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漂12年,我凭什么熬到了现在
书名:能成事的人,都能扛事儿作者名:小川叔本章字数:292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3
有一个姑娘提问:“川叔,我现在在北京一家知名的电商公司实习,马上就要满3个月试用期转正了。但是这个阶段我觉得非常忙,工作压力很大,不论体力还是精神都到了一个临界点。现在我每天上班都没有动力,一想到之后还有双十一,就对上班有抵触情绪。我想回家。妈妈身体不是很好,我回老家,顺便还可以照顾她。当然我知道,回老家我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普通文员,20岁就能看到自己退休的样子。而在这里扛下去或许会有希望。但现在我真的有点儿吃不消。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总会经历人生的黑暗时光,这时就会特别渴望别人的指点。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确认现在的这些付出值得,让自己看到继续下去的希望。所以今天我想说说,北漂12年里,我几次想离开,却为什么留了下来。
2004年2月的最后一天,我来到北京。来的时候我向3个同学每人借了500元的路费,这1500元的欠款,我还了快小半年。
来北京后,我从服装设计转行做动漫杂志编辑,遭遇过进公司一周就被主编说“只要找到合适的人,就把你开掉”,遭遇过连续3个月每天加班到夜里12点,遭遇过被否定、被比较、被永远不看好。
来北京的第二年,一个同届但不同专业的同学联系我,找我借钱。他当时住在地下室,3个大男生挤一张床。每晚睡觉前他都需要在床边搭一个凳子才不至于掉下去。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客户不识货。
“你放心,等我签了这个大单,我就把钱还给你。我现在谈的可是一个别墅项目,装修费就好几百万。他们做的那些小活儿我根本看不上。”他言之凿凿,眼睛里充满了鸡血一般的热情。
他跟我借了200元,出门就在小卖店买了一包20元的烟。他说:“人生可以没有饭,但不能没有烟。”
那个大单他最后没有签下来。他又挺了3个月,没接到任何一单,于是决定回老家。他离开北京的那天,我去送他,在车站附近的烟摊儿买了一包20元的烟塞给他。他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看着“北京站”几个字,问我:“川儿,你觉得留在北京有意思吗?”
我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说北京好,大概是因为城市大,机会多吧。”
他忽然扭脸看着我,恶狠狠地说:“你现在一个月赚2500元,每个月去掉房租、饭钱、交通费,顶多存1000元。要是你想在这里买房子,付个首付需要10万元。你知道10万元需要存多少年吗?至少10年!你想过吗?你还留在这儿干吗?”
我被他吓了一跳,退了一小步说:“我也不知道,就想着以后也许会有变化吧!以后……”
“去他的以后!”他忽然把自己手里的行李包甩出去好远。
我当时吓得立刻闭了嘴。
他看看我,挤出一个笑容,踉跄着去捡行李包,背朝着我,没有回头,冲我抬了下胳膊挥挥手,故作潇洒地说:“为了你的以后,加油吧!我撤了。”
回去的路上我没坐公交车,一边走路一边想:我到底留在这座城市干吗?我要不要也回去?
他说得很对,一个月赚2500元,挣一个首付,需要10年。我还没告诉他,我家里欠了10万元的外债,我准备先还完这笔欠款。一个月存1000元,还10万元需要10年,想买房再存10年,那时候我应该就40多岁了吧。40多岁?那不是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吗?
那时年轻的我,一想到自己40岁或许还活在这座城市的底层,朝不保夕,就免不了一阵害怕。
回老家吗?我摇摇头。哪怕回,也要还完家里的欠债。攒10年也没关系!
两个月后,我跳槽去了出版社,工资涨到了3800元。我还是相信,人都是会有以后的。
出版社是国企,环境轻松,工作压力小,养人也磨人。那段时间我接了很多兼职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写稿子、画插画、做电视节目编导、写剧本、演话剧。有的给钱,有的是骗子,钱都要不到。日子过得不富有,但也不算穷。
我知道,我很笨,也没什么才华,或许这辈子只能靠写字养活自己。我比不了那些有才华的同学,也没有一个可以帮我付首付的家庭。但正是因为这样,什么都要靠自己的我,才更应该留下来。因为有些东西当初父母、家乡都给不了你,现在回去一样给不了你。那就留下来,拼一把吧!
