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想吃一碗东台的鱼汤面

想吃一碗东台的鱼汤面

书名:一场风花雪月的盐城作者名:曾丹本章字数:2357更新时间:2024-05-25 17:07:49

还没到盐城前,东台的鱼汤面就已经如雷贯耳了。所以,在前文里,和那个如约等着我,给我洗车的盐城小哥闲聊时,一直赶路,没来得及吃晚饭的我就认真问过他,旁边有没有好吃的鱼汤面啊。小哥说有,就在转弯过去的街面就有一家店。记得当时我还又认真追问了一句:“正不正宗啊?”小哥也认真而茫然地回了我一句:“反正我们都在那里吃啊。”

我满怀期望寻过去,不料,疫情期间,那天也晚了,那家店已经关门了。

后来,我在盐城吃过两次鱼汤面。一次是在水街的八大碗早点馆,满满一桌子琳琅丰盛的早餐吃完,再加上鱼汤面上来,我就撑得不知其味了。另一次是在欧洲风情街,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们认真找到一家店,认真在里面吃了一碗鱼汤面,觉得很美味。后来,小伙伴们告诉我,鱼汤面最正宗的老店是在东台安丰古镇上,那是有史书故事记载的。

我当然知道。可是,一去到安丰古镇,我却把这件很重要的事给忘了。我就走着压舱石,想着鲍奶奶,忘了鱼汤面。

没吃到东台最正宗的那家鱼汤面,我又有点失落了。小伙伴们安慰我,不要失落,他们去了好几次那边,想找到传说中古代那位流落到安丰古镇,反而被当地百姓教会用本地鲜美鱼虾做成一碗鱼汤面谋生的宫内御厨开的那家正宗老店,却总是没有找到。当地人要么像洗车小哥,把自己常吃的那家推荐了,要么就泛指一家,问多了,也有人想想后就说,关了吧,开新店了吧。

所以,去了几次的小伙伴们也没吃到故事里说的最正宗的,东台安丰的那家鱼汤面。

后来想想,吃没吃到那家鱼汤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喜欢安丰古镇。我们会经常比较我们各自去的时候能发现和“撞见”的每一处给了我们惊喜的安丰的故事。比如,我知道的压舱石的由来,他们去了,看见了睡醒了正在小院晒着太阳的鲍奶奶。当然,我们也共同知道了修造压舱石之路的王嘉令的祖先大哲学家王艮,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东台安丰的种种传说。

安丰的确是一座承载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古镇。正因为如此,我不得不在这里必须把众所周知的故事,用我的语言方式再陈述一遍。我在想,唯有如此,我的这本写盐城的书,在所有的风花雪月繁华街景看尽了以后,我的文字里,才有了一块我要的“压舱石”。

还是众所周知,盐城东台安丰古镇,因为地处黄海之滨,生产优质食盐,自唐开元年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盐场之一。有“天下盐利两淮居半,两淮盐场安丰几半之”的说法。而盐业,也是当时朝廷最重要的税收。由此可见,东台安丰在当时的商贾云集,繁荣景象。但盐商富足,盐民们却是日晒雨淋,劳作困苦,不仅要每日煮海煎盐,他们的居所还会经常遭受海潮海涝的侵袭,苦不堪言,直到北宋天禧五年,时年32岁的范仲淹到来。范仲淹时任盐仓监一职,负责当地盐业的生产和转销。刚上任,他就目睹了一场海潮倒灌的灾难,几乎所有的盐灶都被海水冲毁,盐民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看到此番悲惨现状的范仲淹悲愤而心痛,为了灾民,他直接越权上书朝廷,要求修造捍海长堤。建议被朝廷所采纳,范仲淹和好友滕子京即征集了四万多民工,开始修筑长堤。历经无数磨难,千辛万苦,耗时五年时间,一条绵延数百里的捍海长堤终于修成,横亘在了黄海滩头,阻挡住汹涌的海水。盐场和农田有了保障,往日逃荒的灾民们也渐渐开始回归家园,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安生日子。

至今,一条长堤保住了千百年来这座苏北小镇民生的安稳,和经济的繁荣。时间的不断冲刷也早已让沧海变良田,当年的捍海长堤已不再需要行使往日的使命,但后世的人们为了感念范仲淹当初的善行善举,把这条长堤命名为“范公堤”,并修祠纪念这段历史,不忘善源。

王艮是王嘉令的祖先,安丰镇盐民家庭出生,曾师承王阳明,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泰州学派”。王艮在安丰流传最广,最使人尊敬的是他主持制定的《淮扬乡约》,树立了“以善立人”的精神风貌和乡土美德。并且王艮立志于回乡办学,在安丰创办“东淘精舍书院”,专门为盐民百姓、贩夫民工们开课讲学,不收一分一厘。他的身体力行和守约奉献,不但影响了家人后族,以至有了后辈王嘉令的捐银买压舱石,更是用一份中华民族传统品德观“以善立人”塑就的乡土美约,为安丰,为东台,以及整个苏北民间,锻造了一座精神富足的丰碑。

这样的丰碑不但在安丰人心中,更是树立在了安丰古镇无处不见的目光所及,点滴所在,融入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行为举止中。

我看过的那部纪录片里,就讲过一位十八岁嫁到安丰镇来的丁友珍老人,在婆婆的教导带领下,一直默默为街坊邻居扫地八十年,从桃李年华到期颐之年,而且,她还身体力行地把自己这项无私的行为传承给了后代。丁友珍老人的想法很朴素,她告诉儿子的话,也就是当初她婆婆传递给她的想法:我们家离沿河道的巷口最近,那些运草车落下的草屑如果一天不打扫,街巷就会很脏。不要去计较公共空间该不该我们打扫,有能力帮助了别人,以后我们有难处了,别人才会帮助我们,住在一个镇上,互相帮助就是应该的。

所以,丁友珍老人去世后,她儿子也接过了她的扫帚继续在古镇扫地。这样的传承,成了丁家的传家宝。古镇人刻了一副对联:廿龄小郎舍身赴海遇惊涛,百岁人瑞执帚扫街和闾阛。下联就是专门为她刻的,以示崇敬。

安丰古镇这样的小故事很多。很多很微小而不起眼的事情,在安丰人心里,坚持久了,就是值得尊重和颂扬的美好行为。是他们生活里的行为准则,是他们始终要坚守在心里的对善的一种信念。

就像安丰人不管走多远,回家第一件事,总是要先吃那碗热腾腾的鱼汤面。那是家乡的味道,是黄海最鲜美的鱼虾熬制而成,也是从小滋养他们长大成人的食粮。是他们的土壤,更是他们另一种意义上的“粮仓”,丰盛而深入骨髓。所以,我这样理解,对于安丰人来说,鱼汤面就在他们心里,是用世世代代传承的《淮扬乡约》这份最朴实的汤,熬在了他们的手心里、眼眸中。

那碗鱼汤面,滋养了无数代东台安丰的百姓。

不用找了,我终于知道了我要的那碗东台鱼汤面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