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去经营它(1)
书名:能成事的人,都能扛事儿作者名:小川叔本章字数:226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3
豆友“小耳朵”问我:“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该怎么办?”我想,那就抽时间说说我是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的吧。这个过程我用了7年。
大学时期,我并不喜欢出风头,更多的时候我喜欢钻进自己的小世界,画画、听广播、写字。这三个爱好看似大相径庭,但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需要直接和人打交道。
我在学校组织了一个社团,是关于画漫画的。那时候我有一些投稿经验,所以召集新人加入社团,办活动、画海报,我都是亲力亲为,忙得不亦乐乎。不过,举办社团活动总要有主题才行,我就硬着头皮上台做老师,假模假样地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过去的经验。
我记得第一次组织活动,那天来了三四十人。我站在自习室的讲台上,貌似平静地讲话,其实我的小腿一直在不由自主地颤抖。我虽然不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发言,但是第一次意识到,其实我很害怕面对别人,更害怕被围观,被注视……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漫画家,因为我喜欢的漫画家北条司、成田美名子都是服装设计专业出身。我悲惨的漫画投稿历史从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我都没能发表过一个故事。我将根本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时间创作,完全忽视了自己画工、创意等诸多方面的平庸。
我的投稿历史在大一创下了一个开门红,杂志社发表了我创作的一个4页小故事。他们让我连续3个月跑书店去查杂志,我因此才知道杂志需要提前3个月做好。当我买到刊登了我的作品的那期杂志后,我兴奋得半个月都睡不着。之后,我参加了一个小杂志社举办的比赛,意外获奖,更是让我信心大增。但随后我又进入了屡投不进,所有投稿都如泥牛入海的状态。
后来因为漫画社团活动的壮大,院报的主编找到了我,让我开一个漫画专栏,我算是小小实现了一把梦想。我还在当地的报纸上冒充小朋友去投稿,获得了一点点发表作品后的虚荣。
我的文字功底还好,高中时期我一直都是班上作文课优秀范文的代表,偶尔还会投稿发表个短文。唯一的问题是,我只能写与自己相关的故事,不太会编。大学时期,我一心扑在漫画上,没心思琢磨这些。
我从小就有广播情结,大学时头脑发热还去学校广播站做广播员。后来我还阴差阳错地去本地的电台做了几期嘉宾,一毛钱都没有,还要自掏车费,不过我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大三那年,我回老家参加了一个电台主持人选拔赛,蝉联过四周的冠军。
所有这些让我开心、快乐、丰富自我的爱好,都在毕业之后土崩瓦解。
其实我并不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和我当初一样,读的专业其实自己并不怎么喜欢,也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爱好,所以没有好好钻研本专业。
毕业后的第一年,为了对得起自己4年所学,我找了一份服装设计工作。在经历了枯燥的设计、重复的流程和抄袭严重的打击后,我决定彻底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那个时候,我把转行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我总以为自己有这么多爱好,总能找到一个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可谁知,这一寻找就是7年。
7年里,我从原来的设计师变成了杂志编辑、图书策划、广告人、公关公司执行。其间,为了生计,我还兼职做过电视栏目编导、小说连载作者、配音演员、话剧演员、电视剧编剧、插图师。
那时候,为了努力赚钱、缴房租、还外债,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我在不断做各种兼职的过程中拓宽着自己的爱好。我就像一枚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不停地奔跑,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很害怕被行业、被工作抛弃。我不断对自己说:“技多不压身,只要有人肯给你机会,你就要去挑战自己。你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我的自信坍塌于毕业4年后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那是毕业以来我唯一参加过的聚会,至今想起来都深恶痛绝。
那次聚会的缘由是我最好的朋友结婚。她好心地专门把同一届的朋友放到了一桌。那一晚我如坐针毡。昔日的同学见面不可避免地会问起:现在干得怎么样?一个月多少工资?买房了吗?
当时那一桌人里有毕业后转行做室内设计的,工资过万;有结婚后在北京买房的,即便是家里借钱付的首付也算是有个可以安身的家;有职业发展不错步步升迁的;有明确打算未来自己开公司的。和他们比起来,我似乎还是大学时代那个看什么都感兴趣,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的毛头小子,拿着每月3000元出头的工资,做着傻小子闯世界的美梦。
不论是收入还是未来规划,抑或是人生目标,他们都给我做了最好的表率。那一晚我觉得自己又羞愧又自卑。我第一次意识到,这几年我虽然一直在忙碌,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没有职业规划,只是有一份饿不死的工作而已。虽然我有大量的兼职机会,但不论是合作时间还是收入都极其不稳定。我一直以为,我活得不像他们那样落入俗套,最后却发现其实最可笑的竟是我自己……
人人都说你有才情,合作过的人都说你态度不错、合作愉快,但你怎么知道那不是因为你是新人,工资便宜呢?
我以为自己放开了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却发现自己的耐心有限,每一次都是浅尝辄止,看似名头繁多,却在任何领域都只是一个新手。
我第一次困于自己的爱好而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接下来的两年,我逐渐缩小了自己的兼职范围,放弃了做编导、编剧,集中在人物专访上;娱乐圈试水了一把之后,又跨入了广告公司,之后辗转进入现在的企业。
31岁,我还没有找到人生目标,不知道未来走哪条路。全身上下那么多长处,从杂乱无章到只剩下可以写点儿东西,有过几个行业的经验。之后我开始思索:自己最突出的长处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可以爱好广泛,却不可能齐头并进。我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做不到又会写字又会画画,又能演戏又能拍电视剧。我就是一个特别笨的俗人。老天给了我很好的机会,让我接触了那么多领域和行业,其实就是在安抚我这颗躁动的心,让我明白,那些并不适合我。