4个月后,我之前做编剧认识的朋友跳槽了,她成了一个大项目的负责人,急需要编剧。她第一个就想到了我。我接下了两百集的节目编剧,赚到了人生第一笔10万元。
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只能选择满怀希望地活下去。
还了外债后的几年,有段时间我忽然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再继续忙。找了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谈了几段不靠谱的恋爱,写了一年小说连载,演了两场话剧,做了三场明星采访,开了电台节目。除了没有存款,我觉得自己活得很快乐。
一转眼,我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家里催,长辈急。当时我的人生目标和爱情一样模糊。对我来说,工作自在开心就好。我没想过什么大的发展,不想干就辞职,反正月薪两三千的工作哪里都有。爱情,分分合合太多次,厌倦了,或许结婚只是找一个合适的人定下来而已。
我原本最看不起那些庸庸碌碌的人,到头来自己也逃不过“平凡”二字。我有点儿认命了,觉得也许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北京姑娘。谈了一年恋爱,我就去提亲了。那时候我才进广告公司,月薪5000元。那是当时我能拿到的最高的工资。我把年薪10万元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去追求。我想,只要给我时间,我是可以做到的。
女孩的妈妈听了我对未来的畅想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笑笑说:“我家孩子从小在北京长大,没吃过什么苦。每个做母亲的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女儿吃太多苦。
“你已经30岁了,没房没车,阿姨可以忍,但你不能对自己没有一个规划。到你这个岁数,人生差不多都定型了。所以阿姨不得不实际一点儿,为你们的未来考虑一下。
“关于结婚,阿姨也不想为难你,但阿姨需要一个保证。不是口头上的,我要踏踏实实看到我的女儿有保障,将来不会受苦。每家提亲都需要彩礼钱。你放心,你家给多少彩礼,我们就回多少。这也是为你们的将来做点儿储备。我觉得怎么也得10万元吧。”
我能理解一个母亲的难处,但我的确拿不出这么多。别说10万元,当时我连1万元都没有。
我打电话和我妈说起这个事。我妈沉默了3秒说:“咱家的房子卖了值20多万元,妈给你出这10万元。”
我说:“妈!我都30岁的人了,不用您操这个心了。卖了老妈的房子娶媳妇,这事儿我干不出。”
我觉得这不是没钱的事儿,或许是没缘分吧。后来,我和她就这么分手了。
分手后我痛苦了大半年,工作换到了公关部,在匆忙的活动布置中过了自己30周岁生日。我又一次动了离开北京的念头。我在这座城市奋斗过,拼搏过。也许我永远只是这里的一个最不起眼儿的小鱼虾,再没有长大的可能了。我只能在这里蹉跎时光,等待死去。
我问自己:在这里待够了吗?
然后我摇摇头,回答自己:我觉得,还没有。
一年后,我被领导选中,跟着他一起来到现在这家企业。
又过了一年,我拿到了原以为要穷尽一生才能拿到的年薪 10万元。
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遥远。未来,等不来,你总要做点儿什么,才能让它加速到来。
如今我依旧像个小学生,奔跑在自媒体的浪潮里。我一面做着本职工作,接受各种飞来的考验,一面做着自媒体和个人品牌,从直播到微课,不敢放过任何机会。
我还是很笨,脑子慢,很容易跟不上步调。年纪一大把,我也不敢说自己很努力。我的确做了一些事,但和别人一比,还远远不够。
北漂12年,几次想走又犹豫的瞬间,其实都不是对这座城市的拷问,而是对自己的质问:你是选择忍受痛苦,去寻找机会,还是选择回老家舒舒服服地死去?
每一次我都选择留下来,只是因为,我觉得痛苦总会过去,所谓的舒舒服服,或许才是另外一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