尔滨雪地靴,又厚实又轻便又暖和。

十天后鞋子寄到,我立即给老人送去,老人穿上鞋子,笑眯眯地看着我,一直对着我比大拇指,不停地说着:“卡卓!卡卓!”然后问我多少钱,坚持要给我钱。我坚决不收,并告诉他:“你的这个夙愿,我们来帮你完成,钱就不用给了,今后还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

后来,我每次到他家里,都发现那双雪地靴基本都在那里放着,我问他,为什么老是不穿呢?他让翻译告诉我说:“这个鞋子太好了,我舍不得穿。”我急得快要生气了,大声说:“你放心地穿,穿坏了我再给你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