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陶艺代表性传承人
书名:四川非遗传统美术与技艺作者名: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本章字数:1025更新时间:2024-05-25 18:36:19
蔡中云
蔡中云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世界展示了仁寿文化新形象,其创作的作品《如意瓶》喜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蔡中云出生于陶艺世家,祖上一直从事陶艺制作,父亲是拉坯工。蔡中云自小耳濡目染,也迷上了陶艺,10多岁便开始学拉坯。1979年,蔡中云到仁寿国营土陶厂进一步学习,当时主要制作简单实用的泡菜坛、酒坛等。后来,父亲开办了土陶厂,他便回家帮忙操持。1986年,蔡中云办起了自己的土陶厂,开始在陶罐上加花,制作细陶。陶艺对蔡中云来讲,已经不仅是手艺,而升华为一种情感。他坚持传统的手工拉坯,待陶器晾至半干后开始刻花,然后是烧制,等土陶出窑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彩陶,而购买黏土、洗浆、过滤、晒干、制作坯胎、晾干、刻花、上色各个环节,都影响着彩陶成品的美观。制作彩陶的第一步,是对土陶进行精心打磨和施釉,以增加土陶的光泽度。待施釉后的土陶晾干,再进行第一次烧制。烧制完成后,工人需将自带色彩和花样的特质图纸对应之前所雕刻的花纹贴在陶胚上,即贴花工序。这道工序后,用细线将整个贴好花的胚胎缠绕得严严实实的,再进行最后一次烧制。
蔡中云一直坚持做高品质的陶艺,他制作的陶品,不仅质量好,还有装饰作用。1998年,蔡中云全面停产土陶,把重心放在工艺品彩陶制作上。从最初帮别人制作陶坯到后来自己全工序制作彩陶,蔡中云的陶艺之路越走越成功,“蔡陶艺”不仅在国内受到肯定,还出口到乌克兰、俄罗斯等国。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蔡中云说,自己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摸索、学习。他作为陶艺厂负责人,经常到各地陶器厂交流、学习,也以学徒身份到河南学习钧瓷制作、到江苏学习紫砂陶制作……
很多陶艺厂都使用机械拉坯,这和人工拉坯相比,能节约60的成本。“但不管利润大小,我都会坚持手工拉坯。手工的东西是有情感的,它不受制约,更能表达想法,更细腻和精美。”
在蔡中云看来,彩陶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彩陶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痴迷陶艺,更多的是内心对手工陶艺的坚守;将陶艺申请“非遗”,是为了让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以前教的徒弟宁愿到工地打工也不愿意从事制陶业”,对此他也很无奈,由于陶艺制作复杂、程序较多,很难学会且辛苦,年轻人都不愿学。
目前,蔡中云开始着手制作陶艺版画,即用制作陶艺品的方法来制作版画。经过构思和搜集,他决定在版画上展示以“眉州八景”、三苏祠、三苏父子像等为代表的东坡文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宣传眉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