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的盐城创业生涯
书名:一场风花雪月的盐城作者名:曾丹本章字数:2795更新时间:2024-05-25 17:07:57
把这个故事写在紧随在寻找盐城的盐场之后,是因为感动。
响水盐场之行回来后,和在北京的盐城朋友电话聊天,告诉他我看到黄渤海和大片盐场的心情和触动,也发出了一点小小的疑问。事实是,我被我的摄影师的执念牵着走,一直在看到的都是盐城壮观而壮美的纯自然的景观,但我,也一直在想,当旧时兴旺昌达的盐业,已经不再是当今主流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收入结构,盐城除了众所周知的汽车产业和化工业外,它的未来发展亮点在哪里?
朋友沉吟了一下,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正好知道有几位清华毕业的外地学子,在盐城创业做事,而且做的还是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氢能源项目,不如你去找他们聊聊。”
正是我想寻找的。想想就知道,我这道题的答案,一定能在这几位清华生的身上找到。清华学子、高科技、氢能源、外地来盐城五年,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本来应该在北上广深出现的情况,生根盐城,我当然要去探个究竟。
我立刻就联系了兴邦能源的周总。约好时间,第二天开车去往位于盐城市区东边他们公司所在的高新科技园。
去往高新区的路一如我开过的所有盐城的道路,双向六车道,道路两旁宽阔的辅道和人行道,也一如既往地有绿树鲜花满目扑面而来。每次在盐城开车,去往每一个远处的景点,路途的开阔和花园似的景色,都会让我的出行变得更加神清气爽。
周总的公司简洁而朴实,和他本人给我的第一印象一样。和周总在他的会客室坐定,开始聊天。
因为曾经做过一段时间财经记者,所以和周总在他那个世界前沿的专业行业里的沟通也还顺畅。我就把我能理解的周总和他的团队,在盐城做的事和经历一一道来。
先介绍周总。他是60年代人,上个世纪毕业的清华大学硕士生,学电子工程,湖北武汉人,家在深圳。周总爱人在深圳医院工作,已经长大成人的两个孩子都留学海外。周总自己也在海外工作学习过,之前的主要工作地点和历程,也都是在南方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
这里插播一下我对周总的第二印象。
先说我自己,来北京后,有段时间,每到秋天,我最喜欢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大未名湖,另一个就是清华大学东门那条著名的银杏道。在百年校园里看够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那是能代表北京最美的秋景的一条学院大道。然后,看完银杏秋叶,再去那幢更著名的教学大楼转一转。去过的人都知道,清华那幢主教学楼楼道的楼梯已经很陈旧了,但却旧得光洁而锃亮。用张爱玲的话说,时刻发出旧时光的光辉。每次在那里走,我都似乎能看到一代代,一届届清华学子磨砺过的脚印。
那种影像在楼道间窗口射进的阳光照射下是叠加的,是如影随形的。那样的景象在很多校史悠久的大学校园里都会有。我相信,那份书香的浸润和叠加,无所不在地赋予给了每一位经此成长学习起来的学子。那是中国学子的厚德载物和无问西东。是清华的二道门,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樱花园。是所有中国优秀学园传承给它的学生们最重要的品学规范。
这种传承在周总身上一样有。
作为国内最高学府清华出来的学生们,他们秉承的朴实而务实的精神,相对更厚重而明亮。
所以我就这样想,他们选择的行业和地方,总是和清华校训一样契合同道。
学电子工程的周总在十几年前开始进入高科技能源行业。他的一位合作伙伴,也是同时代清华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早年出国后一直在加拿大的一家公司从事氢能源的研发工作,那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两位清华同僚一碰面,共同达成见地,未来氢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一定是全球能源发展方向的重中之重。
他们就一头扑了进来。
先在深圳成立公司,花了很多时间筹备酝酿,并等待最好的时机。直到有一次,盐城政府的领导们来深圳招商,并邀请他们来盐城实地考察后,他们知道,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2015年前后。如火如荼的锂电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氢能源开始呈现出它的优势和蓄势待发的潜能量,也正是兴邦能源耐心静默等待几年后,开始被各大一线大城市科创园争抢的大好市场时机。但周总他们走了大半个中国后,毫不犹豫把公司落地盐城。
当然,在这里得先给盐城政府点个赞。周总说,除了盐城政府对高科技项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外,来考察时看到盐城日新月异如诗如画的城市环境,也给了他们强大的信心和生活认同感。最最重要的,盐城的产业结构和自然生态,是氢能源项目孵化最好的原生地。
氢能源有三个来源。一是化工厂产出的废气分离重制,这个盐城有。滨海一带的化工厂给兴邦能源提供了制造氢能源的废气利用原能源。二是风力发电产生的水电解质,这个盐城也有。靠近黄渤海附近的大片的风力发电,是这块土地给盐城源源不断的另一份馈赠。三是煤制氢。煤制氢不稀奇,煤到处都有,稀奇的是煤制氢后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废气二次污染源,却正好能被盐城八百里海岸线下绵延的海底水草海藻分解消失掉,正好是这些海底植物的天然养料。
不得不说,盐城到处是宝啊!
也不得不说,这就是清华学子和盐城注定的缘分。
更不得不说,这也是大自然一直厚待并给予盐城这块朴实土地深藏的礼物。
清华学子中年创业落地盐城。五年来,企业在这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9年,已有10台氢能源公交车正式上线运营,2020年会再加速扩展,企业技术也始终领先国际国内同行业。至于人才招聘,周总一直很有信心,他说,只要来到过盐城的人,都会喜欢上这座城市,他不愁招不到人才。下一步,公司会招更多北大清华的学子来盐城。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机会同样多,同样能实现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的人生目标。
“我都很喜欢这里啊,你看我一来就不走,一待就待了五年。我一年几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盐城了。这里是我第二个家了。”周总诚恳地说,“这里环境非常好,我每次开车从世纪大道走过,真的,和深圳没有什么差别。”
我笑了,我的看法和他一样。我同意。
“在这里休息的时候喜欢做什么呢?”我问。
“锻炼身体,游泳,钓鱼。很丰富。”说到这里,一看正是饭点,周总邀请我们一起共进午餐。本来我真的很想尝尝他们的工作餐,但周总认真推荐附近的农家乐,说是去吃地道的村里菜,体验一下这里的农庄味道。我充满期待地答应了。
如何来表达我对周总推荐的盐城农家菜的喜欢呢,只能用一个确凿的事实来证实了:我把一盘瞬间被我们光盘的一道农家薄饼,又毫不客气多要一份打包带走了。真是好吃到我初次和周总见面也毫不客气了。
周总很开心,他告诉我,他每次带朋友来这里,都必点这道菜,每次都超级受欢迎。“你发现没有,这道薄饼里有一种小鱼虾粒,所以才特别香。这是只有盐城才有的。”研究高科技氢能源的周总介绍起农家薄饼来也是一丝不苟。
盐城真好,一道小薄饼都吃的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意犹未尽,难怪周总喜欢。我相信,周总和他的团队们能在远离他们自己家的盐城一待数年,一定不只是对于项目本身精准的落地选择,也有一份对本地生活的深深热爱。
从最传统的盐业盐场和盐厂,到高科技氢能源研发制造,我在探访盐城故事文化之旅的过程中,意外看到了盐城产业的跨越和战略腾飞,看到了过去在这里的坚守和发展,也看到了未来在这里的出发与远景。
真心祝愿清华学子们,能在这里实现他们氢能源的世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