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从盐城回到江苏(1)

从盐城回到江苏(1)

书名:一场风花雪月的盐城作者名:曾丹本章字数:181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5

我被深深地打动并震撼。

这是写在前面的结束语。也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开始。

我想用这样一种不同于寻常,非常诚恳,发自内心,一点都没有煽情的开篇,来把这份突如其来的缘起与感动,诚挚表达这段时间以来,我对一座城市全新的认知。

这座城市是盐城。

这座深藏于黄渤海旁江苏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这样,突如其来地“撞”入我的眼睛和心怀。让我从这里起始,回到家乡江苏,回到人生最初的诞生,和最温暖的土地上。让我用另外一种方式,完成“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怀,也让我在一个出门和远行变得艰难的日子里,更加懂得了生命与自然的可贵,和世间万物辩证着相辅而成的逻辑。

一切序章,皆为开始。

2020年4月起,我,和我团队的全体成员,夜以继日,在盐城文旅局以及盐城城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全域行走盐城。从陌生,纸上知晓,道听途说,走马观花,一直到被这座对我们而言,曾经充满了好奇不解,到此刻的深陷其中,情难自禁。

我们本着以给盐城做一本好玩好看的时尚轻阅读类图文书的起始,来到盐城。曾经以为,以我们过去无数成功的案例和经验,这不是一件难事。但直到今天,既定的采风时间已经结束,而我们,依然觉得,我们对盐城的渴求和探知还远远不够,还只是浅尝辄止。

这座城市真的深刻地打动了我们。

我们一直在想,盐城到底是什么?盐城到底有什么?盐城到底为什么?

盐城在用它的广袤与深邃,柔情与豪迈,一点一滴,一寸一毫地回答着我们。

盐城太丰盛了!丰盛到就像它的广阔和兼容,它的纵横与深远,我们装不下,我们的书也无法在仅有的页码尺寸之间,装下它的厚重与辽远,未来和过去,包括此刻当下。

所以,此时此刻,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那个引导我们走进盐城的缘由起因。那个时刻,真的只是在它作为被世人所共知的经济强市的另一面,掀开并唤醒了它沉睡很久的千年绝美,让它独一无二具有的自然与发展的共生之美,第一次为世人所知晓,所注目。

请记住那个历史性的时刻。

北京时间2019年7月5日15:30,从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好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盐城的该项目成为我们国家第54处世界遗产,江苏省首项世界遗产。这一认定,不但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也是全球迄今为止的,人类和大自然共享的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

太振奋人心了!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想用一个特别直白的理由来告诉所有的人,当对自然,对生态环境极其敏锐和敏感的鸟儿们,纷纷选择在这里成为它们落脚的家园,成为全球四百多种,包括无数珍稀鸟种越冬的栖息地时,那就是人间的仙境。

是天堂。

是被大自然亲吻和垂爱的人类的天堂。

而更让我们震动的,是来自我们自己团队一位看过无数山川美景的导演自言自语说的一句话。

当时,我们刚结束一次在盐城高新区对清华学者来盐城创业生活的采访,穿过鲜花簇拥满目绿荫如绣的世纪大道,来到条子泥,来到滩涂湿地。

来到盐城的另一面。

其时,盐城本地摄影师孙华金老师的作品刚刚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成为那一期的重点主题报道。

孙老师只拍盐城二十年。在他如数家珍的海量摄影作品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在这个时间段来盐城,而未能看到的盐城其他季节无与伦比的美丽。看到了或许我们文艺工作者比普通人更向往和憧憬的“天空之镜”。

那如画般秋天的滩涂和湿地。

那世人所不知道的条子泥的真正的壮美。

那是生命的美。

那也是自然的力量。

那就是在盐城。

在我们所有人被震撼的时候,我们团队的马导是“怔”了。他问他自己,也问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我以为这样的美景是只有在西部,或者人迹罕至,经济不发达,离开核心城市很远的远山僻水的地方才有,但是竟然在盐城有。竟然在一个GDP全国地级市排第38位,在距离上海300公里,在一个800多万人口的经济强市,它保存和保护的自然之美,竟然堪比纯粹以景色胜出的无数的风景名胜地。”

“这是为什么?!”

马导的扪心自问,正是我们的震撼。

2019年,盐城人民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交出两份最漂亮的答卷。

关于自然。

关于发展。

相容并进。

相辅相成。

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的金山银山,在盐城,就是最真实的成就。

而来到盐城,回到江苏,对我来说意义尤其不一般。

我是出生在丹阳的江苏人,我也是离开家乡很久的归来者。所以,怎么回家,怎么再找回生命记忆中家乡的那些美,始终是我渐行渐远人生的另一个命题。

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次不是旅行,是回家。

是从盐城回到江苏。

回到了家乡。

对于这样的回乡之旅,我不敢懈怠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